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暨高素质领导人才论坛成功举办
2013-01-30
3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暨高素质领导人才论坛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廖凯原楼隆重举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周谊,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高雄师范大学、中国人事科学院、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和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与学生九十余人参加了整个论坛活动。
北京大学社科部王周谊副部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靖副院长等领导、嘉宾先后致辞,高度肯定了中心的成绩,并表达了新的期许。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萧鸣政教授对中心10年来的主要工作、部分成果与未来打算进行了汇报。10年来中心核心人员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教育部、国家邮政总局等部委的重大、重点与研究课题20多项,为我国政府机构、电信业、银行业、经贸业、电力业、制造业、高校与非营利组织等机构完成100多项管理咨询课题。中心以人才战略制定与规划、领导人才测评与选拔、绩效考评与工作分析等管理技术研究见长,在品德素质测评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学者与实践管理者的好评。萧鸣政教授认为,高素质领导人才,一是高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与为人民负责、为党和国家负责在内的品德素质上,二是高在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战略决策与执行力上。
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王通讯先生发表了题为《大视野与大数据》的演讲。王先生首先结合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指出,人力资源研究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更要有宏观研究的“大视野”。他以制度经济学解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的观点,并以生态学原则阐述人才流动,强调了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研究中“大视野”的重要性。其次,提出“大数据”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介绍了大数据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国外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功经验,并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认为大数据研究将成为今后我国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创新点,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应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系主任杨百寅教授作了《探索高素质领导者开发的新途径》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提出领导力开发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工具性学习和变革性学习,工具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专业性知识,而变革性学习则是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改变。通过分析美国学者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中领导能力五个层次的划分,杨教授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领导力发展模型,将个人的成长过程与不同的学习类型结合起来。工具性学习即某一领导力阶段内部稳定的知识性的积累;变革性学习则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质变,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另外,杨教授还就学习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命题,如一个人学习过程可能同个性开放程度、导师影响、学习风格相关;变革性学习还可能同领导者的深层结构和参照系、思考方式、阶段性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
来自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人力与知识管理研究所的刘廷扬教授做了《要将军也要大军——领导人才发展与人力资源培育》的演讲。刘教授结合了海峡两岸的人力资源研究发展状况,指出在领导人才开发中我们过多的关注“将军”,而缺少对背后起支撑和推动作用的“大军”的关注。刘教授从能力与意愿角度将员工分为“人才”、“人财”、“人裁”和“人材”,同时将员工按能力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公司需要的是L5(能教导其他人的专家)级别的员工。此外,刘教授还介绍了台湾的TTQS培训体系。
在嘉宾主题演讲结束之后,围绕高素质领导人才开发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和高雄师范大学的6名同学进行了学术展示和交流。通过此次论坛,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深入的学术交流,加深了党政学商各界在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