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共历次清党的经验和教训

2013-01-30朱继东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纯洁性入党合格

□朱继东

(新华通讯社,北京 100803)

随着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纯洁性建设不仅成为党的建设新的突破点,也成为全党工作的新重点、新亮点。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明确要求“要强化党员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没有纯洁性就没有先进性,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我们党才能真正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不断巩固执政基础,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成为现实。而提起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建设,就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剖析苏共(开始称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12月改称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本文统称苏共)历史上的五次全党规模的“清党”运动。苏共既为我们积累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也留下了不该忘记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苏共进行的五次全党规模的“清党”

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体现革命性、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正确的“清党”不仅是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员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党内斗争方式。梳理苏共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其从1919年开始到1939年的20年间,在全党范围内一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清党”。清党是苏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的一种特殊探索,但因为缺乏科学标准等原因产生了不少问题,留下了一些惨痛教训。因此,认真总结苏共“清党”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列宁领导的第一次“清党”大大提高了党的战斗力,是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一次典范。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加入党组织的人数迅速增长,大量农民、小市民等非无产阶级成分进入党内,使党员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一些“野心家”甚至阶级异己分子混入党内造成了恶劣影响。面对党内的复杂情况,1919年3月18日召开的苏共八大决定进行一次全体党员重新登记,这就是其历史上的第一次“清党”。苏共八大通过决定要求:第一,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普遍性地重新登记;第二,此后党应密切注意自己的社会成分。其中重新登记就是对党员进行重新审查,对那些入党手续不完备、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坚决不予登记,也就是清除出党。同时,苏共利用三种主要途径来推进“清党”,一是利用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用动员党员上前线的办法来清洗党内那些只图“享受”执政党党员的好处而不愿为共产主义牺牲的人,不少胆小鬼和阶级异己分自己逃到了党外去;二是利用“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伟大创举进行清党,规定所有在1917年10月25日以后入党而没有以特别的劳动或功绩证明自己绝对可靠的党员都应当经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审查;三是针对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和白匪军包围的困难情况,特意举行了征收党员周活动,列宁专门发表讲话,共接受了20多万真正对党忠诚的人入党,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人,大大增强了党的纯洁性。

(二)第二次“清党”是对第一次“清党”的进一步完善,主要任务仍然是改善党的成分。1921年3月,苏共十大通过了《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决议,苏共中央和中央监察委员会6月又通过《关于党员审查、甄别和清党问题的决议》,对清党进行了详细、具体部署。当时正值苏联国内战争结束、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候,虽然当时党员人数已达73多万,但由于战争牺牲了大批党员,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为主要成分的大量新党员涌入党内,再加上不少善于伪装的人和异己分子利用战时入党手续不严的空子钻入党内,和党内反对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势力勾结起来,进行反对党的路线的派别活动。为了顺利推行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苏共觉得有必要再一次进行全党性的“清党”。这次“清党”在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在“清党”中特别注意征询非党的劳动群众对被审查党员的意见,并以此作为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二是利用“清党”消除派别活动,宣布解散“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派别组织,并指出党员停止派别活动可以继续留在党内;三是在“清党”中严把“入口关”,规定了更严格的入党条件。规定工作了两三年的工人的入党预备期由半年延长为一年半,其余的人则规定为三年。通过这次“清党”,苏共的纯洁性进一步增强。

(三)第三次“清党”的中心任务依然是改善党的社会成分。1929年4月召开的苏共十六大通过了《关于清洗和审查联共(布)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决议》,并专门由党的监察委员会组成了审查委员会负责“清党”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到1930年底,争取党的成分中至少有一半是生产工人”的目标。这次“清党”借鉴上次经验,同样注意吸收非党的劳动群众参加,并高度重视他们的意见。同时,在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各种会议上广泛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第三次“清党”,苏共吸收了数十万产业工人进入党内,大大充实了党的队伍。

(四)第四次“清党”主要强调“在党内确保无产阶级铁的纪律”。1932年12月1日,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进行新一次“清党”的决定,随后1933年1月12日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联席会议追认了政治局的决议。第四次“清党”虽然采取了与前几次基本相同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方法,但发布的决议中没有强调改善党的成分,而是强调“在党内确保无产阶级铁的纪律”,并且停止了吸收新党员的工作。与以往更不同的是,第四次“清党”提出“把一切不可靠的、不坚定的和混进党内的分子清洗出党”。这种坚决清除不合格党员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科学标准,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利用“清党”公报私仇甚至迫害合格党员的现象。

