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为公众而写的学术著作——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2013-01-30章百家

中共党史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傅高义改革开放研究

章百家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北京 100080)

今年年初,傅高义 (Ezra F.Vogel)教授的大作《邓小平时代》由三联书店出版了。这部书的英文原著是2011年出版的,去年香港大学出了中文繁体字版,现在又有了简体字版。短短不到半年,该书在大陆的销量已远超50万册,其受欢迎的程度不言而喻。掩卷之后,我感到这部书是典型的为公众而写的学术著作,其大获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主选题和内容,还在于作者治学和写作的理念、勤奋求精的学风以及把握和表述历史的方法。

选题、主题与书名

我与傅高义教授相识是上世纪90年代,我参加过他主持的几个国际关系史研究项目。那时,我知道他是研究东亚问题的著名学者,他写的《日本第一》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90年代后期,我转向改革开放史研究,也看过他写的关于广东改革开放的书《先走一步》。

我知道傅高义教授开始写作关于邓小平的书大约是2002年夏天。那时,他到北京来收集资料、进行采访,我们谈过一次。以后几年,我们每次见面都要讨论有关话题。我曾邀请他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做一次讲座,谈谈他研究邓小平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体会。那次,他主要谈了选题原因。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有这样两点:一是他认为,在当时各国的领导人中,邓小平可谓无与伦比,不仅他的阅历、经验、眼光和魄力是超群的,更重要的是他开创的事业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无人能够企及;二是他认为,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发生变化的深刻程度超越以往,而要理解这种变化的深刻程度和意义并不容易。

讨论时我曾问:你的这本新书与以前的那本《日本第一》,在写作时最基本的考虑有何不同?傅高义教授回答说:当年美国人对日本的崛起缺乏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准备,因此我把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要吓唬一下美国人。但中国太大、太重要了,不能这样提出问题,否则会把美国人吓坏了。中国的崛起已是举世公认的事实,重要的是使外部世界理解中国转变的原因、过程和方向,不必那么担心。彼此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无论对美国和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都非常重要。

关于这部书的主题,作者在为香港中文版写的序言中有一段自白:“2000年我从哈佛大学退休之后,决定专注于研究在我看来对理解今天的中国最为关键的问题:1978年后中国转型的性质;究竟是哪些力量在推动这场变革,又是哪些力量在抵制这场变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这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扮演了角色,但处在所有变化中心的人物是邓小平。因此,我尽了一切可能的努力去了解他所面对的问题的性质,以及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协调各种不同的力量去达成那些不同寻常的变化。”简而言之,作者力求通过对一个中心人物的记述来展示和解读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由此,我想到书名的翻译。英文原著的书名直译过来是《邓小平和中国的转变》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在英文中,“Transformation”这个词是指形态和特质的转变,而非外形的改变或替换。这个书名比较学术化,但更准确地反映了该书的主题和内容。相比之下,中译本采用的《邓小平时代》多少有适应普通读者口味的商业考虑,同时中文版的书名会使人觉得这仅是一部伟人传记,而原著的标题则表明这既是一本传记也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

为公众写作,十年磨一剑

从事过研究工作的人都知道,写一本学术著作不容易,但更难的是写那种普通读者也乐意看的学术著作。有时候大学者出于普及学术的目的,也会写些通俗的普及读物,但那是另外一种。《邓小平时代》在学术上堪称精品力作,在市场上又是一本畅销书,能做到这一点的确很不容易。

我想,这与哈佛的教育思想和作者本人所信奉的理念分不开,即教师不仅有责任教导学生和从事研究以增进学识,还负有社会义务,要为公众撰文、著书、演讲,提高他们的理解水平,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傅高义教授说,他的这本书是为学生写的,也是为公众写的,首先是要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他希望这本书能有助于中国公众客观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有时候“旁观者清”。

《邓小平时代》整整写了十年,真所谓“十年磨一剑”。在当下的浮躁气氛中,这已十分少见;然而,对于写一部严肃的、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来说,这又毫不奇怪。读罢这本书,我觉得最能体现作者所下功夫的就是他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大量访谈;而最能体现作者功力的,则是他驾驭复杂课题的能力、新颖的布局、周全的叙事和持重的评论。

“写邓小平并非易事。”这是傅高义教授在该书的“前言”中以平淡的语气写下的一句话。他提到的困难主要是史料缺乏,特别是邓小平很少谈及自己,以及与他相关的许多重要档案也未公开。不过,据我了解,语言对他也曾是个不小的障碍。傅高义教授虽早就学过中文,但并不很好。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讨论他的写作计划时基本是用英语,间或夹杂着中文。但一年以后,我们再见面时基本就用汉语讨论了。而两年以后,他的口语已相当流利,用中文探讨问题几乎没有什么障碍。事实上,不少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资深学者都依靠中国助手来收集资料,而傅高义教授却不愿走这样的“捷径”。一位功成名就的学者、70多岁的退休老人,为写好一本书,竟如此努力地学习并不容易的中文,这种精神很让我佩服。傅高义教授说他有个诀窍,就是用《邓小平文选》当汉语教材。

