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道路的自主性特征*

2013-01-30王亚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自主性道路发展

王亚明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补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报告还再次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梦的的源头活水。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一度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三者一般没有严格区分,本文所探讨的中国道路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谋求现代化的道路,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主性,对此学术界的探讨并不多,本文目的主要不在于分析中国道路的内涵,而是在于分析中国道路的自主性特征。

自主性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是指主体的自我性和独立性,也可理解为依靠自己而不是他人的主体自我意识。本文所探讨的是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因而主要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主性,即不受外力干涉(包括国内外压力)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而表现出来的发展特征,既表现为一些具体的外在特征,也表现为历史主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同时还表现于国家之间基于自主性的相互依存关系。自主性是国家的基本属性,没有自主性,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都是空话。自主性不同于民族性或者说民族文化特色,不符合现代要求的传统观念自然应当摒弃。世界文明史表明民族文化特色也不一定意味着自主性,一味地追求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排斥外来先进文明可能会导致民族危机。其次,自主性显然是与依附性相对的,依附性的现代化不是自主的发展,但是自主性与开放性并不矛盾,在当今世界,自主性必然包含开放性,开放性和相互依存性是自主性的基本属性。自主性可能包含吸收很多的外来文化因素,或者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也不影响自主性。最后,自主性还表现在国家的公共性。自主性强的国家能够超然于国内和国际社会强势集团的压力,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具有“共容性”[1]因此,理解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关键在于平衡传统和现代,本国文明与别国文明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三对矛盾之间的张力,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对传统文化持虚无主义态度,同时对别国文化要有包容性,不能完全拒斥别国文明,此外,国家要能平衡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

任何发展道路和模式应当不仅表现于经济、政治等方面,也表现于文化上,就是有着体现于本国模式的文化内蕴,它决定于本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和自主选择,反映了自身探索现代化的独特发展道路。近代以来世界现代代经历了三个大浪潮,产生了三种主要发展类型和多种发展模式,“任何社会的发展模式都不是一次形成的,形成后也一成不变的”。[2]西方学者也承认,“现代化并非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3]即西方化并不是现代化的唯一道路。除了种类的不同还有自主性特征的差异,一般说来先发型国家比后发型国家具有更多自主性特征,后发国家如德国、日本一般是在危机推动下靠学习外国而走上现代化道路。这种自主性特征既源于文化传统的惯性,也有民族主义力量的成份。中国模式属于后发型国家类型,有着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底蕴,自主性特征经历了曲折,只有在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走上了完全自主的快车道。众所周知,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因此探讨中国道路的自主性特征也不能忽视对于地域不同特点的考察,从中总结出共性的发展元素。中国道路的自主性特征不仅表现为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外在特征,也表现为主体自主选择的内在主体特征和发展理念。

中国道路的自主性特征目前尚没有为一些关注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学者认识,由此引起一些误解。张维为先生写了一系列文章论述中国的发展理念,作者认为中国理念带来整个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中国理念关键是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等八个方面[4]主要想从中国传统文化来分析中国模式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中国文化特殊和中国必须特别论,不能说作者的认识没有正确的方面,但是一味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夸大西方的危机,很让人怀疑作者是否是复古主义者和排外分子,至少是文化守成主义者,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也是不断学习和创新之路,至于是否与中国文化有某种相似,应当不是决策者当初仔细考虑的问题。作者漠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与其说中国模式的中国理念还不如说中国模式的自主性,因为以上有些中国理念并非一定是中国文化的理念而西方文化中就不存在。2010 年有学者撰文公开质疑“中国模式”的提法。主要理由有两条,其一是中国模式没有经历时间和危机的检验;其二是“我看到各种各样关于中国模式的证明,大多只是从文化的特殊性来证明,缺少一个普世性的文明证明。而且很多对中国模式的论证,多是强调和世界的普世文明相异、相冲突的一面,而这又是反文明的”。他还区分了“富强的崛起”和“文明的崛起”,“我这一年来的看法是,中国今天仅仅是富强的崛起,还不是文明的崛起。”[5]作者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中国模式自主性所必然要求的一定意义的民族文化特征。

