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益属性回归 让人民群众受益——重庆市江北区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2013-01-30牟燕清
● 牟燕清
重庆市江北区坚持以推动公益性回归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整体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较好地激发了医院活力,提高了服务能力,强化了公益属性。
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合理调整医疗机构布局
改革前,江北区共有红会医院、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3家区属公立医院,均为二级甲等,规模小、床位少、技术水平低、接诊能力不高,加上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江北区重新统筹区域卫生规划,通过制定并实施《江北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积极推进了区内医疗机构资源整合与布局优化。
2010年12月,合并红会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成立了新的红会医院,并分区域、相距6公里左右设置为两个院区,方便群众就近看病;保留并大面积扩建了中医院。调整及改扩建后,两家新的公立医院规模较以前成倍扩大,服务范围从原来的个别街区扩展至基本覆盖全区,人才聚集效应得到很好体现,接诊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均有提高。
为保证整合、优化后的公立医院能够轻装前进,想方设法为公立医院降压减负:一是将公立医院原承担的社区卫生工作职责进行剥离,交由新成立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二是将公立医院原539名退休人员剥离,划归上述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退休资金由财政全额保障;三是根据自愿原则,分流108名人员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既有力促进了区属公立医院健康发展,也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为促进多元办医,弥补区内公立医疗资源不足,江北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明确提出,今后政府不再举办新的公立医院,新增医疗机构全部向社会开放,并在用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在零利率供药等方面实行统一标准。据统计,2010年以来,江北区批准建立社会及民营医疗机构2所、吸引民营医疗服务人员合计4000余名,从而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公立医院为主导、公立和民营医院优势互补的多元办医格局,群众就医有了更多选择。
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改革前,江北区卫生局既是区属公立医院的主办方,又是管理者和监督者,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权责不明,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淡化了公益属性。对此,江北区通过设立医院管理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理清职责权限,明确功能定位,基本实现了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
一是推进政事、管办分开,探索管理新模式。在区卫生局下设医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医管中心),作为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负责组建区属公立医院理事会,推荐理事长,按程序提名聘任院长,统一实施绩效考核,负责公立医院药品采购、配送等工作。卫生局作为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除负责制定卫生政策、承担发展规划、履行行业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外,不再承担公立医院机构设置、人事管理、财务运行、经营发展等具体管理工作。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三者定位明确,职责清楚,基本实现了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
二是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医院自主权。红会医院、中医院先后建立了以院理事会为核心、院长为法人的治理结构。理事会作为医院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院理事会章程,任免院长,审议医院业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财务预决算和理事会章程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监督医院管理层执行理事会决议。理事会由社会公众代表、医保机构代表、财政部门代表、医院专家、职工代表、院长和院党组织负责人等7-9人组成。管理层作为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院长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院长代表管理层向理事会负责,为医院法定代表人,实行任期制、目标责任制和年薪制。现任红会医院和中医院院长均是通过全市公开招聘,经区委研究同意,由理事会聘任。
三、以人事、财务制度为突破口,创新内部运行机制
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原则,对区属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原在编人员,实行薪级和岗位工资冻结、封存,除退休时享有事业身份外,日常管理上与编外聘用人员适用统一的人事和分配制度,实行岗位管理、合同聘任、以岗定薪、同岗同酬。对新进人员,除学科带头人等高级人才引进外,实行全员聘任制。两年来,该区两家公立医院500多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下人员全部由医院自主招聘、自行决定。在岗位竞聘上,在编和非在编人员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参加,相关要求、标准、条件完全一样。
同时,积极借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在区属公立医院推行了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由区财政局推荐、医管中心聘任,并对二者负责,负责医院财务运行及效率监管、大额资金使用审核等工作。总会计师享受副院长待遇,并作为管理层参与医院管理。相较于医院内部财务人员,总会计师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开阔的管理视野,作为医院外部人士也更为客观和超脱,加上兼具财政、卫生部门背景,在规范医院财务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引进资金支持、强化决策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医药分开,阳光操作,探索医药采供全新模式
区属两家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和配送,全部由区医管中心统一负责。为确保采购公正、透明,组建了二级以上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专家库。每次采购首先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工作组,再由其负责制定药品采购目录,确定价格,遴选供货厂商;为加强监督管理,成立了由监察、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监督组,对药品采购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在这种采购及管理机制下,药品的确定和采购、医药费用的收支全部从区医管中心进出,切断了医院与医药商的联系,防止了违规行为发生,保障了药品价格的统一稳定。
五、完善补偿,加大投入,努力促进公益属性回归
按照“加大财政投入,降低创收动力,增强公益属性”思路,积极改革和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补偿机制。由区财政全部承担起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资金;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按照有关规定核定补助医院政策性亏损和在编在职人员基本工资;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学科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前的所有建设性欠债,也全部由政府财政负责偿还。近3年内,该区财政每年还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公立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投入50万元专门用于人才培训、投入1亿元添置大型医疗设备。改革以来,区属两家公立医院主动降低了诊疗收费标准,调整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收费,取消了大量药品加成,“以药养医”的怪圈和困境开始打破,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得到回归和体现。
六、规范流程,创新管理,努力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一是对医院就医流程进行改革,科学安排咨询、挂号、候诊、检查等流程对接,合理调整功能科室结构布局,减少病人反复排队。二是对紧俏的专家号资源实行电话预约服务,减少病人就医等待时间。三是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加大医疗服务透明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四是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前,红会医院有85%、中医院有50%的住院病房已开展此项工作。五是积极推动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务人员形象,在全区医疗机构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努力让医德好、质量好、服务好、群众满意的要求和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