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文学出版传播模式转向——以莫言热为视角

2013-01-30李直飞

中国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莫言出版社

文/李直飞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了中国籍作家诺奖“零的突破”,这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或出版来说,都是一件盛事。

一、莫言在“冷”、“热”之间

围绕着莫言获奖,“莫言热”被点燃。百度搜索风云榜的数据显示,“莫言”的搜索量在获奖后的一周内暴涨了近40 倍,除了登上七日关注排行榜的第一位,在实时热点和热门搜索等多项排行榜中也都名列前位;[1]同时,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实体书店,莫言的作品很快便被读者们一抢而空,当当、亚马逊等网上书城的莫言作品也供不应求,尽管书商们四处调货、出版社紧急加印,但还是难以缓解短时间内一书难求的境况。这些都非常有力地印证了莫言的火爆。这股“莫言热”波及文学出版业,作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在筹备出版莫言作品系列,还有可能引发莫言小说下一轮出版的版权争抢。一时之间,莫言和中国当代文学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但不能忽视的是,“莫言热”背后是人们对莫言的一知半解。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网友表示,“不知道莫言是谁”,超过两成的网友是通过电影《红高粱》得知莫言其人,对于其他作品一知半解。很多在书店购买莫言作品的读者表示,莫言虽是中国作家,但真正认识他是因为这次诺贝尔文学奖。[2]其实,何止是人们对莫言的不了解,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当下都遭到了冷遇。这些年来我们不可否认中国当代文学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全民参与文学写作风气的兴起,使得文学出版总量每年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从2000 年的1 万种到2009 年的3 万种左右,[3]文学出版总量的增长势头不可谓不猛。 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文学图书市场喧闹的外表之下却是当代文学的尴尬境遇,“一是名家,尤其是现当代名家的作品越来越少,特别是能够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现状的‘史诗性’作品几乎看不到,二是文学类图书的平均印数在降低”。[4]也许更能说明当代文学遇冷的是文学期刊的销量,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有各类期刊近9000 种,其中的800 多种文学期刊,90%为纯文学期刊,而当前能自负盈亏、略有盈余的文学期刊不过占其总量的1/8,[5]就是在当前比较知名的34家文学期刊中,发行量在1 万册以上的有13 家,发行量在2000 到5000 册之间的有12 家,发行量不足1000 册的有9 家。[6]相比起20 世纪80 年代的火热,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冷落。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现的“莫言热”与之前人们对莫言及整个当代文学的漠视,其背后存在的现象值得我们仔细思索,这无疑反映了严肃文学在当下影响力的下降,同时亦折射出中国文学出版的一些问题。

二、出版社该如何选择

在文学市场的生产、传播、消费链条中,文学出版无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只有作家的作品得以出版传播,作家才真正走向市场。而出版社的隆重推出、包装宣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推出什么样的书却成为当下文学出版社的难题,这既与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相关,更与出版社自身的选择有关。

1. 阅读方式和兴趣的转移

中国文学在当代遭受边缘化,首先的表征就是读者的大量流失。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国民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曾经流传着一组数据说2011 年中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4.3 本,这个数据随后得到了澄清,“4.35 本指的是18 ~70岁成年人纸介质的图书阅读量,如果算上电子书(阅读)1.65 本,还有未成年人的3 亿左右的人均7.32 本,加起来中国人的阅读量远远不止这个数”,“考证的结果是韩国也是人均11 本,法国是8 本,美国是人均5 本,在读书的人里面人均7 本,总体来看和我们国家的差别不是很大,所以一些说法我们觉得有必要给予澄清”,[7]尽管中国的人均阅读量不算最低的,但也折射出网络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转移给传统阅读带来的严峻挑战。

而文学,正是需要在点滴的阅读中去品味的,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在人不断被“物化”的时代,人们更需要文学,正如莫言自己所说:“我们小时候那种如痴如醉的阅读,是因为没有别的娱乐。那会儿假如有一个电视机,我也不去读小说,我也天天抱着电视机看。但是我相信当大家玩了一圈之后回来,也许有一天会重新抱起一本书,体验一下这种古典读书的乐趣。”[8]“莫言热”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若我们依旧怀着浮躁的心绪去看待阅读,面对残酷的“阅读危机”依旧无动于衷,不但注定是文学写作与文学出版的悲哀,还将是民族发展史上悲哀的一页。莫言获奖如果能成为每个人回归阅读的新起点,应该是莫言热带给我们最本质的东西。

