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学模式CSCL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2013-01-31刘贞贤赫永霞陈祥光
刘贞贤 赫永霞 陈祥光 刘 磊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轮机工程系 天津 300350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它集多种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于一体,构建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和平台,学习者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协作学习,增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共同意义的社会实践,从而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CSCL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具有开放的时空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友好的交流界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师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信息系统、Blog、电子邮件等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发挥网络课程教育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近几年,CSCL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极大关注,其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CSCL的特点和优势
区别于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L(协作学习)等其他学习模式,CSCL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学习者之间进行必要的交互并在交互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协作学习。所以CSCL系统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交互性与协作性。
1.1 交互性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的发展,CSCL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交互形式,比如面对面、文字和图像及程序元件、视频媒体等,通过人-机交互、机-机交互间接实现了人与人的交互。交互性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通过计算机的交流,传输信息大大丰富,实现了交互信息的多样性,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一、多对多,实现了交互模式的可变性;交互资源可均衡分配,亦可高度集中,实现了交互的控制权可设计安排性;可同步、异步或在虚拟时空内进行交互,交互方式更加灵活;系统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资料和交互过程进行记录,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情况的跟踪,并可以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实现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1.2 协作性
CSCL提供了一种便于提高师生、生生之间交互频率和质量的计算机环境,使参与者的交互活动更明显,为彼此间相互协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实现交互的基础上,要使学习者产生协作学习行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协作机制,即学习者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多种多样的网络教育资源,互相协作交流,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和问题进行协作,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不仅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也体现在小组与小组之间。
2 CSCL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CSCL的研究现状
CSCL的研究内容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学习模型的建立和学习小组交互活动的实现。在理论研究方面,CSCL的定义也出现了不同的描述方式。从1989年的Bannon, Schmidt提出的定义到2002年Koschmann等人提出的定义,CSCL定义从关注用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逐渐转变为关注意义形成的过程与实践。而学习模型也从传统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中央型结构、对称型结构和混合型结构),发展到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实现了学习系统模型多元化,提高了协作学习活动的灵活化。
第二阶段,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在CSCL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国内研究者也积极与国际学者交流和对话,开展了一系列实践研究,获得了很多成果。CSCL在国内的研究已有十年左右,目前主要的代表性研究有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在线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在知识建构的网络状态和人际关系情况;协作学习中在线讨论的语义组织研究等。另外,支撑CSCL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与学习活动软件支撑平台也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金海航新数字学校”“方正校园解决方案” Vclass系统等用于实现计算机协作学习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协作学习中的主题发布、资料上传与共享、协作过程监督、网上讨论、公告、作业考核与评价等功能。
2.2 CSCL的发展趋势
从历届CSCL国际会议的主题发展变化来看,当前 CSCL 应用研究越来越强调对具体教育应用和生活实践中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关于知识建构的研究
使学习者完成知识建构是CSCL的最终目标。知识建构的环境设计、过程和分析方法等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原则的知识建构环境设计,对于知识建构过程的研究也倾向于基于原则的设计。知识建构分析研究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如通过知识建构过程的讨论话语和话语特点,来研究知识观点的形成和质量问题,即话语分析方法;运用质性的阐释学的方法来分析知识建构的过程。
2.2.2 关于协作的研究
协作是否和谐与有效,是影响知识建构成败的主要因素。对于协作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CSCL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主要集中在协作学习的本质和计算机技术如何支持协作学习这两个问题上。对于协作学习的本质问题,以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对话学习理论、小组认知理论等为依据,利用基于案例的微观质性研究方法,从对个体学习过程的研究转向对小组和个体两个方面的研究。而对于计算机如何支持协作学习的研究,目前主要是计算机如何参与和促进协作学习,如何设计和完善计算机技术使其更好地实现小组和主体的知识建构,主要方法是基于设计的研究。
3 存在的问题
CSC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但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的参与度问题
在CSCL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资源组织者、教学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和教学效果评价者。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在计算机参与下的这种“学生—计算机—教师/学生”的学习形式,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经验、情感等重要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不能根据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导致了信息交互过于片面。这需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更新,增强和完善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另外,教师要做到积极创建协作氛围,适时进行指导,适度参与交流。
3.2 协作学习实现效果的问题
CSCL教学模式中的协作学习是异步的、分散的,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接收能力不同导致协作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基础知识扎实、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喜欢自由学习方式、自制能力好、接收能力强的学生更能适应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以在CSCL教学模式下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不适应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教学组织管理者特别注意各小组学生个体之间的特点互补、学习内容的安排、学生的信息反馈,并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监督、引导、辅导,使协作小组之间信息交流更加有效,加强小组内聚力,完成各小组成员知识的共同建构。
3.3 资源管理的问题
由于CSCL教学模式有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参与,使信息的获得和传播更加便捷,学习的信息资源量大大增加,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实现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存储,进而才能实现对信息充分利用。如果没有有效的资源管理机制,很容易造成信息过载问题。首先,信息资源量大会造成对信息质量、匹配度筛选的时间延长,学生需要大量时间才能选择出有效的信息。其次,大量的信息储存起来后,如果没有按照统一的语义或规则进行分类,当需要某方面的知识时,对信息的查找也变得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这也加大了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难度,使信息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因此,制订实施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是目前CSCL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结束语
CSCL的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通过各国研究者的努力,在基础理论、平台支撑、应用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各国教育者也在不断努力将CSCL应用到实践当中,实践经验日趋丰富。通过对几年来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出CSCL在未来几年的主要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在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在未来CSCL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多尝试、多总结才能更大地发挥CSCL的优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陈晓慧,阿不都卡德尔·艾买尔.CSCL定义的演变和国际CSCL会议的主题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9(9):21-24.
[2]柴少明,赵建华.教育政策与实践视野下的CSCL:CSCL2011国际会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15-21.
[3]赵建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万秀君,于勇,曹广鑫.基于CSCL的网络教育模式初探[J].软件导刊,2010(9):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