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语文课堂的制胜法宝——利用多媒体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2013-02-01王芬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9期
关键词:鸟岛傣族笔者

◆王芬芬

作者:王芬芬,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277000)。

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还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和耐心的点拨,这些小树苗才会茁壮成长并长成参天大树。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变得快乐,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整理出一套自己的心得,在此进行简单介绍。

1 利用多媒体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语文是一门知识面广、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力求做到让课堂生动丰富起来,让学生不至于觉得索然无味,在语文学习中能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动力。笔者在教授新课时,根据不同内容的课文,设置不同的开头导入,让学生一上课就能被吸引,对所学课文充满好奇,创设一种轻松、快乐、与众不同的学习氛围,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内容,进入语文的学习情境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色彩鲜艳、生动逼真的相关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或播放一段故事导入,活采用歌曲激发兴趣、猜谜语、提问设疑、设计悬念等方法,灵活多变地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笔者一上课就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看到学生你看我我看你的表情后,笔者先为他们播放一段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视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在这一天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节日。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傣族的主要聚居地——西双版纳(在云南省南部),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产生学习的欲望。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朗读起来……

2 利用多媒体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值得推敲的好文章,内容的选材、文章跌宕起伏的情节、创设的优美意境、丰富的词语句子、文章的内涵、独到的见解等,都是引导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字、词语、朗读等)、较强的语文实践能力(听话、观察、联想、想象、创新能力等)、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为了使这些精彩内容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反复诵读,进行细细体会、品味,以悟出文章丰富的内涵、意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对课文进行品味,在品味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

朗读是阅读的第一步,是阅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手段。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的持久性比较差,不可能对一件事情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尤其读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没有吸引力。因而教师应该借助一些外部条件来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以此让他们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更长一些,然后再逐渐培养学生脱离这种外部刺激的有意注意,最终转向积极主动的无意注意,学会自觉地进行学习。

如在学习《鸟岛》一课时,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却是很陌生的。因此,笔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愿读、乐读、会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笔者以“读”为主轴,为学生播放一段有湖水拍打岸边、各种鸟叫声音的录音,通过领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用多媒体出示夏天鸟岛热闹的情景。精美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热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自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储备。

3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高效、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素质能力,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目标。现在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一节成功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由发现、自己探索。其次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使学生在研究解决学习问题时有自己的思维特点。所以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他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激发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好、中、差)结合起来,组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讨论交流他们感兴趣的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事干,都要负责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注意力保持更持久。且这些角色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转变角色,让学生都有动手和发言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巡视、参与、指导,在一些活动的关键之处进行必要的调控和讲解,保证探究和讨论顺利进行下去。否则,学生的讨论和探究可能偏离轨道,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只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学生稍加思考都能找出答案:让沙漠变成绿洲。然后分组讨论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自行完成,然后听取各组的意见,把答案用多媒体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森林的用途。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为学生播放自制的Flash课件《一棵树的自白》,为大家讲述树木的光合作用原理,以及森林作为地球废气清洁工的重要作用。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合作,相继得出森林能防洪、能蓄水等答案。整堂课轻松、自然、和谐,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4 利用多媒体为师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

由于社会因素和升学压力,现在的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接触较少,家长很少让孩子接触课外图书,以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差,很难领悟教材。所以,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本班学生情况而安排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积累知识、释放感情、师生对话的天地。教师要静下心来,结合网络提供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并结合本班的特色,有取舍地吸取和采纳;要把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挖掘展现出来;体现文章的特点和语言特点,还要利用多媒体准备好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背景资料。另外,要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电脑、网络、课外书籍等能自己收集展示信息,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时也是学生静下心来,了解课文内容,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鸟岛傣族笔者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鸟岛
我们生活的鸟岛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鸟岛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