《邓小平时代》虽主要为公众而写,但“前言”是标准的学术范式。作者在其中介绍了他所使用的基本史料和参考书,并一一说明其价值。如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邓小平年谱》《邓小平文选》,中外人士的相关回忆录以及相关的研究著作等。作者还无遗漏地列举了他访谈过的人,并表示感谢。由于人脉广泛,先后接受他访谈的达300人左右。就写作一本书而言,这是极其罕见的,也绝非一般作者所能做到。在这些亲历者或知情者中,有邓小平的家人和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有中外政要,还有中外学者。其中,与100多位中国人的访谈几乎都直接用汉语进行,这无疑能使作者更好地理解被访谈者所提供的情况和想法。

充分运用口述史料并记录受访者的观点可以说是这部书的一大特色。大量的访谈使作者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邓小平,使作者对传主的刻画更加准确和丰满,也使作者能更全面地记述和评价这个处在时代中心的人物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之间的联系。从存史的角度看,大量访谈也使这本书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诚如作者所说,“对研究邓小平的学者而言,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写作时间”,与亲历者和知情者交谈,这是“以后的历史学家无法再有的机会”。

传史合璧,引人入胜

《邓小平时代》的谋篇布局可谓一种创新。全书以导言开头,正文分六个部分,共23章,实际由两大板块组成。导言和前两部分的六章构成第一大板块,采用了典型的人物传记写法;后面的第三至六部分共16章构成第二大板块,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基本采用分专题记事的写法。这两大板块,前一大块看起来是写邓小平的生平,实际上是从交代人物入手为进入主题—— “中国的转变”所作的铺垫。凭借这种把人物传记与专题记事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傅高义教授不仅做到了由浅入深地引导读者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还对改革开放这段充满复杂变迁的历史做了条缕分明的记述和解读。这里,我想先谈谈作者对前一部分人物传记的处理。

导言“这个人和他的使命”,为邓小平画了一幅特征鲜明的速写。作者从1979年邓小平接见港英总督麦理浩爵士的场景切入,带出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突出了邓小平行事果断、举重若轻的个性与风格。随后又简要介绍了邓小平的经历、远见和建设富强中国的使命。这个不到一万字的导言不但能一下吸引住读者,也把他们领到了理解该书主题的入口。

该书的前两部分记述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前的经历。这既是对传主生涯的具体记述,也是深入主题的进一步铺垫。第一部分“邓小平的人生经历”仅有一章,标题是“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这一章继导言之后对邓小平人生轨迹作了比较细致的记述。 “革命、建设、改革”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三部曲。作者使用的章标题反映出邓小平是中共历史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不过,这一章只写到1969年,即“文化大革命”发动后不久。这时把邓小平称为“改革者”似嫌早了些。作者所指的“改革”主要是上世纪60年代上半期邓小平所参与的政策调整工作,这与我们后来所说的改革还不是一回事。

该书的第二部分“曲折的登顶之路”内设五章,记述了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后的复出以及第三次被打倒到再次复出的历程。其中,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复出后所进行的整顿做了相当详细的记述,不仅说明了邓小平实行整顿的设想、措施和步骤,还分析了1975年前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毛泽东力图维护“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局限以及“四人帮”的掣肘。这次整顿是后来改革开放的初步尝试,邓小平在党内的声望和权威也自此有了极大提高,尽管他随即再次受挫,但已有了东山再起的坚实基础。

导言加前两部分共六章所占篇幅将近全书的1/3。有学者批评说,作为一部邓小平的传记,这部分写得太少了,对邓小平在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中起的作用交代得不够。然而,我读这本书时反倒觉得作者用这么长的篇幅交待邓小平早先的经历多少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它毕竟离改革开放时代和中国的转变这一主题稍远了点。

不过,细细阅读就会发现,作者对邓小平经历的记述,重点并非他的生涯和他做过的事情。作者更关注的是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其他党内高级领导人之间的人际与工作关系,邓小平如何获得处理党务、政务、军队和外交各方面事务的经验和能力,他如何形成开阔的视野、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和他对许多问题独特的思考,以及他在党内所拥有的特殊地位。这些内容不仅加深了读者对邓小平的了解,也使他们透过邓小平的人生轨迹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内状况和中国社会有了一个基本认识。这些背景知识对于读者特别是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何以发生发展以及处于这一历史进程中心位置的邓小平的思想和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在做了这样的铺垫之后,全书才真正进入“邓小平和中国的转变”这一主题。

经纬分明的专题记事

《邓小平时代》的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记述了1978年至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这三个部分是全书的重点,基本采用了分专题记事的办法,当然邓小平仍是主角。第六部分是全书的结论。

最近十几年,我的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我感觉国内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著虽不可胜数,但大多数属于现状分析或对策研究,真正把这一段作为历史进行综合考察分析的并不多见。这段历史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整个过程有很强的连续性,不像此前的历史以战争或政治运动就可以划分成明确阶段;二是内容极其丰富,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变化,且各个方面联系紧密。就我的体会,写改革开放史有两个基本的难点:一是如何处理按时间推演的大线索与各方面进展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一些政治上的敏感问题。现有的带通史性的党史国史著作在写这个时期时,大都按专题编排。但总的来看,谋篇布局比较刻板和雷同,每个阶段都按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几方面分类编排,这就模糊了历史的节奏,使人感觉不到那种时代的大脉动,同时也未能巧妙地展示各方面发展的关联和相互影响。对于那些敏感的问题,国内学者虽有一些研究,但很难说深入系统,通常仅作一般叙述或加以回避。

