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学法新探

2013-02-01张圆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荷塘月色

【摘要】《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主要给我们描绘了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两幅美丽图画,并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本文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

【关键词】荷塘月色;现代文学史;抒情散文

作者从说教材和学情,说教学要点和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讲说我的教学思考和计划。

第一,说教材和学情。《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这篇散文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图景,来抒发自己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之情。文章通过优美的语言,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妙境界。本文是湖北中职语文教材上册第二单元——“自然风情”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非常吻合第二单元的主题,它既有“自然”之景,又充满人文“风情”,放在第一篇的重要位置,显然是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荷塘月色》在这里是一个极为恰当的典例。

学习的主体是职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散文有一定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一定领悟,但由于年龄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和形成当中,他们对散文的阅读更多地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上,尤其是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不太理解。鉴于此种学情,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他们纯正的审美感受和灵敏的语感。

第二,说教学要点和重难点。依据教材、学情及大纲要求,本篇课文安排两课时完成,在这两节课中,我制定了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

教学要点为: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有选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结合情境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景色特点和景色中流露的思想内涵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为: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手法,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2、揣摩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重点学习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为:探究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多元解读的审美价值观。

第三,说教法和学法。

1、朗读法。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放进课文中去朗读,在读中感受、思考、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首先可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不要齐读,因为朗读是对课文再创造的过程,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一样,他们朗读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之后,请学生进行片断朗读,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拔,指导,强调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地流淌出来。最后,仔细地品读,把握感情。经几次阅读后,学生会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

2、讨论法。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师可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回答了原因以后,教师可进一步追问:在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得出来?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言一步步进入文章思想内核,分析出文章的景物特点和思想感情发生发展的轨迹。

3、探究法。对于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如有人说是因为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怒,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还有人认为朱自清作为一名小知识分子,在面对人生十字路口时的徘徊和彷徨,甚至有人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等等。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搜索资料,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作出自己的思考。

第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导入新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设置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为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解释标题。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对于荷塘月色这个标题,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来判断,作者描写的对象是荷塘还是月色,还是二者兼而有之。通过讨论就会发现二者是兼而互映的关系,既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又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由此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文章重点描绘的对象,又让学生懂得了一个好的标题能迅速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所以,拟题好坏举足轻重。

第三步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按照朗读法中所说的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欣赏课文的写作内容,并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后文作者又写到《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热烈的采莲的生活场景,再次证明作者正是因为内心的不宁静而渴望宁静,即使可以暂时获得宁静和自由,但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是不可避免的,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失落之情。所以这两段中作者又发出了两次无奈的叹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第四步拓展探究。探究作者在文章开头所说,以及文章末尾还是无法排解的“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按照前面探究教学法中所说,提示学生对于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有多种猜想,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写出自己独立的判断,答案可以多样,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写完之后,可以在下一次课再来展示大家的思考的结果,一定会很有意思。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会象朱自清一样心里不宁静的时候,这种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像朱自清一样去寻找排解心里不宁静的办法,寻找属于自己的荷塘月色,这也是这篇散文百读不厌的一个普遍性的心理原因。

作者简介:张圆玲,湖北城市职业学校,研究方向: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读出抒情散文的“抒情味”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中外抒情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