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2013-01-30党峤
文/党峤
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文/党峤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历程、内涵外延、意义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主义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
二、课时
1小时
三、板书
事业呼唤制度,实践铸就制度
充分彰显优势,集中体现特点
定型任重道远,完善永无止境
四、教学内容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壮丽的日出,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则是马克思主义阳光催生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绚丽的花朵。党的十八大首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这是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的一大亮点。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事业呼唤制度,实践铸就制度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也更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操作性。社会制度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综合展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更高层次的问题。无论理论创新成果,还是实践创新成果,最终要固化下来,成为一种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推进,最根本的是落实到制度上,落实到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制度体系上。也只有制度化、规范化之后,才能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和实现。
90多年沧桑巨变,见证了一个民族化蛹成蝶的历程,也见证了一个国家制度变迁的历程。9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失时机地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括“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一个法律体系,一个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一系列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场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制度价值是“始终指向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制度绩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包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曾提出过一个重要论断:“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六大曾提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党的十七大把“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中。在我们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首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标志着经过我们党长期奋斗、创造、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成型,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体现出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践中的“中国道路”,到理论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展和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充分彰显优势,集中体现特点
曾几何时,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发生之后,一些国家原以为照搬西方制度就能很快“过上天堂般的日子”,孰料“玫瑰色的梦幻如朝露般消散”,照搬的结果是社会动乱、经济停滞和人民遭殃。比较出真知,比较见优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曾被西方武断宣告“终结”了的社会制度,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焕发出时代的光辉。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东方汽轮机汉旺生产基地惨遭劫难,职工、家属伤亡惨重,厂房、设备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近27亿元。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震后仅仅两年,东汽就成功兑现了“两年内建成新东汽”的郑重承诺,以超乎常规的“东汽速度”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也以惊人的效率让通用、三菱等世界同行感叹不已。汶川特大地震3年后的灾后重建,中国交出了让人民满意、世界惊叹的“汶川答卷”。在中国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上,汶川地震仿佛是一个缩影,见证天灾人祸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也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
历史的地表之下,总是隐藏着深湛的奥秘。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既不是什么“偶然运气”的结果,也不是什么“无法解释的原因”的结果,而是有着坚实的制度基石。国外学者透过中国救灾的强大动员力看到“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效率,外国媒体由“中国式民主”观察中国政治模式的特点所在,由此可见,制度因素是解码“中国故事”最有说服力的答案,印证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耀眼光环之外,“中国道路”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部分:制度创新的推进,制度文明的生长。
制度优势铺就“中国道路”,制度成果撑起“中国传奇”,事实胜于雄辩。对于中国改革之艰难、发展成就之显著,有人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如同在一枚硬币上让一艘航空母舰进行180度的转向”。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替代优越性的最好佐证。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经济规则到道德规范,从民主政治到社会管理,从社会保障到文化建设,从局部突破到顶层设计。党的十六大以来,制度创新的每一步,都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时代理念,汇集了观念更新、改革深化、利益调整等“历史合力”,以制度形式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命题,构建起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格局的制度框架,诠释了一个执政党治国理政智慧和能力的时代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为中国人民所认同、所接受、所欢迎,并在实践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是“中国制度”的两个关键词。“社会主义”是“中国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是“中国制度”根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固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社会理想、价值追求,没有丢掉“老祖宗”,而且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一系列新做法、新经验上升到社会制度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3.定型任重道远,完善永无止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制度完善永无止境。理论的与时俱进催生制度的与时俱进,道路的不断拓展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尚且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如此。不论是用毛泽东的话讲“草鞋无样,边打边像”,还是用邓小平的话讲“摸着石头过河”,都表明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依然在探索完善中。
不断变革的社会状态当然需要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巩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培育生长点、释放生命力、展示优越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决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而是意味着一些已经成形的制度体制还要进一步变革,意味着要对既定利益结构进行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和民意的调整。这一过程必然会招致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会有极其巨大的阻力和意想不到的波折。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不断用好的制度来革除不好的制度,用好的制度环境来取代不好的制度环境,用好的制度变迁路径来替代不好的制度变迁路径,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健康、规范、进步的制度保障。
人民群众是历史和制度的创造主体,是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之源。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实践之中,从中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以人民为主体,拜群众为老师,才能真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源头活水,使其焕发出无尽的生机活力。
小平同志曾经设想,到建党100周年时,争取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回望过去,制度创新带来巨大发展成就,不仅使转型期中国朝着“制度定型”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也将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的制度创造、制度自信写在了走向未来的新起点上。
五、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3.作为一名党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应该如何坚持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
六、延伸阅读
1.《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陈锦华等,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李忠杰,《前线》,2011年第08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学习札记》,刘新如,解放军报,2011年7月26日7版
4.《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马丁·雅克,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
5.《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郑永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