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2013-02-01张仲儒王可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9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创作

◆张仲儒 王可明

作者:张仲儒、王可明,寿光市双王城寇家坞小学(262716)。

目前,随着教育教学设施的逐步完善,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图文并茂的优势备受教师的青睐。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点题→学生写作→讲评”这样的一套固定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写作思维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扩散。为此,本文尝试将多媒体应用于语文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打破学生固有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热情,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1 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注意到,语文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教师的不断强化而逐渐被学生掌握,而作文教学绝不可能借助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更深层的提高。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学习,激发写作的热情。学习如果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知识的输入变成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声音和动画等高科技的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给学生外部感官的有效刺激,学生很自然地产生创作的冲动和激情,实现信息的有效转化。

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的作文命题,学生往往感觉无法下笔,很多事情都可以写,但是又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内容可以写,即使文章写出来也感觉叙事手法很平实,像在记流水账。教师就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感动瞬间的图片,是关于孩子与父母的感人瞬间。这些图片有的是表现初为人母的年轻父母带着牙牙学语的小孩童的感人瞬间,也有中年父母在考场外等待孩子考试的焦急瞬间,还有老年父母孤独地在门口遥望远方,期盼孩子回家的感人瞬间……图片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主题旋律是无法改变的,捕捉到了父母和儿女之间亲密的瞬间,虽然是普通人,但表达的情感是伟大的。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时,心灵深处一定会产生共鸣,看似平淡的生活,看似平淡的父母,却有着不平凡的情感表达。作为孩子,自己可能从未认真体会这种亲情中孕育的伟大,学生的情感也因此受到强烈的震动,在心灵深处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和认识。此时根据一定的特定情境再进行写作时,学生下笔如有神,写作内容不再枯燥和乏味,更多是自身真实情感的梳理和迸发。

2 实现教师角色变化,提高学生主动性

多媒体技术在学生前期构思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为了营造轻松、民主和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在作文题目布置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海量信息优势收集素材,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学中还可配上影像材料,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在写作时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日益多元化和丰富化,改变过去大家的作文面貌基本一致的局面。学生在不断丰富的思想激荡下,打开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在轻松和自由的环境下表达自己的见解,并选择适合自身语言特点的表现形式实现文章的流畅表达,语言表达逐渐言之有据,思想认识逐渐提高,学生也由过去的害怕写作转变为现在的快乐写作。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永远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写作课堂上设定命题作文,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写作。学生写完后将文章交给老师,老师在课下进行批改,根据学生写作的情况打分并给予评语。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教师只是一种依赖的心理,缺乏独立创新的精神。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批改模式。学生的作文可以统一交上来,教师在课堂上随即把作文分派下去,让学生之间互改互评。在这个环节中,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改变长期依赖教师的模式。而且教师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将学生在点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交流。学生的写作课不再枯燥和单调,他们可以扮演教师角色进行点评,在不断交流中使得自己的创作思路渐渐清晰起来。学生互改的方式将成为一种模式,在作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3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写作是一个激发创作能动性的过程。文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写作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很重要环节。学生的写作思路不能被固化,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学生在最初的阶段往往是依靠色彩、声音和感官来进行思考的,教师在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图像、声音、色彩的完美结合,这些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和理解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前提下,学生的思路也被充分打开,不断将新鲜的认识注入自己的写作中。虽然知识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在刻画“猫捉老鼠”的镜头时,因为环境的限制,学生很难接触到这样的场景,但是教师可以准备多媒体视频,播放动画片《汤姆和杰瑞》,在这个熟悉的动画片中,学生可以唤起自己很多记忆。根据这个材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联想,猫捉老鼠这个镜头不再是仅仅停留在生活中的普通画面,仿佛看到了一只小老鼠怎样机智地躲避着大花猫的穷追不舍。学生可以想象小老鼠在成功躲避大花猫后的心理,与大花猫在此时因为捉不到老鼠的沮丧心情形成对照,这些对照将小动物更加人性化的一面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在写作时变得有话可说,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就很快创作出来。

4 提供更多新鲜素材,实现快乐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更是如此。学生进行创作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材料的整合和积累,但是因为在课业日益繁重的压力下,没有时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细微的观察,每天三点一线的刻板学习使得他们严重脱离生活,不了解生活甚至远离生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很模糊,因为没有积累,在写作的时候难免感到无话可说,导致作文内容空洞乏味,没有感染力。学生自己感觉很痛苦,不愿意写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自己和学生积累的素材整理成充满趣味性的课件,供学生参考和学习。写作课堂上可以根据作文的要求,将符合的素材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到这些新鲜的素材,不断地开阔眼界,充分弥补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这就为学生搭建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

在写作描写春天的镜头时,学生对春天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结合自己的认识播放一些春天的图片,配上班得瑞的优美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情景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写作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教师还可将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天的经典语句摘录出来供大家欣赏,学生在轻松的旋律下创作更加迅速,写作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的不足,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激情和热情。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创作,写作课不再是他们永远的痛,而成为情感抒发的途径,促进写作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也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创作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一墙之隔》创作谈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创作随笔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