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01-31罗学柳郑金悦
郑 茵 罗学柳 郑金悦
1.华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 广东广州 510642
2.华南农业大学设备处 广东广州 510642
不少文章提出把本科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但现实正如施开良教授所指出的:“客观而言,本科教育还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它只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活跃的基本思维、完整的基本能力”[1]。所以,合理定位是高校办学的战略基础,决定学校的发展和最终成败。在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内容多层次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各级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尤为重要。研究型大学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应培养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而高职院校应以培养技术型或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我校作为以农为主、多学科综合的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育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2-4]。
1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 改革本科课程体系
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改革。立足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按照“培养基础、训练技能、研究创新”的要求,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集成、重组。加强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的渗透,突破课程分割和重复的弊端,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科学化、教学内容现代化。
1.1.1 构建校级公共基础课平台
(1)建立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平台和校级公共基础课实验中心,以基础课改革为切入点,重点建设一批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面大、涉及面宽的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近年来我校公共基础课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16项,标志着我校在基础课改革探索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5]。(2)加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建设,鼓励学生文理渗透、学科交叉。(3)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通识系列课程建设,加大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比例,在选修课设置上注重“深、新、广”的特点,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
1.1.2 增设探索性实验
学校制定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规划,设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专项经费,先后分5批共投入515.5万元,用于资助各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学校把经两年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固化在教学计划中。开设探索性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实行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整理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建立方案的能力[6-8]。
1.1.3 引入研究性学习
一是开展研究性教学,及时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最新科研成果、实验新技术等编入课堂教学,将研究实践融入教学过程。追踪学术前沿,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最前卫的观点、最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走向科研领域。二是引入研究性学习。根据条件,教师把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或探索的实际问题,将科研课题有选择性地分解出研究项目,拟订研究性实验项目,交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完成。既可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素养,又可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9,10]。
1.2 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1.2.1 构建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学校新建面积为20 000 m2的基础实验大楼,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按学科大类进行实验室整合,将原来分散在各学院的11个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和实验人员进行重组与优化,组建校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完成了全校17个学院的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组建,每个学院要做好院级实验公共平台的总体规划和对现有实验室调整、重组,按学科大类划分,打破各种界限,建设满足本学科和相近学科实验教学要求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和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共用、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学科专业平台,两个平台组成学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在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实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使中心成为实验教学的实体和共用平台。(2)在实验平台建设的同时,创建新的实验课程和“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3)设立各类创新实验室、跨专业模拟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室,将本中心共用性强的大型精密仪器集中管理、开放使用、有偿服务。学校为创新室购置一定数量的技术先进的仪器,并建立网上预约系统,实行开放式管理。如工程学院的创新开放实验平台年平均容纳创新活动学生1 000多人、创新实践20 000多人时。经过建设,校、院级实验中心已有4个被评为广东省教学重点实验室、11个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2.2 加强网络教学体系建设
学校投入5 000多万元兴建校园网和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加强网络视频资源库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进一步丰富数字教学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资源共用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1.2.3 构建校级实训中心
学校投入1亿多元对教学基地设施进行扩建和改造,并成立教学科研基地管理处,对教学科研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并统一调配资源。为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训练需求,学校还分别建立了农事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技能训练中心等3个校级实训中心,供全校有关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科研活动。学校建成了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1.3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11]。学校建立“引进、培养、扶优、激励”的教师培养管理体制,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大力加强和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2)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并重,制订实施《培养跨世纪人才“千百十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和配套政策;(3)优秀青年教师评优工程,提高进入门槛,确保人才质量;(4)优秀教师培养工程,从教师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国内外进修,到选择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重点资助培养,从2010年起每年遴选50名3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5)聘企业兼职导师队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指导;(6)实施名师工程,建设教学团队,组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制度。目前已评出校级教学团队18个,其中3个获国家级团队立项建设;(7)实施“实验人员首席制”,吸引高水平教师管理实验室和讲授实验课程,并将实验技术骨干纳入学校教师科研队伍中的“千百十工程”管理,促进优秀学科骨干成长[12]。
1.4 构建产学研三结合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3,14]。学校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有2个以上的校外现代化产业教育基地,并在校外基地建设中特别注重学校与企业兴办多学科产学研联合体。建立起学校—企业—基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和由企业、学校、行业共同参与、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我校已建有6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承担39个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平台32个。基地以现代产业的教学为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优良的实践平台。如学校与广东某食品集团开展了包括禽畜育种、疾病防控、新兽药创新、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有机肥料、信息技术、循环经济等多领域的整体合作。参与合作的有动医、动科、园艺、资环、信息、经济管理等学院。除聘请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外,相关学院派驻该集团的教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将现代化、前沿化的生产技术、管理、信息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与企业合作建立的研发平台,开展全真式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素质培养、技能训练、能力实践、岗位体验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大型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培养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准确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产学研合作开创的模式,已成为我校学科建设和办学的重要特色。
2 成效
2.1 结合专业开展课外创新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各学院结合专业开展各类创新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学生设计的题目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打造多个品牌活动,并吸引了我省多所高校的学生组队参加。近三年来,参加科技节系列活动的学生达到3.6万多人次。近年来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2 000多项,学生公开发表源自创新项目的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部分论文刊登在权威刊物或被SCI收录。如桂顺华、杨韬同学在影响因子为3.39的SCI期刊“Annals of Botany”发表论文;林学院2005级学生巫盈盈的论文《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园林》(中文版)2009年第8期上发表[15]。
2.2 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由于加强了创新环境和条件建设,实施了有效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并选派高水平教师作指导,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优秀拔尖人才不断涌现,专长生、特长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在各类科技学术活动和竞赛中屡创佳绩。2006~2011年,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广东省金奖8项、银奖11项、铜奖8项,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项;在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广东省特等奖5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59项,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
2.3 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尽管逐年扩招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但我校本科生的就业率却逐年提高,近年来本科生就业落实率在95%以上,部分专业学生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1]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2-3.
[2]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24-26.
[3]留岚兰.实验课程设置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4-125.
[4]邢克智,马文芝.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因材施教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3-5.
[5]王浩.华南农业大学校史(第2卷)[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6]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4-38.
[7]刘志刚.协同化教育英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3.
[8]吴旭,陈仁安,魏德志,徐玉莲,庄凤彬.论高效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1):5-7.
[9]周叶中,胡甲刚.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3):369-372.
[10]何照荣,王大成.机械工程中心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科学,2011(6):172-174.
[11]冯喆.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02-105.
[12]王浩,孔琴,郑金悦.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83-186.
[13]黄绍平,李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20.
[14]蔡长安,汤克明.地方院校校企合作提高IT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177-179.
[15]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