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内涵及综述
2013-01-31赵利军彭洪斌
赵利军 彭洪斌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一直在高校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从建国初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到“产学研”、“政产学研用”,再到“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发展的转变,实质上都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从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优势转化不仅是提法上的创新,也是高校技术创新方式的突破,是科技要素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
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国外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研究已经细化到某一部门的职能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始于“产学研”,科技优势转化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梳理研究文献,总结研究结论,发现研究中的新问题,可以为推动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一、国外高校科技优势转化模式的现状
在国外,高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和转化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外的学者对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
1.着重于对高校内部的科技优势转化机构进行分析
Mireille Matt[1]根据法国大学多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发现,科技转化办公室(TTOs)开发了合作的策略,并同当地科技转化办公室合作,聚集资源、分担成本,一手构建了区域性创新系统。科技成果办公室不再仅仅抱着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最大化,而是相互联合以不断扩大组织并加速研究结果的出炉。
Anna Comacchio[2]针对以往科技转化中心的研究只关注一个机构内部相互关系的现状,提出了供应接收二元关系之外的第三方——大学,并认为大学可以联系学术界和产业界搜寻和选择研发的机会。
Benjamin Chu[3]从公立大学的角度分析了科技转化办公室的职能,认为对于公立大学,科技转化办公室必须和大学作为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使命相联系。他描述了加州大学等公立大学在培养科技转化、创新创业科技转化方面的活动,包括成立概念基金、校园孵化器以及学生成长实习计划等。
2.从分析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效率角度研究高校科技优势转化
Mei Hsiu-Ching Ho[4]主要研究了大学是否在科技转化中有效率的问题,并探讨了大学进行有效率转化所需的能力。为了探索在不同阶段的技术转化效率,作者应用了一个2级的过程DEA方法,根据大学技术管理协会数据库确定不同变量,这些变量包括资金资源、专利活动、许可和企业家精神。
Richard Cardozo[5]等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大学技术转化效率。文章提出大学参与技术转化的活动可以被看作为大学科技商业化,并应用了组织人口生态学观点勾勒出一个大学科技商业化产业的经济模型。
3.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科技优势转化
Valentina Morandi[6]针对学者对合作研究的管理实践缺乏关注的现状,首次试图揭开研发合作管理实施阶段的黑匣子。调查聚焦于研发合作中的参与者如何合作和控制他们的研发活动,以及是什么主导了合作机制的选择等问题上。
二、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近年来,国内涉及高校科技优势转化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动力机制角度研究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模式
郭东妮[7]在《高校技术转移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提出了高校技术转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利益和技术,关于技术转化模式的呈现形式主要是点对点的传统技术模式,点对线的技术孵化器模式,点对面的技术转移平台模式,以及点对体的技术创业模式,并说明模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模式。
张路娜[8]认为科技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在科技经费中所占比例越大,专利转让与许可数量越多,科技经费总量越多,专利转让与许可数量越多;二者比较而言,增加科技经费总量对促进专利转化的效果更好。
谷德斌等[9]认为高校自身的作用是驱动模式发生的内在动因,政府的作用是驱动模式发生的核心动力,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是驱动模式的直接推手,完善的中介服务是驱动模式的重要推动力。
赵正洲等[10]撰写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缺失及其对策》认为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缺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不充足,技术市场发育不健全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2.从管理学的角度探索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整体机制和模型
翟天任[11]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一文中基于协同管理理论,提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3种模式,即自办产业模式、产学合作模式和创新网络模式。
刘影[12]认为我国实验室产业化导向管理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型。科研成果转化率是一个不断趋于上限的比率,没有最好,只有更满意。产业化导向管理模型的路径选择只是一种思路,从总体上看,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高还有赖于体制机制上的改革。
李精一[13]提出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化运营平台”模式,即:政府、高校、部分骨干企业等联合牵头成立市场化运营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继而成立该平台的市场化运营主体(经济实体、股份公司)及该市场化运营主体的专项控股或参股技术公司。
3.从促进机制的角度分析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机制
程媛[14]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一文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促进机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组织优化机制、战略联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文章基本上涵盖了机制建设的各方面。
唐阳[15]站在风险投资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其中高校科研成果的高度可转化性,风险投资行业的成熟运作,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的高效服务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李微[16]以江苏省高校为研究对象,认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分布不均、科技创新协调机制不健全等,其制约因素主要为重视基础理论而弱化了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科技资源不能很好地优化组合等。文章提出应从考核体系、激励机制、风险投资、建立中试基地和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4.研究高校科技转化的评价体系
孔祥浩[17]等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因素多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本身,而并没有从学科发展这一大学建设的核心视角开展研究,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无法真正与高校自身发展完全融合,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内生动力。文章提出可以采用模糊决策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综合评价研究。
王臣业[18]将高校科技成果运营阶段划分为成果产生、成果转移、成果使用三个阶段,从动力机制、供求机制、投入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运营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运营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面向运营模式的高校科技成果运营的保障体系。
张玉宽[19]认为高等学校合作能力、企业合作能力、研发机构合作能力和主体间联系强度是决定转化成果的四个维度。其中,企业合作能力指标权重最大,高等学校合作能力,主体间联系强度,研发机构合作能力权重依次降低。
5.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政策和对策研究
马忠法[20]认为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科研人员技术转化或市场营销运作意识淡漠;高校科研人员无市场压力和市场利益引诱动力;在管理方面,学校重视不够;高校与产业界缺乏联系的纽带,缺少沟通。鉴于以上问题,马忠法提出了五条对策:一是加大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意识培训,让科研人员树立技术或科研成果的市场观念;二是通过立法规定对研究人员付出劳动的研发成果在市场化情况下给予一定利益引诱;三是政府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应采取措施,比如通过税率、立法等手段;四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产业和学校的合作,比如教师为企业服务,联盟建立研发中心;五是高校,特别是研究型的理工科高校,要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张燕[21]认为加拿大的情况与当前中国的国情更为相似。促进成果转化要加强以下工作:应建立明确的法律支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高度重视政府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考核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指标不应仅限于经济指标,还要考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形成的人才培养、与国外技术转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借鉴国外技术转移工作的经验。
