APP下载

二级管理模式下党总支书记的职能定位和职业素质

2013-02-02马海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6期
关键词:党政党总支职能

马海龙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5

作者:马海龙,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为逐步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二级管理体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各二级管理单位党总支基本配备了总支书记和副书记,各党总支书记应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保障。

1 党总支在学校二级管理单位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高职院校二级管理的实施,党总支的地位与作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二级管理单位在党政相互关系上,党总支与行政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党总支的职能主要是发挥政治核心与保证监督作用;在业务关系上,即一个“核心”(政治核心)与“中心”(教学中心)的关系。具体地说,党总支在二级管理单位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

1)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的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2)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总支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指导党支部工作;

3)做好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4)领导好本单位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总支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5)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好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6)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师生员工在出国、晋升、毕业等方面的工作,并做好政治审查;

7)做好学生辅导员、班导师的配备教育和管理工作;

8)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本单位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

2 党总支书记工作职能的科学定位

学校实行二级管理后,党总支书记的职能较以前发生一些变化。

2.1 参与决策职能

二级管理单位实行的是党政共同负责制,党政共同负责制是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来实现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有效方式,也是保证党政共同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机制。因此,党总支书记应在明确决策范围和决策程序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积极参与决策。

2.2 执行职能

作为党总支书记,应认真执行,保证和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本单位贯彻落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把执行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使师生员工相信执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基础是真实的,才能消除疑虑与抵触情绪,减少执行的失误,降低执行过程的难度,使结果正当并拥有长久的权威。

2.3 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能

党总支书记应明确和规范基层党组织第一责任人抓党建职责,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第一责任人抓党建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各党总支要注重基层党建制度建设,组织制订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基层党建协调指导工作,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落实。

2.4 导向职能

党总支书记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形势、明确使命,积极投身科教兴国,投身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特别应向学生树立爱岗敬业、高度责任感的榜样,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行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2.5 引领指导、依靠支持和沟通协调一体化职能

二级管理单位实行的是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党总支书记作为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大会的领导者,是团结、教育、管理、服务师生员工的第一线工作者。因此,党总支书记应坚持以“心”为本,从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依靠良好的政策激励人心、依靠事业发展留住人心等方面,以有利于本单位的发展和师生利益、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为原则,处理好与行政、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党员及群众的各种关系,各自履行职责和义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党总支书记的职业素质

各位党总支书记应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就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领悟,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3.1 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党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党总支书记应带头加强理论学习,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能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党务工作。

3.2 要有坚强的党性原则

坚强的党性原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总支书记应带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文件等,积极宣传并带领大家去贯彻执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学校党委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学校的安定团结。

3.3 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

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依据和准则。党总支书记应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在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理解上有准确性、宣传上有生动性、执行上强调坚定性、维护上体现严肃性;在专业知识方面与师生有共同语言,在管理技能方面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艺术,在文化修养方面能提高自己的情趣和感染力,在教育心理方面能够对师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试等。

3.4 谋划决策能力

参与谋划决策是发挥党总支基层组织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因此,党总支书记应在明确参与决策的范围,注意决策的科学性和程序的民主性,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坚决贯彻中央和学校的方针政策,保证学校办学方向,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利于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3.5 组织协调能力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是一个集体形成合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党总支书记无论面对上级领导,还是面对师生党员、群众和学生工作队伍,都应充分发挥其引领指导、依靠支持和沟通协调一体化的职能作用。

3.6 服务师生能力

党总支书记要“以人为本”“以心为本”,把握好自己的职责范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尊重、理解、关心、激励师生,真抓实干,想方设法,把工作做主动、做细、做到位,为师生积极主动提供热忱的帮助和服务,通过政策支持、舆论导向、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提高对师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7 调查研究能力

党总支书记要深入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场所中去,了解师生的实际情况,使党务工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还要用相关知识去探索具体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认识其中的规律,总结经验,探索改进党务工作的新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党务工作。

党总支书记要紧紧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推进学校党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M].2010.

[2]谭明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推动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44-45.

[3]吕治国.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2(9):37-41.

[4]阮爱民.新形势下发挥高校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6):71-74.

猜你喜欢

党政党总支职能
封面人物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职能与功能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