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教学模式在方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3-01-31袁立霞陈士良
袁立霞 陈士良
CBS教学模式在方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袁立霞 陈士良*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510515)
CBS教学模式;方剂学;教学改革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based study,CBS)是以病案为载体,以探究过程为根本,让学生在案例探究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该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改变了以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主的传统式教学,采用了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1]。中医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内容抽象,概念繁杂,信息量大,难以掌握。因此探索一条适合于方剂学教学的新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把CBS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子系统,建立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CBS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 CBS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中的主要模式
CBS教学法包括案例+问题+讨论式教学、临床诊疗思路教学和创新思维培养教学三部分[2]。首先学生们是从真实具体的临床病例入手开始进入方剂学课程学习,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而获得和理解相应的方剂学知识。教师首先选择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和实用价值的案例,案例中隐含大量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信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CBS教学法与传统方剂学教学的“方名一组成一功效一主治一方解”过程不同,是按照“播放主治病证一辨证诊断一引出治法一用药组方一方义分析”的过程进行,符合中医临床医疗实践中的“四诊合参(辨证)一立法一遣药组方”的辨证论治过程,使学生提前进行临床活动的模拟训练,既学习了方剂理论知识,又培养了临证分析问题、运用方剂的能力,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临证组方能力。
如在方剂学半夏厚朴汤病案教学中,选用的病案围绕着一名梅核气病人的发病过程,模拟临床真实情况,分阶段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些症状,要求同学根据这些不完整的资料进行模拟如何继续问诊,通过分析判断疾病的可能证型,并予以治疗。然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发言,总结讨论结果以及存在的分歧,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 CBS教学在方剂学教学中的优势
CBS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材,让受教育者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在方剂课程中有很大的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方剂的能力,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方剂学教学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不再盲目地从老师那被动地接受各类方剂,而是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案例,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内容,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分析和建议方案等。运用前期已掌握的知识,认真寻找案例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有疑问、有困难时,会主动翻书、查资料,分析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挖掘潜力。第二学生在方剂学病例讨论中其自身的临床思维得到了锻炼,使传统方剂学教学的基础和临床脱节的现象得到改善。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方剂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第三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改善同学人际关系,加强了同学的自信。案例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家都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课下分工解决问题,必然涉及到同学之间如何分配使工作效率最高,为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处理医患关系、医社关系扫清障碍。克服了部分同学不敢讲话、腼腆、自卑的心理障碍。第四促进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案例教学法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学理念。
3 方剂学教学实施案例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CBS教学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尚属于探索阶段,难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仍有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首先运用案例的核心是精心设计针对课程的病例,案例教学中,案例是中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托,病例设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编写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每次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反复推敲病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案例”非彼“医案”,其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固定的原理规则,经验知识,其着眼点在于学生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转换自身角色,要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指导者,由单纯的“教”转为“导”“教”结合。再次要适应案例教学,必须让教师接受新角色的师资培训,帮助教师亲身体验案例教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1]邹丽敏.案例教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流程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2):39.
[2]李玲.案例式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98-10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7.038
1672-2779(2013)-07-0062-02
韩世辉
2013-03-11)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改革课题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