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张云丽
张云丽
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迁安市分校 河北迁安 064400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张云丽
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迁安市分校 河北迁安 064400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教学内容的信息化、过程的策略化、手段的现代化和资源的网络化。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
历史教学;多媒体;情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校教育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使用计算机成为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因为多媒体逐渐走进了大中小学的课堂,成为公开课、教学比赛的得分手段。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呢?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和集成性的特征,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实现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令人通过各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速率与质量。在历史教学课堂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将抽象化为具体,微观化为宏观,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方位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很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发展自己,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1 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必要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然而,凡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学的历史课程由于时空跨越度大,所涉及内容多,同时受到教学时间与手段的制约,往往形成“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状况,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可喜可贺的是,这一被动局面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引进而使课堂教学大为转变,靠着多媒体技术具体、形象、直观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空前浓厚,教学质量也大大改观。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人物的语言、思想、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拉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想其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优势
2.1 重现历史情境,营造真实气氛
重现历史情境、营造真实氛围、激发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各种资料重现或者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维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时效性,在这些方面多媒体技术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融简单细致的文本文件、色彩艳丽的图片图形、优美动听的声乐与动画、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及新闻报道、知识问答等多种信息、效果于一体,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地重现历史情景和绮丽多姿的历史画卷。这样就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了。
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对于现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新一代学生,很少有经历过困难的经历,那么关于长征路线、大事、艰苦程度及红军战士的精神等,学生就很难深刻地把握和领会,难以感受长征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如果在教学前,教师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把搜集的长征路线Flash动画与《长征》《四渡赤水》《大渡河》等剪辑并合成,加上歌曲《七律·长征》等综合制成课件,就可把书本静态描述变成动态多媒体,形、声、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缩短时空距离,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又大大增强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同时,课堂上教师适时地动态演示经过的主要地点,那么这样就可以把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灵活地展现给学生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把自己对长征的认识声情并茂地说给学生听,那么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就会更加深刻。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在学习中能看见历史人物、目睹其用过的物品、闻其发出的声音、想象其发生的场景,视听感官受到强烈冲击,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因此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情感。进而,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下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深刻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提醒,师生互动,便可以把要掌握的知识很深刻地印记在大脑里。
2.2 激起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话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欢快的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具体的思维为主,且处于形象思想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思维特点,让历史、地理等社会知识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介,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抽象的概念、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思维,主动地去学习。
如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历史中的“辽、宋、西夏、金并立”一课时,在学生欣赏动漫歌曲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过程中提问他们:岳飞因为什么怒发冲冠?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具体明了地导入新课,新颖趣浓。
2.3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课堂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之前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感性认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等导致思维的惰性而很难完成。但是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直接去感知历史,创设生动具体有效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动态展现新问题新思路。同时,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图像、音响以及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使人感同身受,不仅可以再现古代人物形象,还可以缩短空间距离,加大学生容易理解的信息容量。
如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过程中,教师把搜集到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和问题设计有机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在正确把握问题最佳切入点的情况下,动态展示:1)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是什么?2)你知道什么是“一国两制”吗?这样在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了生动活泼的形象的历史情境下,学生的视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进而积极地一起动手、动脑、动口对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归纳、交流与讨论,甚至于争论,使得积极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2.4 方便快捷是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好帮手
每门学科都有学生较难理解的理论性或知识性的难点问题。在历史学科中,如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与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史实的诠释等理论性概念,都是学生比较不容易理解的问题。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有利于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理解与解决的问题。
如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态度、最终和平解决与意义是教学难点。为此,历史组教师制作课件,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历史教学资源光盘相关内容与电影《西安事变》中的部分内容等融为一体。教学时,适时播放:西安事变发生背景;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等等。在播放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几种不同力量的态度与表现。在创设情境基础上,学生有了直观、形象、具体感知。通过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地进行分析、讨论,加上教师讲解、启发、归谬等就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既简化教学过程,又解决教学难点。那么,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3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需指出的是,多媒体手段不过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信息传播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否能科学地了解和利用它,成为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美国学者克拉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媒体能不能帮助学习正如汽车运的食物不比马车运的食物营养更为丰富。”
现在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各种各样的效果如动画、声音、特效等喜爱有加,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越来越多的动画、音乐或视频文件,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过于重视多媒体的动画、声音和特效,对多媒体效果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反其道而行,令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中的障碍。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权衡利弊,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优势。
[1]邹彬.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4)∶81.
[2]谭玲玲,邹妙玲,谭年元.后评估背景下提升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实践性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潘文宇.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0(8)∶228.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of History
Zhang Yunli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the process strategy and the mean of modernization and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his practice in history teaching,presents some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s.
history teaching; multimedia; situation
G434
B
1671-489X(2013)12-0117-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