我认为,《邓小平时代》的后半部分虽然也采取了专题记事的办法,但较好地解决了时间线索与各方面进展之间的关系。其实,作者采用的办法是比较简单的:一是在每个部分和大部分章标题之后加上时间范围,使读者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哪些事情是同时发生的,哪些是先后发生的;二是在每个部分中只写联系最密切的几方面问题,这就突出了改革发展的大线索,同时作者也没有回避这段历史中所涉及的敏感问题。我想,简要介绍一下该书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的内容和安排,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会有一些启发。

该书第三部分“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设六章,主要内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发生的思想和政治转折、对外关系的变化和中央领导班子的调整。在改革开放的启动阶段,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思想和政治路线的转折使中国得以开辟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外交政策的调整为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形成则有力地保证了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第四部分“邓小平时代,1978—1989”设七章,主要内容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两岸关系的演变,香港、澳门的回归和西藏问题,为军事现代化所做的准备,政治体制改革和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这部分的头一章即全书的第13章“邓小平的统治术”分析了中国的权力结构,并对邓小平的治国和改革的指导原则做了总结,共概括出17点。这不仅使读者对邓小平的治国理念和方法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也对改革开放各方面政策和发展的叙述有了一种内在逻辑,使人读起来不觉得散乱。

第五部分“邓小平时代的挑战,1989—1992”包括三章,主要内容是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的发生,稳住阵脚应对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各方面的挑战,最后是邓小平南方之行和改革开放的新一轮启动。

全书最后一部分“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同第一部分一样,也仅设一章,标题是“转型的中国”。这一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与邓小平的继任者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改革开放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亲身经历,书中所述之事有相当多的内容是我们比较熟悉或有所了解的。但这个场景太大了、变化太多了,要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提炼和记述这段历史真的很难。我认为,从宏观把握和历史解释的角度看,《邓小平时代》是目前做得相当好的一本书。

值得注意的观点和研究的推进

这部书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例如,作者认为1978年中国出现了三个转折点,即当年夏季谷牧代表团对欧洲的访问和随后的国务院务虚会、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与我们所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转折点不同,但突出了历史的转折是一个过程,经历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再例如,作者提出“自由的边界能够放得多宽,又不至于使中国社会陷入1949年以前或文革式的混乱?在整个邓小平时代,这一直是造成分歧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观点贯穿了全书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对这个历史时期中共党内出现意见分歧的原因所作的总结和解释。我以为,这个观点十分深刻,值得认真思考。

对这段历史研究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作者研究了诸多对大陆学者来说较为敏感的事件,如西单民主墙、1979年理论务虚会、反对精神污染、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及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的去职等等。当这样一本书在中国出版发行之后,国内的研究者也就应该可以作出更细致全面的研究了。其次是作者研究了许多为国内学者所忽视的问题。以外交为例,在改革开放启动之时,邓小平的对美外交和对日外交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但邓小平的东南亚之行很少有人述及,而傅高义教授的研究表明这是邓小平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该书关于军事现代化的第18章中对中美军事合作等问题的记述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空白。

新的研究总会有些不足之处,傅高义教授的研究和观点并非不可商榷。这里仅谈我初步感到的两点:一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两年,对华国锋、叶剑英两位领导人所起的积极作用记述和估计不足。在十年动乱之后,中国没有再出现政治动荡,并在两年之后就走上一条成功之路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当时的主要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贡献,应给予更客观的评价。二是对1979年理论务虚会的研究也有些失之简单。理论的务虚远比经济发展的务虚要困难得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原来的一套“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革命”等理论已无法再用,但新的适合今后发展的理论一下还不可能产生。理论务虚会提出了问题,却找不到答案和结论,这便是其面临的困境。邓小平在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可谓稳住了思想理论战线的阵脚。由这次会议提出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三年后由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作了结论,当初提出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

研究的深入需要思想的碰撞。对傅高义教授书中的缺点和不足有些评论已有不少评论指出,这里无须赘述。我想,学术批评是必要的,但不应苛求,特别是许多问题我们自己还研究得不深不透。当然,该书所涉内容有些是国内学者研究得更深入的。

总的来看,《邓小平时代》是一本平实而精彩的书。文如其人,傅高义教授是一位谨勉思考的谦谦君子。他深知历史是需要沉淀的,而真相和结局要在许多年之后才会一点点地浮现。因此,他的所求并非一语惊人,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加深人们对邓小平和当代中国的理解并有所获益。这正是此书的厚重所在。

猜你喜欢

傅高义改革开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为美国与东亚之间搭建桥梁的哈佛大学学者傅高义逝世,享年90岁
傅高义的重庆情缘
傅高义:让世界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