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思考的展示设计教育
2013-01-31钱小轮
钱小轮
近十年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作为“无烟工业”的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随之,展示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大增,各高校展示设计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艺术或非艺术类院校相继开设展示设计专业与方向,在这迅猛发展所形成的繁荣之下,存在诸多的实际问题亟需调整与解决。其中,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市场能力以及创新创意能力欠缺,是问题的集中体现。首先,文化是设计的生命源泉,没有对自身文化的深入剖析与积累,设计只能流于表面,而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展示设计品牌的关键;其次,会展活动总体是一种营销形式,设计师应以消费对象为目标,没有市场对话的展示设计只能是自我欣赏与把玩,市场能力的培养是展示设计教育能真正切合行业实际的重要保障;再次,设计关乎创意,它是整个展示设计教育的核心,不应过多地局限于各类软件工具的技术培训,设计的实施手段不是设计的实质,更应重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
一、完善专业知识构架,强调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设计应以自身文化为依托,乃能真正为本国人民服务。”[1]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形态的反映,是对传统与习惯的积累与发展,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价值与情感。艺术设计予产品以美的形式,集审美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在成功融合产品形式与功能的同时艺术设计还是文化的载体,记载着人类的文化历程。设计不仅需要从审美和实用的角度来得到体现,还需要落实到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层面。展示设计在成功塑造企业展台形象,努力传达产品信息的同时,也是传承文化、弘扬传统,舒缓当代都市人因文化缺失而忐忑不安的一种途径。展示设计教育在注重视觉技术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将视觉技术、审美情操与人文文化三者完美结合。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深度的文化素养,文学、美学、心理学乃至于策划、沟通、管理等诸方面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综合表现力。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招生考核、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素养与引导等环节得到实现。
首先是招生考核环节。我国的展示设计人才大多由高等艺术院校、工艺美术学校、综合性大学以及高职院校培养而来,部分则由社会培训机构技术培训入行。从招生考核环节看,展示设计专业属艺术设计类招生范畴,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远低于普通专业,甚至让人根深蒂固地认为选择报考此类专业的都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近几年浙江艺术专业本科录取分数基本在330—350 分之间,远低于普通本科录取线,如此一来,势必造成展示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底子普遍薄弱,从而加大了学校文化素质培育的难度。因而要切实改变展示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理解能力薄弱的关键点还在改革招生考核的模式。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美术功底的考核,更要加强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考核,特别是在语文(包括古代汉语)、历史以及理工课方面的考核,在提高总分要求的同时,要对各科分数进行限底设置。若条件允许如单考单招类院校可加强面试环节,对学生的文化理解、语言表达、理性思维等方面进行把关,在生源上给展示设计学生文化能力培养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其次是课程设置环节。一直以来展示设计的课程设置都偏重于美术与应用软件类课程的教学,这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的形式把握与技术表现的能力。然而仅仅能绘制视觉图案是不够的,一件优秀的展示设计作品融文学、美学、民族学、历史学以及宗教学于一身,设计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有厚重的知识积淀与文化素养。而目前我国展示设计教学中人文类课程的开设不容乐观,即便有也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在主观上降低了人文课程的教学地位,影响到教师“教”的主动性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人文知识体系的构建,作品浮夸而空洞,缺少文化内涵。因而,在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强调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必修课的形式增加文学、美学类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增加工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
此外,专业教师深厚文化内涵的影响力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不可忽视的方面。现在许多设计专业学生具有极强的行为个性,对于课程的学习不光要看该课程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无实际价值,还要看该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人格魅力。服,则能深受其影响,并对其所授课程细致认真地学;不服,则疏远乃至鄙视,对其所讲课程漫不经心。因而,在要求学生提高文化内涵之前,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与知识结构,而专业教师的师资结构将直接影响人文知识的传授。改变目前专业教师业务普遍偏技法重视觉个性的现状,可通过培训与实操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能力。改变当前轻视文化知识教学的不利现象,应注重文化社科类教师的引进与课时力度,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结构,通过案例、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去积累知识储备。从而奠定扎实的文化素质基础,完善学生作为一个展示设计师所应具有的综合文化能力。
二、立足于市场,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时效性及其快速更新变得日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从容而上,不致被社会淘汰。设计区别于纯艺术的最大之处便是其受到来自市场的诸多限制,在满足客户的种种需求下进行合理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地想象与创作。这里所说的合理创新是指展示设计应立足于展示项目进行有限制地创造性表达,这个限制便来自于市场。[2]因而,在教学中立足于市场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展示设计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大部分的展示设计创新教学中,学生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一种忽略了市场、忽略了他人思想情感的纯个性创作行为,基本不考虑市场反应、客户需求,也极少注重成本以及加工材料。我们的学生作品能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却很难将之转化为实际产品。多数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便发现校内所谓的创新在具体设计当中基本用不上,相去甚远乃至大相径庭。用人单位则认为学生所作的设计过于理想化,不符合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种天方夜谭式的创新创意,根本不能实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展示设计教学与设计实际脱节,设计创新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鉴于此,展示设计创新教学应立足于市场的实际需求,从教学形式、内容以及作品评价标准出发来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教师“教”的环节,学生能否具备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创作思维,关键在于教师创造性的“教”。
