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七化目标”推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2013-01-30周庆忠兰声霞

中国储运 2013年6期
关键词:油料油库储备

文/郝 亮 周庆忠 兰声霞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应用,作战空间的广阔化、战场的透明化、打击的精确化、力量的精干化、节奏的快速化、手段的多样化和指挥的数字化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特点。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力量传统的建设模式和保障方式已难以满足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油料保障需求,必须着眼体系作战要求,积极探索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力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新理论。

一、推进油库保障方式多样化发展,以保障手段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着眼体系作战油料保障特点规律,油库实施油料保障除因地制宜使用逐级、定点、伴随等传统保障方式外,还应按照适时、精确、高效、一体的要求,灵活运用建制及加强配属保障力量,拓宽综合保障渠道,创新油料保障方式,丰富油料保障理论,为提高油料保障能力的持续性、综合性和快速性提供理论基础。①加强多维立体保障研究。依托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油料保障需求,统一调度油库各类保障力量,综合运用各种运输力量,实施快速可靠的点到点式多维立体保障。②加强聚焦直达保障研究。依托信息系统,准确把握战场态势,突出关注作战重心,综合运用信息化保障手段,跨越中间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时空的聚焦直达保障。③加强自主协调保障研究。利用信息系统密切跟踪油料保障需求的变化,实时联通前方作战部队与各种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之间的信息,根据需求变化改变体系结构,重组构成要素,形成适应需求的力量组合,实施按战场需求的自主协调保障。④加强军地一体保障研究。依托信息技术资源,完善军民兼容的信息技术体系,建立军地一体、平战结合、纵横交错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将作战所需的油料及时高效地调度到位,实施就地筹措的军地一体保障。

二、推进油库指挥决策智能化发展,以指挥方式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着眼体系作战油料保障要求,快速推进油料指挥决策智能化,可以提高油料指挥效能和反应能力,使油库能够依据一定任务目标,对各种复杂情况进行周密深刻分析后能实时自动地形成和提供最优的方案(油料调运方案、油料保障力量编配、油料保障力量部署等)、指令、指示等等,从而以实时的快速反应、精确的投向投量和灵敏高效的指挥调度,使有限的资源形成局部油料保障优势,实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适时、适地、适量的油料保障。①抓住信息流程关键环节,确保决策指挥精确高效。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分析判断,正确的分析判断来源于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因此,实现指挥决策智能化首先必须把握好信息流程,特别是要在信息获取、处理和反馈三个环节上下功夫。②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油料智能信息系统。以信息平台为主体,以数据库、专家系统和数学模型为基础,研制和开发能够模拟油料保障环境和人的思维完成仿真、推理和决策的智能信息系统,实现油料保障的智能分析、辅助决策。可使油库按照作战行动设想、首长决心意图提出油料保障需求,可根据部队方位、保障规模、油库分布、油料储存等情况利用综合集成信息软件系统自动生成最佳油料保障方案,实现人机决策互补,辅助油料指挥员制定油料保障方案,进行效能评估、预案优选、定下决心,可对油料保障领域中的复杂问题进行推理决策,实现油料指挥决策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为战时油料保障赢得时间,提高油料保障指挥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准确度。

三、推进油库油料储备精确化发展,以储备机制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着眼体系作战油料保障精确化要求,构建油库油料储备布局与战役方向相协调,储备规模与战备要求相适应,储备结构与作战需求相配套的油料储备体系。①精确储存布局。根据任务部署、储存环境、地方物流体系配置等诸多实际因素,建立以战略油库为主体,后方油库保障群和地方油库(加油站)为依托,战场预置保障点为支撑,上下结合、军民一体、前后衔接、左右连贯、布局合理的储备体系。②精确储备规模。着眼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任务需求,合理区分一、二线油库储备比例,重点加强主要作战方向、热点方向油料储备数量,及时准确掌握油料筹措和消耗信息,合理安排库存储备基数,通过计算机精确计算合理确定油料储存限期和规模,力求做到油料品种逐级更换,按时间梯次储备。③精确技术管理。实施动态储备,积极采用罐装化、组合化等精确储备模式,按照单元化配备配套,实现应急储备油料运装卸快速一体化。加强技术储备,主动适应体系作战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拓展军民融合,实现由物资储备向技术储备转变。