2.出版社的跟风及影视书互动

与全社会的阅读风气相关,纯文学的出版在当代社会遭遇到了边缘化的危机。一些出版人紧紧围绕着市场的风向标,什么类型的作品能畅销就跟风而上,一些紧跟社会热点的作品往往就成为了出书的热点。2009 年《小团圆》与《纸婚》大卖,接着与之相应的《大团圆》《纸婚2》《木婚》等就立刻出现于市场;《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迅速带动了职场小说的火爆;官场小说的持久不衰,有关官场的作品就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市场。一波紧随一波的写作潮流汹涌而来又匆匆而去,概念化、类型化的作品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特别是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更多的人加入到写作的队伍当中去,类型化的写作越来越多。

对于出版社来说,要获取利润、扩大销量,最为流行的操作模式无疑就是“影视书互动”。书籍的销量火爆,改编成影视的概率就大增;影视的热播往往也能带来书市的轰动效应。这种书而优则影、影而优则书的操作模式使得影视与图书互相推动,为收视率和销量提供了最好的保障,达到了一种互惠互利的效果,这一合作形式也演变成了文艺市场圈钱的黄金定律。在这种情况之下,抢夺热播电视剧的图书出版权之战也就愈演愈烈。2010 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几家出版社推出重头书《奠基者》《孔子》《大瓷商》《花田半亩》等都属于此列,之前的影视热播让各家出版社对作品的销量充满了期待。

应该说,出版社无论是跟风出版热点图书还是“影视书互动”的操作模式,都是围绕着读者的需求而来,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追求销量的出版模式之上。这种出版模式在给图书市场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得文学图书的创作与出版日益流于对读者浅层娱乐需要的迎合,读者喜欢什么就有什么样的作品出来,往往使得文学市场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严肃文学作家呕心沥血、伏案数年推出的一部作品,销量可能仅是一部非职业作家类型化作品销量的零头,在这种功利化的快餐式的出版运作模式之下,很难出现真正优秀的作品。文学创作或出版失去了对读者的导向功能,导致的只会是读者对优秀作家、作品的隔膜。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读者对莫言及其作品的一知半解依然会持续下去。

3.作家与出版社的责任担当

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当下许多的作家与出版社达成了默契,满足于迎合市场大众,忘记了文学的真正追求。文学出版在迎合大众口味之外,更担负着提升读者阅读水平,引导读者精神消费的可能性,承担着为读者“选书”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担负着塑造一个国家国民精神气质的重任。文学出版社应该推出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作品算是好的文学作品?获奖之后,莫言谈到文学创作说,“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谈到作家的责任,莫言说,“一个作家应该立足写作,应该包含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莫言这样的感言,应该说对当下的文学创作是一种警示。当下中国文学的创作,精品的缺少已经招致了太多的诟病。“作者缺乏思考能力和表达勇气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和对人性的关怀,致使文学创作日益脱离真切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生存状态。”[9]这些都导致了人们感觉当下缺乏震撼力作品。对比之下,莫言的《蛙》揭示的是在特殊年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中国的使命和作用,其中闪烁着的是作者对生命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敬意。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描写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站在时代的坐标上思考人性的价值、道德的力量,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去感受社会的变迁、文明的深邃,这正是莫言的作品能够打动世界的最根本的精要,是文学创作的生命力之所在。尽管“文学是人学”从“五四”时代现代文学的发端就被强烈呼吁,但之后的文学发展不时跳出这一基本理念。可以想象的是,文学缺乏了对起码生命的尊重,缺乏了对人性的关怀,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形式翻新,是难以长久地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难以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的。按照这个要求,在当前泥沙俱下的文学创作中,出版社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在这些众多的作品披沙拣金,从中发现属于文学自身的精品,推出那些能够震撼人心灵的优秀作品,而不仅仅是热点的追捧炒作。正如莫言面对“莫言热”所说的:“希望大家从关注这个奖项到关注文学本身,希望从关注莫言一个作家到关注我们所有中国当代作家,这是我最期望的。”[10]一家有责任担当的出版社,必然要承担着为读者“选书”的功能,让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用文学真正的魅力去感染读者,这也是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文学出版如何远征世界

莫言获奖,不少评论者都将他的获奖看作是世界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肯定,这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迫切。在“世界文坛需要中国,中国作家需要走向世界”的时刻,就出现了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

1.出版社面临的翻译难题

文学出版在中国文学远征世界的途中,承担着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的重任。而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作品的翻译问题。莫言在西方世界形成的巨大影响跟其作品的成功翻译不无关系。莫言作品的翻译陈安娜说,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作品被译介到国外数量最多的人就是莫言。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版本之多高达46 种。其中《红高粱家族》就有16 种译本。[11]不仅数量最多,莫言作品的翻译质量也是最精准的。这使得莫言在2012 年获奖之前就在欧美文坛享有广泛的声誉,萦绕在他头顶的获奖呼声一直不低。

