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
2013-02-01孔庆婷
孔庆婷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内容,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还不成熟完善,但为以后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形态的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异化:劳动
1844年时马克思曾计划写一些小册子来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其中第一个计划便是《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而《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便是为这部著作的而准备的手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和《手稿》当时都没有问世。尽管还有不完善和待改进之处,《手稿》仍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具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仔细研读不但有助于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思想做一个整体的了解,更可以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它西方资产阶级价值体系显著的当代性和科学性。
一般,我们可以将《手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本文仅对前者做简要分析。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的活动和他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并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和支配主体自身。黑格尔对异化曾做过辨证法的分析,认为绝对精神正是一个以自己的异化物为中介的自我认识、自我扬弃、由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则是用来批判宗教思想的,他认为人的爱的本质是天生具有的,而不是上帝赋予的。“费尔巴哈是用形而上学的、伦理的‘真正的人来对抗和批判宗教思想中的大写的人的观念的”,并把异化用来解释宗教的产生和消灭,认为宗教是人的本异的自我异化,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因而只要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人便可获得自己的本质。
虽然马克思用异化劳动理论来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是以黑格尔劳动辩证法为理论前提的,但对于黑格尔的这种观点却深感不满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扬弃。就是在此过程中,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并将他的人本异化史观作为整个《手稿》的立论基础。
在《手稿》中,马克思写到:“整个实证的批判,从而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费尔巴哈成就的伟大以及他把这种成就贡献给世界时所表现的那种谦虚的纯朴,同批判所持的相反的态度恰成惊人的对照。”
事实上,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理论思路移植到对现实经济生活的批判中来的时候,确实以此为据,建立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思想框架。
二、异化劳动的基本理论及内容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正真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可是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日益明显,仅以工人为例,他们劳动繁重而所得甚微显然与此要求相去极远。就跟资本主义现实中的劳动一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是一种被扭曲了的、非人的劳动,这种劳动背后隐藏的是私有制的事实。
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用以指认那种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视为当然事实的劳动的内涵。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然形成,便肩负着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异化本质的任务:工人的劳动只是一种异化劳动;另一方面,它还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异化本质:它所研究的规律只是异化劳动的规律。
以下,在内容上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做四方面简述:
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任何劳动都要创造产品,产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或物化,可是,当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工人的劳动的对象化对他说来成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所奴役,而他的生命力的现实化成为他的非现实化,占有表现为异化和外化。
从理论上讲,作为产品制造者,工人应和自己的产品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可是在资本主现实中,不仅作为创造者的工人产品不能拥有并支配产品,反过来甚至会受制于产品。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马克思把这一切后果规定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不似其劳动产品的支配者,工人在劳动时,时刻受着自己劳动产品的制约,要时时集中注意力保证生产的顺利完成,否则就可能被雇主解雇。劳动完成后还不得轻松,还要担心产品的销售,因为这也关系着他的工资。同时,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有可能相对地减少工人的数目,并且用工资很低的童工、女工代替成年男子工人的劳动,这样,就会在工人中间发生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把工资压低到工人生活所需的最低的限度。因此,工人的劳动产品已经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立。
工人被降到了“物”的水平,他的劳动产品既不是其本质的一种外化,也不再是其生命力的一种表征。“物”和“人”的本质脱节了,并都被投入了市场竞争关系中。“物”被异化了,而与此相联的“人”当然也被异化了。
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
“工人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不仅劳动产品异化了,劳动过程也成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的生活意义,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感到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得到自由的发挥,而是在肉体上受到折磨和精神上受到摧残。
于是,劳动不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在从事劳动的时候,工人不会认为其中体现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过程也不会被认为有着美感的存在。因为此时的劳动仅作为一种为了维持生命而必须付出的艰辛代价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
如果说劳动产品的异化只是物的异化,那么劳动活动的异化就是劳动者的自我异化了。其中,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生产行为本身、生产活动本身异化的结果。
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所谓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根本特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就是要劳动,自觉自愿的劳动。因此,不允许人进行自觉自愿的劳动显然是违反人的类本质的,而这恰恰是国民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前提。
“马克思认为,人体现人类本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劳动过程。这二者共同达成人的劳动本质的内涵。”可是,如上面的论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但劳动产品不再是人的劳动本质的对象化,劳动过程也不再是人的本质的表征。工人被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奴役,在劳动活动时他的目的也仅在最后获得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完全没有自由和欢愉可言。其结果必然导致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对立和异化。
更可怕的是,由于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对立,人同自己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也对立起来。异化劳动使人对自然界只重片面的占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丧失已经为人类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
4、人同人相异化
这个结论是由上面三个异化推论而来的,在《手稿》中马克思清楚的论述过:“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对立、异化面时,他的劳动产品必然不会属于自己,只能是“他人”。既然劳动者作为无产者而存在,那么,这个“他人”便应该是有产者、资本家阶级了。这样一来,马克思便把导致这这些异化结果的矛头指向了非工人及作为其政治依托的私有制了。
可是若把“人同人相异化”中的第一个“人”看做工人,而把第二个“人”看做非工人的话,分析角度便会受到制约。既然异化的本源在于私有制,那么受其影响的便不应只局限于工人阶级,同样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并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限制的资本家没有道理不受异化的波及。虽然拥有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可是资产家阶级的劳动也并不是为了肯定自己的生活意义,只是为了敛聚更多的财富。在这种变态扭曲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下,资产阶级无疑也是异化的一员。
因此,“这句话的第二个‘人是指合乎人的类本质的真正的‘人”。在这个异化规定的阐述中,即包含马克思强烈的无产阶级立场,又与人道主义哲学判断作到内在的统一。
三、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
这一马克思早期的带有旧哲学色彩的思想还不成熟,故,终将他后来的唯物史观的科学观点所替代。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手稿》中一些缺陷:
首先,仍受伦理人本主义的影响,该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的理想状态,而其主体则是抽象的东西。
其次,把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为理想劳动和异化劳动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再次,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人类本质的异化及其扬弃的过程;把人类的解放仅理解为异化的消除、人向自己类本质的复归。
虽然,此时的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并观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观,可是并没有彻底成为费尔巴哈主义者。他大胆的将人本主义原则运用到了宗教以外的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从宗教的异化拓展到了劳动的异化,为以后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形态的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也以此标志了对费尔巴哈哲学观的一定程度上的克服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