赵淑茹[22]分析了我国相关法律政策,认为国家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税收优惠,个人奖励机制,政府资助制度。国家制定的各类税收优惠法律政策涵盖了营业税、所得税、出口税收、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优惠等各个层面;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包括现金奖励和股权奖励;而政府层面的资助则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比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兰兰[23]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障碍,提出了六项对策。高校评价机制缺乏激励性,缺少必要的组织机构、科研经费和技术创新人才,再加上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都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完善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设立专业的服务机构,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多渠道寻求资金支持,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6.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研究
吕勤勇[24]提出创新激励制度建设的维度分布在高校内部、高校外部、正式制度建设、非正式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其核心是高校内部正式制度的建设,主要有转变观念,建立吸引人才、培训人才、科研团队、科技创新园的激励制度,形成以激励创新为导向性的分配制度。
朱相宇[25]等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和科技成果价值形成机理,指出利益分配矛盾的实质是高校或企业索取与技术成果所处阶段不符的利益。提出基于TPM协议的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并分析了该机制的风险收益、决策影响因素和重要意义等。
郭丽丽[26]认为提升天津高校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对策主要是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风险转化评估体系,完善中介机构体系,增加产学研合作及中介机构各方信息的透明度。
三、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研究趋势分析
结合以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其他文献分析,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趋势。
1.缺乏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高校科技优势转化模式
协同创新是国家新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着重解决我国高校和其他机构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产业化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是创新的主要发源地和知识的生产者,因此,如何将高校科技优势进行转化,包括科技成果、科技人员、科研设备等就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目前,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研究在视角上还多以高校为中心,以高校的成果转化、利益增减等作为科技优势转化是否有效的中心,在协同创新的视角下,这显得过于片面,一定程度上视角的局限也影响了科技优势转化的效果。
2.从研究高校科技转化的整体机制到研究科技优势转化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对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整体模式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尤其是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机制、模式和对策。但是针对我国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中的问题,对其中某些关键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少,多数研究把优势转化视为一个系统和过程,缺乏对最关键问题的探究和深入的剖析,缺乏对原动力的探讨。比如,科技优势转化机构的建设、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今后的研究应该将转化机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细化,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
3.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机构、法律、政策。在机构设置上,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纷纷改革和整合原来的机构,使其有利于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在政策方面,美国在1980年实施的《拜杜法案》(Bayh—DoleAct)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法案之一,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允许美国各高校、非盈利机构和小型企业拥有联邦政府所资助的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可申请专利和进行独家技术转让。
如何从政府机构设置、政府机构定位、法律和政策等外部环境上保障高校科技优势转化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
4.研究影响高校科技优势转化的影响因素和效率
在高校科技优势转化实践进行到一段时间后,运行机制、模式基本明确,新的问题逐步显现。如何更好的把握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节约转化成本,提升转化效率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另外,国外研究成果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中国大学具有体制内的特色,国外的模式不能照搬,要提升科技优势的转化率还要从中国自身情况出发。
[1]Matt,M. &V.Schaeffer,The Cooperative Strategy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A LongitudinalStudy//Technology Transfer in a Global Economy[M].New York:Springer,2012:51-72.
[2]Comacchio,A.,S.Bonesso,&C.Pizzi,Boundary spanning between industry and university:the rol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re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2,37(6):943-966.
[3]Chu,B..Fostering Technology Transfer,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a Public University// Fulfilling the Promise of Technology Transfer[M].New York:Springer,2013:59-69.
[4]Ho,M.H.-C.,etc al..A new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efficiencies in US universities[EB/OL].http://link.springer.com/content/pdf/10.1007%2Fs10961-013-9298-7.pdf1-29.
[5]Cardozo,R.,A.Ardichvili&A.Strauss,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an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 ecology view of a maturing supplier industry[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1,36(2):173-202.
[6]Morandi,V..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 jointresearch projects:How do partners coordinate and control R&D activitie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3,38(2):1-24.
[7]郭东妮.高校技术转移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8]张路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专利转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9]谷德斌,尹航,杨贵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24-28.
[10]赵正洲,李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5):133-136.
[11]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44-47.
[12]刘影.基于 PDCA理论的重点实验室产业化导向管理模型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13]李精一.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行为主体解析及新合作模式探索[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14]程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5]唐阳.运用风险投资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16]李微.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创新机制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9-42.
[17]孔祥浩,韩薇,许赞.基于学科发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决策评价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1):210-212.
[18]王臣业.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运营的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19]张玉宽.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2.
[20]马忠法.借鉴美国高校技术转移机制 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8):71-73.
[21]张燕,王兴放.美国、加拿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考察报告[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7):51-53.
[22]赵淑茹,刘淑媛,蔡联,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法律政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111-113.
[23]兰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1):40-43.
[24]吕勤勇.高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4.
[25]朱相宇,何海燕,宋希博.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2):27-29.
[26]郭丽丽,龙天炜.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天津高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