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2013-01-31赵启君尉希凤
赵启君 尉希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赵启君 尉希凤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共选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 行多导睡眠图监测, 参考数据, 依据呼吸紊乱指数(RDI)按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正常组划分, 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中、重度组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的比率居较高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组脑卒中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睡眠呼吸暂停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 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中、重度肥胖者最为多见, 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是独立的引发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上述疾病夜间猝死的首位原因[1]。分析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100例, 男62例, 女28例, 年龄56~77岁, 平均(67.3±7.8)岁。均为心脑血管疾病者, 行多导睡眠图监测, 获得数据, 依据呼吸紊乱指数(RDI)分组, 重度组(RDI≥40):22例, 中度组(20 1.2 方法 患者均行CT、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动态血压检查, 依据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 对脑卒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进行诊断。均在夜间实施多导睡眠图监测, 记录呼吸暂停在每夜的发生情况, 及RDI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加以治疗, 并观察白天嗜睡情况及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在不同组别的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病率为43.5%: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心律失常3例、脑卒中2例;轻度组发病率为62.9%:高血压5例、冠心病7例、心律失常3例、脑卒中2例;中度组发病率为82.1%:高血压7例、冠心病10例、心律失常3例、脑卒中3例;重度组发病率为100%:高血压7例、冠心病7例、心律失常0例、脑卒中8例。与对照组比较, 中、重度组病发冠心病、高血压的比率居较高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组脑卒中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等行氧疗、降低颅内压、脱水、扩血管、降血压等治疗,患者血压基本稳定, 白天嗜睡情况好转, 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减轻, 心绞痛缓解, 昏迷患者神智恢复。 依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中度组、重度组病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居较高水平, 采用氧疗治疗后心脑血管症状及白天嗜睡症状明显减轻, 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OSAHS存在密切相关性。OSAHS诊断在2012年新版指南中有新的标准, 即依据PSG监测结果、并结合体征、病史诊断。临床有典型夜间呼吸不规则及睡眠时打鼾, 白天嗜睡, AHI经PSG监测在5次/h以上, 或白天无症状但AHI在10次/h及以上, 并有≥1个重要脏器损害。OSAHS病因错综复杂, 机体多系统可累及, 故需依据患者夜间最低SaO2和AHI, 结合经济状况和愿望等, 行综合治疗,强调个体化和规范化。完善一般治疗, 如避免过度劳累等。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包括:①交感神经激活;②血管内皮系统失调;③氧化应激;④炎症;⑤机体代谢紊乱;⑥血液高凝状态。综上所述, 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呈正相关, 睡眠呼吸暂停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 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1]杨宇, 周胜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国外医学, 老年医学分册, 2007, 28(2): 1-3. R56 A 1674-9308(2013)03-003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3.03.019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赵启君);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卫生科(尉希凤)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