(一)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与素养,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以及市场实际操作的经验。教师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负有示范、引导与指导的责任,学生则往往以自己的老师为示范对象进行模仿与跟进,无形之中教师的行为与气质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态度。教师因循守旧则学生因循守旧,教师锐意创新则学生锐意创新。因而教师在具备展示设计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会展营销、项目策划等综合知识体系,并具有开阔的眼界与经验,这是学生展示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二)教师应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去发现新事物、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教师在教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认识新事物、新理念、新元素,立足于专业特质,根据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
(三)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形式与手段,以更具创造性的方法进行教学。主动将传统单向线性传播式教学转变双向互动式教学,以启发思维为重点,让课堂多一些质疑、多一些讨论和思辨,特别是在案例分析、演示、点评环节,以此让学生养成一个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市场限制当中去求新求变,提高学生独立决策与自我分析的能力。
(四)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爱好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设计作品雷同是目前展示设计的通病,也是展示设计教学亟待改变的弊病,原因有二,一是在于重模仿的传统积习,二是在于学校大锅饭式的教学方法。未能真正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设计道路,因而教师要主动去发现学生的潜能、性格、兴趣、爱好等,而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在某一个方向进行创新学习。[3]
其次,是学生“学”的环节,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还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找到一条适宜自己的创新之路。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是被动的去学习,老师告诉学生“怎么做”,而学生缺少了追究为什么这么做的环节,没有质疑没有否定,缺乏思辨的主动性。如此学生便成了老师的翻版,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多提多问多思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有疑问有不同见解应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哪怕是否定教师的观点,不妨给教师多找找错,以此促进自己独立思维能力。
(二)多交流、多探讨,团队协作提高创新能力。许多学生习惯于封闭的孤立学习,不愿与人分享彼此的创意设想,固步自封,不利于思维的扩展也不利于市场能力的提升。因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应加强团队协作,多交流多探讨,在不同的观点与主张中去完善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方案,拓展自己的思维宽广度,使自己的构思更为全面。
(三)知识与经验是创新能力高低的源泉,学生应及时地更新与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展示设计并不仅仅是电脑软件的操作,还涉及营销、策划、服务等多个学科,学生应明晰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以形成多元化的知识构架。[4]同时,不妨以卖出自己的设计项目为目的进行创作,尽可能地去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在学校没有提供实际项目的情况下,通过媒体、朋友等社会资源主动为某项目进行创意设计,立足市场,积累经验,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与产业经济对接,强化学生市场能力的培养
现代会展业究其根本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集中呈现专业内容的商业活动,它以信息传递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展示设计则是根据展示内容的需要进行的一系列视觉形象表达,它所直面的是观众、是市场,设计师应以消费对象(受众)为目标进行设计理念的表现,没有融入市场理念并与之对接的展示设计是经不起市场推敲的。可以说展示设计与市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一旦脱离了市场,展示设计就不能形成自身的价值,只能是作为一件设计作品而孤立地存在,好看而不实用,这也正是当前展示设计专业学生作品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在展示设计教育中我们应当注重市场概念的融入,从教学之初就必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观念”。[5]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课程设置都应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潜移默化中融入市场,跳出只重形式与技术特效的误区。
目前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被花哨的软件效果所迷惑,认为只要学好了软件、能设计出漂亮的图纸就意味着成功,单纯地追求画面形式而忽略了为市场而作的设计本意。许多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则过分强调相关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闭门造车者多,未能真正将企业、产品、观众等因素融入其间。展示设计需要应对市场的需求去解决问题,因而我们的教育不能单单停留于图纸,应做到实处,真正地为企业、为观众、为市场服务,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融入市场概念,仅仅学好软件与画面效果处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明确设计说到底是为别人服务的,应时时处处把市场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其次,展示设计教育的市场化应加强教师(教育管理者)与市场间的联系,建立学校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与参展企业以及展示设计公司间的交流,将课程教学的相关环节结合到实际项目中去。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深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若条件许可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洽谈、调研、搭建等实际操作环节,以此来改变当前脱离实际的展示设计教育现状,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再次,加强与企业行业的直接对话,学校应定期邀请企业一线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并使之常态化。通过学术讲座将行业前沿、热点问题、实践经验带给学生,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此外,学校方面应改进相关的硬件设施,提供教学所需的实验室与加工制作场所,根据展示设计实际流程设计工作室,从商业洽谈到制图出样,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设备与材料。企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一起来完成任务并将之推向市场,而后三方一起总结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工作。学生以实战的态度去了解市场,能够锻炼学生在实际环境下的市场能力,形成一个学做结合,学校教学与市场实操结合的循环模式,使得现代展示设计教学兼有市场实际操作的特点,真正加强教学与经济产业的对接,强化学生的市场能力。
文化是设计的本源,展示设计必须以文化为依托,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内涵地服务于国人的艺术形态;创意则是展示设计的核心,新颖的设计理念、独具文化内涵的艺术形态是我国展示设计品牌建设的关键;展示设计最终需要接受市场考核,脱离市场做设计只能是自我欣赏的设计孤品。展示设计教学应对接行业经济特质,以人文文化为依托,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发展,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考评方法以及教师知识构架等方面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与能力。
[1]潘公凯.设计,必以文化为依托[N].人民日报,2010-12-03.
[2]王晓阳.变革大学组织文化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1 (5):26-27.
[3]杭间.创意时代艺术的教与学[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 (3):1-6.
[4]林福厚,马卫星.展示艺术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4.
[5]季红.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 (4):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