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标准化应对策略研究

2013-01-30许楚江曾英莉谢萍慧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技术标准国际标准

文许楚江 曾英莉 谢萍慧

一、国外专利标准化发展情况

在国际贸易的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大环境下,以专利技术为支撑建立技术标准是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策略。专利融入技术标准成为技术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这一特点使得企业在控制和影响市场方面拥有不可逾越的领先优势,成为市场准入的屏障和甩开竞争对手的有力杀手锏。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由于拥有技术标准便拥有了巨大市场空间,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专利标准化策略,抢占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制高点。例如,NIST在向美国议会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美国在技术标准方面能否领先于其他国家,将决定美国的工业竞争力。《美国国家标准战略》也提出通过美国技术标准优势,大力推进美国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日本则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标准化政策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整体推进的思路并建立起支持标准化的研究开发框架,指出应加强战略性国际标准化活动,在研究开发的早期建立标准化战略;整体推进研究开发、知识产权化和标准化,迅速有效地促进起源于日本的国际标准的产生,明确了国际标准化战略在知识产权利用中的地位。

在高新技术领域,一个技术标准往往决定一个行业或者产业的技术路线,它所形成的技术思想,能够形成专利技术,迫使市场跟随者不得不采用该技术路线,使技术标准制定者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达到一定的无限性。目前,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据绝对的技术标准优势,这种优势在新一轮的产业国际竞争中正逐步取代原来的资本竞争而成为掌握高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市场主动权的武器。

二、我国专利技术标准化现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技术标准竞争的相对弱势,由于大量采用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很容易提高企业成本,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基本采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标准而形成的被动地位,导致了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严重挑战。

入世以后,我国经济贸易直接面对的是拥有大量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的国外竞争势力在非关税上的层层壁垒。非关税技术壁垒的保护力度的提高,导致我国的出口贸易遭遇不同影响的影响,如美国为限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技术标准中增加了对包装木材含虫卵的限制;欧盟对我国出口的茶叶,由原来的6项检查指标增加到62项。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有数据表明:2010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亿美元。

另一方面,中国虽然拥有庞大的专利数量,但与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这种相对落后的状况也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标准制修订的话语权。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其技术标准特别是高新技术标准的背后都有专利技术的支持。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量的研究开发成果难以通过专利技术等形式转化为法定的市场独占权,并在此基础上以技术标准的形式延伸市场,使大量的研发成果无法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三、我国企业专利标准化应对策略

第一、树立专利标准化战略意识,重视标准竞争实施。

树立专利标准战略意识,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标准竞争中获得制高点的前提。标准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标准化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离开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企业对标准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产品质量方面,而应通过标准管理,最终转化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这个层面出发,企业就必须在专利战略的指引下,将企业的研发、开发、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等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第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提升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我国现有的技术标准体系中,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标准体系也未完全建立。而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的推行在更大的意义上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能动性和行业协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标准建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也可以积极开发支持本国技术标准的专利技术。

第三、重视企业技术联盟在标准竞争中的作用。

由于国外跨国公司设置的大量专利和技术标准障碍,对我国高新技术发展造成了发展制约,为了冲破这种障碍,我国高新技术领域需要以技术联盟的形式共同研发核心技术以及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的急速发展要求我国高新技术领域需要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带动标准的创新,而技术联盟则是较好的载体之一。技术联盟的建立,可以利用不同优势的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形成优势互补,加快技术标准的形成,同时也能以合力的优势共同打造自己的专利技术标准。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逐步提升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发言权不大,这一状况对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很不利。为此,应增强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有关标准的制定、修改工作;同时,应积极将我国的技术标准融入国际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立足于国际前沿。

第五、重视专利确权,加快实施专利国际化战略,积极推动专利标准化战略。

在企业产品销售国进行专利确权,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国际化提升竞争力,开拓并占领国际市场重要策略之一。为此,企业应逐步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外相关行业和产品领域保持一定的专利数量,这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前提。如果我国企业的产品在销售国没有取得专利,就无法有效防止同类产品在该国的仿制,或者同样产品在销售国被竞争对手获得专利后,我国企业的产品要么被禁止在该国销售,要么通过许可等方式被允许销售但因成本的提高会削弱在销售国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在重视吸收和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的同时,更应重视原始性技术研发,形成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树立专利标准化战略意识,促进专利等知识产权向生产力的转化。

[1]冯晓青.企业技术标准与专利战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8)

[2]冯晓青.发达国家的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化战略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8(7)

[3]种栗.专利标准化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标准科学,2012(10)

[4]李薇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实施[J].中国科技论坛,2012(6)

[5]姚远,宋伟.专利标准化趋势下的专利联盟形成模式比较—DVD模式与MPEG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0(11)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技术标准国际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镁冶炼专利技术研究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重复数据删除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