(五)第五次“清党”与前几次“清党”有着不同的对象,主要矛头是指向所谓的暗藏在党内的反革命分子。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1934年12月1日被暗杀的事件是这次“清党”的导火索。由于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认定基洛夫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暗杀集团总部”谋杀的,1936年8月,苏维埃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公开审判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暗杀集团总部”的主要成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9人,尽管所有被告都不承认有罪,但仍有16名被告被判处死刑并被立即枪决。紧接着,苏共中央政治局在9月将工作不得力的雅格达撤职,任命冷酷无情的叶若夫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主席,在党内开始了后来被称为“大清洗”的全面“清党”。与前几次“清党”不同,第五次“清党”的对象不仅是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还包括所谓的暗藏在党内的间谍、特务、托洛茨基分子等反革命分子,并且以此为重点。“清党”方法没有继续采取吸收非党的劳动群众参加的好办法,而是采取党组织和专政机关相结合的办法,对清洗出来的反革命分子采取了逮捕、监禁、枪决等镇压手段,虽然清除了一批反革命分子,但也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

二、苏共“清党”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总结苏共的五次大规模“清党”,我们不难发现,前三次“清党”都是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成功探索,不仅清除了大量不合格党员,而且增添了很多真正忠于党、忠于革命的新党员。如1919年的“清党”共清除不合格党员14万多人,1921年的“清党”清除不合格党员更是达到21万人,但这样不仅没有减弱党的战斗力,反而使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都比“清党”前大大增强了。究其原因,有下面几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在“清党”中采取全体党员重新登记的形式。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和重要目标。早在在十月革命刚胜利后不久,列宁就强调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运用“清党“的方法来纯洁队伍。毛泽东也多次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的侵蚀,坚决清除党内出现的腐败分子。他1942年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所作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中强调“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1]P812。这就是强调整风对于加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党内存在的问题不仅比苏共“清党”时要严重很多,也比延安整风时严重很多,我们党执政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少不合格党员混进党内,利益交换的市场原则污染了不少党员的心灵,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污腐败严重,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党纪,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危害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而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小打小闹不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清党”或者整风,像苏共“清党”那样采取全体党员重新登记的形式,检验每一位党员是否合格。

(二)在“清党”中要坚决清除所有的不合格党员。在“清党”中,对于所有的不合格党员都要坚决清除,不要顾及党员队伍的数量,不要怕因为坚决清除不合格党员数量较多而放宽标准而将一些不合格党员留在党内。对于那些被认定为不合格党员的人,无论他有多高的官位、多大的名气、再多的财富,都要坚决清除,决不能因为其官位、名气、财富等为其破例。早在1919年10月11日,列宁就在《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一文中旗帜鲜明地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我们曾不止一次地重新登记党员,以便把这种‘混进党里来的人’驱除出去,只让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留在党内。”[2]P222事实证明,苏共第一次“清党”清除了大批不合格党员,虽然党员人数减少了将近一半,但凝聚力、战斗力却比以前大大增强。苏共第二次“清党”清除的不合格党员人数也占到了当时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但同样是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只要敢于动真格,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相信清除一大批不合格党员后,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样会大大增强,并且会更受人民拥护。

(三)在“清党”中尊重非党的劳动群众的意见。苏共在“清党”中特别注意征询非党的劳动群众对被审查党员的意见,并以此作为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这种做法在今天也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列宁特别强调由党外群众来检查“清党”工作,他指出:“但是在评价人的时候,在揭露‘混进党的’、‘摆委员架子的’、‘官僚化的’人的时候,非党无产阶级群众的意见以及在许多场合下非党农民群众的意见是极其宝贵的。”[2]P321苏共在“清党”中通过举行公开党组织会议的形式,吸收群众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是“清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事业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吸收群众参加党组织会议、欢迎群众通过来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监督等形式,依靠非党群众参与“清党”,听群众意见,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既可以更好地保证“清党”的公开性、公正性,又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还可以吸引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同时,还可以在人大、政协中设置专门受理民主党派等党外人士举报、监督我们党工作的机构,欢迎他们监督、批评,并对我们党加强纯洁性和先进性等活动提出好的建议,充分发挥他们对我们党的监督、促进作用。