中国模式就外在特征而言,无论是经济特征、对外政治自主程度还是改革进程的利益取向都表现出鲜明的自主性特征,也表现出独立性与依存性的相互协调与同步发展。就经济体制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市场体系不断培育,最终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体表现为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分配方式的改变、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计划调节范围的不断减少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等方面。虽然政府保持资源配置,要素价格扭曲等体制性缺陷等问题,但是市场体制毕竟已经建立并发挥作用,而且这种新体制是不在外力压迫下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渐进生长起来的,它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特点,也具有一些中国特色,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经济自主是中国道路的基础,没有经济自主,就没有真正的国家道路自主性。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经济安全问题的发生,冷战后经济安全成为许多国家考虑的重要内容。中国较好地处理了对外开放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如在吸收跨国公司投资的同时,严格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或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项目。为防止金融风险,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坚持以渐进有序的方式进行。中国政治上的自主性也有许多表现,如坚持真正的不结盟;坚持发展权的主张,在坚持中国的人权观的同时也进行人权对话;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强调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中国强调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强调独立自主,并非意味着中国忽视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尽国际义务,而是强调不仅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而且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使社会上各种社会力量猛增并多样化,客观上要求“创建独立于这些社会力量存在的政治体制”,[6]这就提出了国家对于社会力量的自主性的问题。没有相对于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国家就成为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社会不可能持续发展和保持长期稳定。国家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国家能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不让一些社会群体有明显的剥夺感,而且对于改革中的后发国家,国家自主性意味着有利国计民生的改革措施不因一些利益群体的阻碍不能实施或者半途而废。清末宪政失败,清政府维护满族贵族利益是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之初党提出了“部分先富,共同富裕”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的积极性,一些地区的经济变化证明了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为达到东部与中西部平衡发展,世纪末作出了开发大西部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一定程度和阶段的两极分化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5 年以来一些社会弱势群体如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的生活问题开始得到解决。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从1978 年的2.5 亿降低到2004 年的2610 万人。新型合作医疗自2003 年下半年开始试点,2006 年扩大到40%,2008 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 年基本实现覆盖农村居民。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创造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说明了历史条件对历史主体活动的制约,另一方面,虽然历史条件规定了历史主体的活动方式,但是这种活动不能不带有历史主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烙印。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不同体制的差异,也表现在不同国家主体自主选择程度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体现在国家之间,也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力量之间。拉美模式和前东欧模式是依附性特征的典型,东亚模式是自主性特征的典型。中国的发展道路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中国人自己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实践,因而从主体本身来看,具有鲜明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中国一直强调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并强调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也是表现于现实世界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1980 年5 月31 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绝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7]也正是在十二大的开幕式上,邓小平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命题。“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应当说这也是反思建国以后的教条主义错误而产生的觉醒。“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各国情况不同,政策也应该有区别。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力求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8]正是出于这种指导思想,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走出了自己的路。改革并非完全自我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创新经济体制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提出“世界是多样性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人民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1997 年党的十五大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还提出“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解决。”2000 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发表讲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此为根据,中国道路的引领者实现了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2003 年后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从这里起,“以人为本”成为中国道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概念。[9]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表示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论述了中国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可见,中国道路事实上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自主选择和创造。没有这种自主选择和创造,就没有中国道路。中国人不守旧也没有盲从,在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主体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不断在强化,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展现。

中国强调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自主性并不表明中国把自己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或者只是谋求自身利益。相反,中国不断表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共同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依存程度不断增加,中国政府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意愿是在同步增长。改革初期,中国政府强调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愿意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中国提出“和平、开放、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无不包含一些其他文明的元素,或者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欧洲文明近代的启蒙实际上也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因素,“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10]欧洲不同国家的哲学家大多周游他国,如笛卡尔、伏尔泰、霍布斯、洛克、休谟、莱布尼茨等,这种交流不能不说是西方国家文化的力量源泉。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民社会,美国的文明是具有多样性特征,这是美国的劣势也是美国的优势所在。各国文化本来是相互影响的,实际上战后许多模式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战后的日本甚至于受到美国民主改革这样强制的改造,也得到美国的保护,但是没有人否定日本模式的存在。

