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历史教学环境

2013-02-01刘美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9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信息技术

◆刘美英

作者:刘美英,寿光市实验中学(262700)。

以中学历史教学各个环节为主线,阐述信息技术在备课阶段、授课阶段、课后学习阶段的巨大作用,为信息技术如何正确科学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增加互动沟通以及丰富教学形式提出看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改革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强了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丰富了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形式。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融合,为教师及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工具,进一步激励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去开辟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理念,将新技术、新科技、新模式有效地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其对历史教学充满兴趣和期待。

1 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备课时的运用

信息技术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应用于教学时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一堂丰满而生动的教学课离不开教师精心而又充分的教学准备,而传统的备课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也非常有限。在中学历史教学备课环节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使教师轻松地搜集和准备教学材料。

首先,教师可利用网络的快捷、丰富和互通特性进行备课。互联网已经完全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很容易利用网络的便利与快捷查询所需的备课资料,既可轻松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或是下载相关素材,还可借鉴他人成功的教案和备课素材,这大大节约了教师备课的时间,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备课的内容和质量。

其次,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共享与开放特性,在网络数据库中轻松找到备课需要的资源,同时根据相关链接与检索,可进一步扩展备课所需素材的准备知识,使历史教学课程变得更加“有备而讲”。

最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使备课内容更加生动和灵活。信息技术可使备课内容以图像、声音、文字有机结合,而完整地展现。如在准备讲授唐朝盛世的课程前,除了用PPT形式展现课程基本内容外,还可借助Flash动画制作,以著名诗词配上背景音乐,或是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图片与视频剪辑,让学生在欣赏诗词歌赋之美时,通过图文并茂的视频,更加深刻体会唐朝盛世繁荣的景象及历史背景。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备课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单靠教师个人“储备”的方式,使授课资料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饱满,充满活力。

2 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历史教学内容涉及广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领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围绕课程主题,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将难记、难懂的历史知识点以有声、有形、可听、可看的方式进行展现。

首先,常见的方式就是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把视频、动画、图文等各种信息有机联合起来,以展示备课的资料、传授教学的内容、组织教学的活动。多媒体教学不仅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且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可从多方面、多角度阐释问题,弥补传统授课易遗漏、授课不全等主观因素。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明了直观、情景再现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轻松自如地掌控教学的进度和重难点的突破。

其次是网络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想平台,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而更加强调学生的“学”。运用网络技术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研讨课,如设计网络讨论话题,学生可在网络上讨论交流,发表评论,对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可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判和解读,不仅能够完成课堂上基本内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运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进行阅读、收集、讨论等活动,还可浏览相关网站,近距离观察历史场景和历史名迹,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运用网络技术也能够实现正常的课堂教学,即“空中课堂”。网络教学不受地域、天气、规模等限制,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便利。

3 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后学习的运用

历史教学课后的学习是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整理和巩固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课后学习的方式,传统的学习笔记和档案被现代的信息化软件所取代。电子版文档、网络载体、移动设备等,都极大地方便了课后的学习,学生可在课后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反复浏览,进一步梳理已讲过的内容和对各知识点的理解。课后运用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历史教学软件,学生课后利用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软件,消化和吸收课堂中或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将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学软件通常有演示型、测试型、解说型和综合型等,这些历史教学软件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历史场景的再现、历史练习题的解答、对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释说明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课后的运用,克服了传统教学课后学习手段不足的问题,将课堂中实时直观的教学内容得以重演,将课堂中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历史知识点进行清晰解释,帮助学生更好、更容易地理解,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信息化的教学软件对历史教学的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总的来讲,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的教学,将更加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中学历史教学的局限性与不足,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充实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不断促使教师开创性地探索中学历史教学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充满兴趣地吸取历史知识,对历史人物理解更加深刻,对历史事件认识更加全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手段变为有利于学习的工具和学习方式,将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研究,提高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环境,使历史学科抽象的道理转变为直观而生动的思维教学,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让中学历史教学课程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1]赵艳.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体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46.

[2]徐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日常化问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1):64.

[3]周田华.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1(11):350-351.

[4]刘建军.谈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2(1):81.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