不过,莫言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现实。作家刘震云说:“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据统计,目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有150 多位,只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1.3%。中国每年出版的引进版外国当代文学作品数量却十分巨大。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而在3%的份额中,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12]如此,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影响能有多大?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主要由一些汉学家承担。而遍数欧美文坛,从事翻译工作、够水准的汉学家不到20 人。因此,不少国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都不是直接从中文翻译,而是从其他语言的版本转译,这样往往使译作与原作相差甚远。另外,由于当前翻译报酬偏低,出版社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又不能容忍十年磨一剑般的翻译进度。因此翻译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中国文学出版要为作家走向世界起航,就必须处理好本国作家与外国翻译的问题,不能仅靠外国汉学家的翻译,中国文学出版界必须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主动融入到世界文学潮流中去,而不是仅仅出自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而放弃这份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

2.中外出版社之间的合作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优秀作品要介绍到国外去,现在最紧缺的是既能够了解当代文学作品,又能够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间的出版机构有很好的合作背景的中介。“中介人才比翻译人才更为紧要”,因为“翻译人才有的是,问题是出版机构和中介机构必须向他们提出要求,跟他们建立起很好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像目前需求关系不是很明确。有很多翻译人才从事别的工作,没有做这件事情。”[13]这些年,国外出版中国文学作品已逐渐由大学出版社转向商业出版社,一些国际出版巨头也开始关注中国文学。但是商业出版社必然会优先追逐商业价值,这就可能导致碰见畅销书就一拥而上,书不畅销就一起撤兵的状况。这种骤冷骤热的恶性竞争,必然会伤害到出版市场的长期发展。南京大学副教授高方说:“与其这样,不如提前有效沟通,细分市场,做出各自特色,促成出版市场的共赢。”[14]2008 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企鹅出版集团以版权输出形式合作出版了英文版《狼图腾》(Wolf Totem),并在全球110 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计划销售200 万册。《狼图腾》的火爆销售,无疑是中国出版社与外国出版社合作的一次成功典范。

3.出版社与政府之间的合作

中国文学出版走向世界的出路,归根结底需要依赖一批精通中文的外国翻译家与学者。而庞大的翻译计划,离不开政府与民间的互动,特别是中国文学出版要作为一个整体走出去,更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当前中国文学在国外的翻译往往与出版缺乏规划。德国翻译家郝慕天说:“在德国,一本中国小说的出版,仅仅是源于一次巧遇或一种尝试。这种无计划性表现在对作家、文学流派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对同一位作家的作品翻译也缺乏系统。”韩国政府曾在2000 年作出了非常重要的举措,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和财力,邀请了众多的翻译,包括韩国人及外国人,将100 多种、1600 多本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郝慕天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多样,需要政府与民间形成合力,最好能制定一个系统全面且有所侧重的翻译计划,并给予有力支持。他建议中国的出版商、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组织翻译中国的古典文学,并加强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介绍和翻译。[15]据悉,中国作家协会已开展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即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出版社有兴趣,可以申请翻译出版费用补助。政企之间的合作,也许由此为起点,中国文学出版走向世界会开始新的征程。

借着莫言获奖的契机,有望让更多读者特别是世界文坛关注中国当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一次良好机遇。然而,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困境、谋求新的出路毕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谋求读者与作者、政府与民间、中国作家与外国翻译家以及中国文学出版与外国出版商之间等多方协力。但是以莫言热为契机,我们可以检视中国文学出版的不足,也可以紧紧抓住人们重新打望文学的时刻,将文学及文学出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让中国文学走出去开始新的征程。

[1][8] 罗成祎.“莫言热”应是回归全民阅读的新起点[N].中国日报,2012-10-14

[2] 赵春燕. 莫言热引发版权纠纷 精典博维指“大部分电子出版侵权”[N].每日经济新闻,2012-10-16

[3][4]王洪武.十年来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繁荣与困惑[J].编辑之友,2010,(7)

[5]孙燕君等.期刊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63

[6]周丽荣.纯文学期刊:市场化中的尴尬[J].中国出版.2006,(2)

[7]“国民阅读成热点 专家澄清数据”,央视《新闻直播间》[Z],2012-12-12

[9] 赵颖、杨春雪、游潇.“莫言热”引发“冷思考”:中国文学期待融入世界.新华网 [OL],2012-10-14

[10] 曲畅.莫言获诺贝尔奖后首次在京亮相.中国青年网 [OL],2012-10-19

[11][12][14][16]刘莎莎.莫言获奖折射我国文学翻译暗淡现状[N].深圳特区报,2012-10-15

[13][15] 马燕.中外出版人图博会上纵论文学出版现状[N].北京青年报,2007-09-03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莫言出版社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我等待……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海外因素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莫言:虚伪的文学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