中国道路不仅是中国人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学习外国经验的结果,不过这种学习完全是自主学习的结果,与自主选择并不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代进程是主动现 代代的过程,因此,不能因为中国道路包含对别国经验的吸收而否定中国道路的自主性特征。

国外学者认为,邓小平是密切注意世界发展新动向、善于学习国外有益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型领导人。一些学者指出,80 年代以来,邓小平对东亚发展经验、苏联东欧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都给以认真关注,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的经验。日本、俄国、英美学者都曾对此作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也对此有一定的研究。1978 年10 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就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1]后来,他不仅不断讲述着和深化着学习外国的思想,而且实践上不断推动学习和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是吸收国际的经验。”[12]建立经济特区得到邓小平的大力支持,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是依据邓小平的建议实现开放的。事实上,除了邓小平之外,在改革开放政策启动前后许多党的高层领导人已经从封闭落后中觉醒,致力于对外开放事业和学习外国经验。“这时的中央高层对于向外国先进的东西学习,借以改变中国经济科技落后面貌的做法也持较为积极的态度。这样在1978 年前后,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13]这些条件是改革开放前所不具备的,但是这些条件是许多后发国家具备的。第三代领导人也致力于学习西方,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可见中国道路包含借鉴别国发展成功经验的元素,就是说,中国道路也有其他发展模式的共性内容,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但是并不能否认中国特色和中国的民族性,这些是中国道路的个性成份。中国对于西方的学习并非全盘吸收,而是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这正是自主性的体现。

“政府的自主性程度会对政府在现代化中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产生影响重要的影响,因为政府超越于各种社会势力集团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政府能否制定出一种稳定的、长远的、符合国家利益的现代化计划和政策,并将其付诸实施”。[14]邓小平强调不争论以反“左”,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反右,表明决心不因一些社会集团而使现代化计划受阻,体现了政府的自主性。十六大报告肯定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个代表”思想和“两个先锋队”的提出表明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不是仅仅代表任何利益集团,而是能够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表现了党和国家内在的自主性特征。

历史过程的客观性或规律性并不与历史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对立,恰恰相反,“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5]中国道路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自主性体现了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历史证明,没有自主性,任何国家理想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实现了目标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自主性是所有类型民族国家追求的目标,当然这种追求的实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的努力,还需要有客观的历史条件。中国道路的自主性对于中国的意义只有联系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和中国人的理想目标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自主性特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摆脱了建国后教条主义和苏联模式的束缚,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国家保持了相对地社会的自主性,渊源于自主性特征的可塑性、开放性、进取心和一致性是中国模式永葆生机的精神实质,同时,这种自主性的发展模式已经而且必然会进一步带领中国走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中国梦。

洋务运动是近代以来早期现代化努力,上世纪三十年代有过现代化讨论,但是这些努力和讨论最多是被动现代化的努力,并非完全没有自主性可言,可惜基本上是不结果实的花。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第一代领导人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启动前,中国现代化进程出现极大挫折,第三次现代化机遇的丧失是1957-1978 年,“造成经济22 年基本停滞与徘徊,从而丧失了实现现代化的又一次良机。这次良机的丧失,是由于经济体制模式选择的失误与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的泛滥”。[16]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表现为过渡集中的决策体系,直接控制的经济调节形式,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组织体系,不能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安排生产,同时也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所以从效率上说它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这种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17]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曾有过关于中国经济新模式的探索,以求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避免苏联模式的错误,但是主要由于毛泽东受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左”倾的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背弃了一系列经济探索中正确的主张,八大正确路线没有能够坚持下去,中国没有能够摆脱苏联体制的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党和国家具体制度中存在不少的弊端,“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18]邓小平的新经济体制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市场体系不断发育,最终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应当说中国较好地把握了上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历史赋予中国的难得现代化机遇,主要是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和西方对付苏联威胁的共同安全需求,西方发展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内在的需要等。当然机遇能否把握在于历史主体性,在这一点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无疑是可圈可点,如不搞意识形态的对抗,经济至上,发展中国与西方的经贸关系,进行体制创新和渐进改革开放,中国人民长期蕴含的创造性活力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也是理解中国道路的重要视角。近代中国国家相对于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在国内外压力下不断在弱化。改革前,在总体性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国家相对于社会的极强的自主性,但是这种自主性在一定意义上损害了社会的活力,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后的国家自主性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弱化使得下级政府和社会群体具有创新的活力,因而有其积极的意义,同时,如前所述现代化改革措施没有因为社会集团的压力受阻,国家在不同社会力量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平衡。