四、推进油库战备管理全面化发展,以管理模式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推进油库战备管理全面化发展,就要着眼信息化作战需要,把握油料保障的特点规律,正视油库战备水平与实战保障的差距,找准提升油料保障能力的关键点,依托计算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使油库战备建设适应作战需求、跟上现代战争的发展。①针对体系作战保障任务重、强度高的特点,严格落实油料战备建设规定的要求,切实加强油库保障设备设施建设,结合担负的保障任务优化油料储备,抓好战备物资落实,切实按照战备物资管理规定,落实“三分四定、两配套、一标记”,保证遇有情况,就能迅速作出反应;②针对体系作战保障信息获取难、指挥控制难的特点,加大油库保障指挥能力建设力度,突出指挥人员和野战、应急机动通信建设的重点,解决遂行应急任务、保障要素、保障对象动中通、扰中通能力弱,以及指挥员对现代战争特点规律、联勤保障需求掌握不够等问题,确保油料保障指挥快速高效、反应灵敏;③针对体系作战节奏快、变化多的特点,加紧快速反应、应急机动能力建设,完善配套新型装备器材,跟上作战装备发展步伐,确保油料应急保障力量能够全员全装、远距离、快速度实施机动保障;④针对体系作战突然性大的特点,加强油料保障应急预案建设,经常组织演练,不断总结修改预案使之逐步完善,并根据作战预案对可能发生战争的地区地理环境、物产资源、设施建设、经济基础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判断,提出决策,将调查结果整理储存在电脑中,减少战时现地勘查时间,避免战时情报收集不全不准而带来的决策失误;⑤针对体系作战体系对抗、打其软肋的特点,加强油库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结合战备训练实践,积极探索多方式隐蔽伪装、多方案编组力量、多途径联合防卫的对策,有效解决警戒力量弱、防护手段少、战时生存难等问题,确保油料保障的稳定可靠。

五、推进油库保障人员精干化发展,以人才建设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人的综合素质能力特别是制造信息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四类人才”——联合保障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新装备操作维护人才作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中之重,放在优先培养、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强统筹规划,努力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结构优化、门类齐全、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体系,以带动油库保障人才队伍整体建设的不断跃升。①准确定位培养基点,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以运用信息系统为基础支撑,以融合集成为方法途径,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要求,决定了人才素质标准必须向信息化聚焦,培养方式趋于军民融合拓展,队伍结构注重向体系作战需要优化,树立与任务需求相适应的全新人才培养观。②积极拓宽培养途径,切实提高培养质量。随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的不断提高,要确保高素质油料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整合人才资源、拓宽培养渠道,努力形成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院校培养与部队培养互补、国内培养和国外培养相结合的新格局。③着眼长远建设目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油料保障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制度理念人本化、结构体系化、机制科学化,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对考评任用、选拔培训、使用交流等政策制度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完善,切实做到制度创新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协调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六、推进油库保障装备野战化发展,以装备发展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油库保障力量必须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快速保障能力,这就要求必须有配套完善的油料装备体系为依托。①配套适应多样化野战环境的油料装备。要采取“营区与野外、静态与动态、单元装备与要素集成”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在荒漠、密林、酷暑、严寒等恶劣环境下人员生存和装备技战术性能的测试,探索研发严寒条件下油料和装备的储存保质办法、装备器材的革新措施、装备运输途中的安全防护手段,在实践中提升装备器材适应野外环境能力。②配套功能集成融合的油料装备。按照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综合化、系列化的研发理念,通过自主研发、改装改造、直接引进等方式,补齐配足一批机动性强、可靠性高、适用性强、通用性好的新型油料装备,努力提高油料装备的快速机动、野外作业、战时生存能力。③配套信息化油料装备。以“保障可视化”为目标,加大油料储存、识别、投送等信息化油料装备的科研革新力度,对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通用化整合、改造,建立一体化网络操作平台,实现通过信息流有效控制装备流、物资流、人员流。④配套应急维修手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环境透明可视,油料装备隐蔽性差,战时极易受到远程精确打击而损坏的缺陷,应加强装备野外抢修研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力争野外维修装备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着力提高油库野外快速抢修能力,确保油料装备战斗力得以持续。

七、推进油库油勤训练实战化发展,以训练方法变革促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

训练是生成油料保障能力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大力推进后方油库油料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必须着眼体系作战油料保障指挥难、协调难、控制难等特点,按照新的训练与考核大纲,通过深化训练来推进体系作战油料保障能力建设的深入发展。①突出基础性训练。生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油料保障能力,不仅要求保障人员具备扎实的体能、技能和战术素质,而且要具备很强的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素养,以及熟练操作信息系统、信息化装备的能力。可以采取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等形式,突出抓好指挥信息训练、信息化保障平台训练、信息化油料装备训练等基础训练,努力达到熟练操作技能、熟练故障排除、熟练信息系统和平台运用等目标;②突出信息融合训练。利用信息系统,把指挥平台、武器装备平台、后勤保障平台,按照作战和保障任务需要,进行模块组合、联合编组,采取综合集成的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确保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油料保障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达到“三个平台一线牵、纵向到底横到边、互联互通互享用”的目的。③突出体系联合训练。以作战保障任务为牵引,以网络系统为支撑,对诸军兵种油料保障采用同一课题、同一背景、同一条件、同一要求,进行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全时域的针对性和实战化训练,从而对训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训练对象进行整体组合,对训练内容进行综合设置,对训练手段进行系统改造,对训练保障进行实时跟进,实现纵向上从战役级训练到单兵训练的有机链接,横向上从诸军兵种训练到不同建制部队油料保障训练的有机融合。

[1]周庆忠.《后方油库油料勤务理论研究》[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08

[2]董春.《以“六化”推进野战医疗队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J].后勤学术.2013.03.

[3]欧阳兆彪,宋文.《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之浅见》[J] .后勤学术.2011.08.

猜你喜欢

油料油库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在机场油库安全的应用
基于排队论的油料装备维修保障人员需求分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油库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空中进攻战役油料协同保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