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化
2013-01-30柳博隽
文/柳博隽
中国城市化要迈向可持续的未来,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化发展的全过程
近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的雾霾天气已持续多日,很多城市都处于十面“霾”伏之中。而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也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1%。
不仅是城市空气质量,很多城市的土地、能源、环境、生态都面临极大压力,特别是水资源及其带来的问题尤为严重。有数据显示,全国657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许多城市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维持城市正常用水,而超采地下水又带来了地面沉降,一些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
众所周知,城市是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改造”一旦超过自然的承受范围,就无法再靠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来“恢复”。这样,“发展”中的城市系统与“稳定”中的生态系统之间势必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城市诞生之时即已存在,到工业社会则更加凸显、更加尖锐。在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城市化要迈向可持续的未来,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化发展的全过程。
——优化城市化空间布局。在适宜人居的地方布局城市化,提高城市空间组织化程度,就能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在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推进城市化空间的优化布局,并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空间格局。根据城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合理控制城市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布局,并在城市化地区保留必要的湿地、农田等生态空间,才能实现城市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
——加快推进城市“脱钩”发展。生态文明导向下的经济必然是“脱钩”经济。所谓“脱钩”,就是指经济社会在向上走的同时,资源环境、生态影响在向下走。也就是说,城市扩展和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消耗脱钩,城市的空间利用必须从平面的、蔓延的、粗放的模式,转变成一种立体的、紧凑的、集约的模式;城市的经济增长必须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模式,转变成一种清洁的、低碳的、绿色的模式;城市的物质流必须从开放的、直线的、单向的模式,转变成一种闭路的、循环的、仿生的模式。当务之急是,要把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经济的集约发展、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导向,引领城市化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大力倡导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可持续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质量。既要在大尺度层面,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使城市中的“自然”处于调控环境质量的地位,又要在小尺度层面,对交通、住宅、河流、水体等各个方面进行生态学设计,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的干扰、损害和破坏。这不仅是一项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寻找经济新增长点的创业性活动,更是一项安居乐业的系统性工程。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沃思曾经下过一个论断——城市是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但是,也会成为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破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的城市化,就是要在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创造一种平衡,让城市化进入“最伟大的创造”的良性轨道,不致滑入“最伟大的破坏”的深沟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