渊源于自主性特征的可塑性、开放性、进取心和一致性是中国模式永葆生机的精神实质。建国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非没有自主性,依附论的代表人物弗兰克认为1949 之后的中国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自主性例证,但是这种探索在可塑性、开放性和进取心远不如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来的改革之路是渐进的改革之路,具有试错性质的改革试验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不断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使得中国模式带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征。开放性不仅表现在吸收外资,而且表现在学习和借鉴包括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价值观念方面不断强化的反映,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无为、等级、人治思维等观念在不断弱化。在中国,凡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表现极为突出。这种进取心在沿海地区浙江温州、义乌和东阳,江苏江阴华西村、广东深圳特区等地区表现尤其突出,在内地一些地方如安徽凤阳包产到户、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也声名远扬。一致性也是中国道路的精神实质之一,改革前的中国无疑有更大的一致性,这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强力控制,这种一致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改革的进程保持了总体的安宁团结,没有出现大的动荡。“现代化增加了传统集团之间,传统集团和现代集团之间,以及现代集团之间的冲突”,[19]改革开放的进程并非没有不同的意见之争和利益冲突,无论是特区建设还是国有企业改革都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是改革措施都能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顺利实现,这就是一致性的体现,也是改革取得实效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20]允许不同观点存在和不争论思想有利于减少分歧,也为渐进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美国学者这样评价邓小平改革初期的成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过去6—8 年出现的改革和自我完善是举世瞩目的。它预示着总有一天,人们会像历史学家评价柯尔培尔的法国、腓特烈大帝执政的早期或明治维新后几十年复兴时期的日本那样,把邓小平领导下的这一时期看作是一个正使用各种有效手段努力增强本国国力(所有意义上的国力)的国家,它正在平衡人们的欲望,激励进取心、首创精神和变革勇气,以国家干预主义的决心去指点江山,以便尽快地顺利实现国家目标。”“物质上的困难严重束缚着中国,但是经济的发展正使这种情况不断改善。如果经济发展能持续下去,那么这个国家将在几十年之内发生巨变。”[21]改革的进程和成就证明以上预言并不是夸张。从1978 年到2004 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9%,到2004 年为止,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不足300美元增加到1400 多美元,2010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但是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不十分遥远。

综上所述,中国道路首先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外在特征,也表现为主体自主选择的内在主体特征和发展理念。中国道路是中国自主选择的结果,自主选择的过程也是中国道路的形成过程,包含对传统模式的扬弃也包含对西方模式的合理吸收。自主性特征对于中国的意义在于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源于自主性特征的可塑性、开放性、进取心和一致性是中国模式永葆生机的精神实质,这种自主性的发展道路已经而且必然会进一步带领中国走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中国梦。

[1][美]曼瑟·奥尔森. 国家的兴衰: 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3.

[2]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51.

[3][19][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2.70、43.

[4]张维为. 影响世界的中国理念[J]. 社会观察,2010,(3) .

[5]许纪霖. 慎提中国模式[J]. 社会观察,2010,(12) .

[6][美]塞缪尔·亨廷顿. 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0.

[7]邓小平文选: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319.

[8]邓小平文选: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21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N].人民日报,2012-06-26.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11]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3.

[1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6.

[13]曹普. 谷牧与1978-1988 年的中国对外开放[J].百年潮,2001,(11) .

[14]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 .

[15]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3.

[16]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22.

[17]刘国光.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J].中共党史研究,2002,(4) .

[18]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20]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21][美]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439.

猜你喜欢

自主性道路发展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