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专业能力调查与培养措施分析

2013-02-02秦铭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4期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资源专业

◆秦铭新

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对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资源及过程进行开发、设计、运用与管理的复合人才。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还能从事教育软件开发、教育节目制作、教育资源设计与远程教育系统开发、设计及维护等工作。教育技术专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专业,为了有效了解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对本科生专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状况,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不足之处,以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进一步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能力。

1 教育技术学学生的专业能力调查

1.1 调查方式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涉及的专业课程有教育传播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电视教材制作、网络教育、C语言的程序设计与动画制作等,学生对这些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可通过实践能力来体现。为了了解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对某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79份;一份问卷未回答完,故有效问卷78份。

问卷包括3个部分,共设置25道题:

第一部分,对学生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应用及维护能力进行调查;

第二部分,就学生对于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以及应用的能力进行调查;

第三部分,对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了解状况的调查分析。

除了应用调查问卷方式之外,对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教师采取访谈方法。

1.2 调查结果与原因

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维护能力方面的表现为:会应用刻录机、数码相机及打印机等技术设备的比例为70%以上;会使用摄像机的人数超过90%;而对于扫描仪很多学生没有用过,甚至没有见过实物。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应用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与课堂学习及日常生活的接触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网络连接及摄影等设备。Word、Excel及PowerPoint等软件能够熟练操作及非常熟练操作的比例均在90%以上;C语言熟练操作的比例为80%左右,而VF语言会应用的比例在60%以上,VB语言的应用人数较少;对Edius、Premier等基本视频编辑软件,50%的本科生能够熟练操作;AE、3DMAX仅有20%的本科生可以操作,但是操作也不是非常熟练。而在网络开发、教育课件与网站维护等方面,本科生只是通过某个学期仅有的课程课堂上学习,并且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偏低,课后也没有进行自我学习,以至于学生对于网络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对知识融会贯通。

对教学资源能够实施数据统计、文字处理的比例为92.3%,能够编辑音频及视频的学生为90.8%左右,课件及网页制作的比例为76.7%,而能建立网站以及后台管理的学生仅占10%左右。这表明该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教学软件的开发与教学媒体的自主研发方面不足,与SECT规定还有较大差距。

对教育技术新理论及新技术的关注方面,有6%的人一直关注,14%的人为偶尔关注,多数人为极少关注。对学生业余时间是否发展自身有关的专业技能问题上,只有15.3%的人选择了“是”,有71.7%的人选择了“偶尔”,而剩余的人则是几乎从来没有。这表明对教育技术新理论及新技术等方面的关注不多,学生的积极研究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强,其自主研究及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 加强本科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 合理调整教育技术课程,加强本科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也正发生变化,应用原来的技术对学生进行培养,是不能有效培养出优秀学生的。所以,在有限课时中,应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结构给予调整,将数字电路、电工学与普通物理等课程进行删减,添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对本科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意识进行强化培养,并构建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将专业教育与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教育技能课程方面的开设比较少,而有限的教育训练与教育实习,并不能全面培养本科生所需的基本技能,要合理设置有关的信息技术课,将专业课和信息技术课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为学生毕业之后的教育技术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2 加强教学设备的应用维护能力训练

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维护能力,在日常教学当中应加强学生的教学媒体应用,让其掌握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今后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能够有效应用及维护计算机设备。同时,要加强学生对多功能教室等教学系统的应用了解,对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如丢失文件的寻找、文件备份、死机等,均能合理解决;对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不能正常工作、音响不能发声,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而对计算机硬件的故障则了解不多,若计算机的硬件出现故障,如显卡、硬盘、内存条、声卡等,就没法发现问题所在,不能解决故障。只是靠实验课中教师对一些常见故障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因而这与学生自身应用计算机时间的长短有关,故障几率不同,需要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实践,并充分运用网上资源和周围的学习资源,对个人技能进行不断完善。

2.3 增强自我意识,强化情感教育

在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应该让学生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对自身的兴趣、个性与价值观等进行评判,以了解自我,稳定自身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运用榜样力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强化,并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在教育技术专业中,对本科生实施专业的情感教育,营造愉快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对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以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理解,不同阶段当中,加强针对性教育。例如,在大一时,可实施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让本科生认识技术教育的特点,详细介绍有关人才的培养方法,并积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而大二至大四等学年,对学生给予方向性的就业指导,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及技术,并加强教育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力。

2.4 加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培养

在教育技术专业中,实践是课程开展的重要构成。为了促进学生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应该将其融合到教学实践的各环节中,可采取项目教学的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强实训过程。在项目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理论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对专业有关项目进行接触,慢慢积累实践经验,对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进行熟练掌握,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形式下,完成教育技术项目,以培养本科生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与人际沟通等能力。在教学实践的平台设计中,应该在对院系的学科教师及设施条件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统筹考虑,实施系统化设计,让教育技术实践由课内、课外实验与实习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各个层面,有效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技术专业的持续发展。

3 结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教育技术专业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该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育技术主要人员,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教育技术的综合水平。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不仅注重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将理论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专业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1]夏红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执教能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4):114.

[2]周昕.浅析教育技术学专业实习评价体系[J].学苑教育,2013(8).

[3]李红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00-103.

猜你喜欢

本科生教学资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