(四)在“清党”中严把党员的“入口关”。建立党员队伍纯洁机制,不能仅仅理解为把不合格的党员清退出党组织,更要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苏共在“清党”中严把党员的“入口关”,规定了更严格的入党条件,这对于我们解决目前一些党组织发展党员混乱的问题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在总结第二次“清党”的经验教训时,列宁特意向苏共十一大写了一封《关于清党和入党条件(给彼·安·扎卢茨基、亚·亚·索尔茨和全体政治局委员的信)》,建议大会通过决议规定更严格的入党条件,并适当延长党员的预备期,从而保证新加入党员的质量。我们今天不一定要延长党员的预备期,但一定要规定更严格的入党条件,并实行支部党员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建立发展党员失误追究制度、将拟发展的预备党员名单全部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等措施,并加以严格执行。

(五)要利用多种形式考验并淘汰不合格党员。苏共在“清党”中运用让党员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来锻炼和考验其纯洁性,许多共产党员不拍流血牺牲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有一些党员经受不住考验而成为可耻的逃兵。正如列宁所说:“动员共产党员去作战这件事帮助了我们——胆小鬼和坏蛋逃到党外去了。让他们滚开吧!党员数量上的这种减少意味着党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2]P349我们今天虽然没有了战争的考验,但同样可以通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支援边远地区、参与义务劳动、帮助困难群众等多种形式考验并淘汰不合格党员。

(六)要把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从成立那天起,所有的无产阶级政党都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并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纯洁性建设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清党”这个词汇,但却一直坚持纯洁党的队伍。1879年,当俾斯麦政府颁布反动的“非常法”之后,一些混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竟然纷纷宣布脱党、退党,尤其是赫希伯格、施拉姆和伯恩施坦三人逃跑后组成了“苏黎世三人团”,公开宣扬投降主义路线,面对这种严峻形势,马克思、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通告信》中严肃指出,如果其他阶级的分子参加无产阶级政,“首先就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3]P685。同时强调指出,那些满脑子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观念的人都是工人党内的冒牌货,即使容忍他们也是暂时的,而和他们的分裂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尤其是让“苏黎世三人团”继续留在党内是不能容忍的。[3]P685苏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清党”,前三次“清党”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延安整风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清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典范,也表明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如今,党中央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并明确要求“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新时期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体现,也指明了今后党的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三、苏共“清党”的严重失误和教训

由于种种原因,苏共第五次“清党”混淆了敌我性质的矛盾、扩大了打击面,把原属人民内部的矛盾甚至党内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都当做了敌我矛盾来进行处理,错杀了不少无辜的好同志,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对苏共的发展是一个沉重打击,造成了长久难以弥补的损失。不仅严重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也给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国共产党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4]再加上第四次“清党”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使得本来是一种非常好的纯洁性建设形式的“清党”一度成为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名词。因此,认真总结苏共的五次大规模“清党”尤其是后两次“清党”的教训,并探讨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纯洁性建设中对不合格党员的认定要有科学标准。由于缺乏科学的认定标准,苏共后两次“清党”中,仅仅是某个领导人的一句话就可以将一名党员开除甚至判刑、枪毙,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利用“清党”公报私仇甚至迫害合格党员的现象,不少合格的党员被冤枉。因此,我们对一名党员是否合格一定要首先确定科学的标准。什么样的党员是不合格党员?一定要制定出科学的标准,在文革结束后的整党活动中,就曾经提出了党员的合格标准并对不同人员加以区别处理。山东寿光在对于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探索中,研究制定了暂缓登记和不予登记党员的认定标准,对违纪违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信仰邪教、自愿放弃以及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不予登记的标准,[5]体现出了标准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央应该对什么样的党员是不合格党员制定出一个标准,各地再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细化。

(二)在纯洁性建设中要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苏共后两次“清党”中由于不少时候仅仅是少数负责人或者党组织认定不合格党员,由于缺乏公开、公平、公正,导致不少党员被错误清除,甚至出现暗箱操作、草菅人命等问题。这也警示我们今天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对一名党员是否合格不能由支部书记说了算,也不能由支部的几个人说了算,应该在制定出科学的标准并将标准向全社会公开,而且对照标准作出初步判断后,还要召开支部大会让全体党员最后投票认定。并且,要给予被认定为不合格党员的人以申辩的机会,不仅可以在全体党员投票的支部大会上申诉,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申诉。

(三)在纯洁性建设中认真区别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列宁非常反对对那些犯有错误得党员不做任何思想教育工作就采取组织上清洗的简单做法,但苏共后两次“清党”中对认定的不合格党员很多时候简单清除,并且有时候还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将党内的不同意见之争上升为敌我矛盾,酿成了不少悲剧。面对前车之鉴,我们今天在纯洁性建设中,对犯有错误的党员应该坚持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首先要通过耐心的批评教育帮助其认识、改正错误,争取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1942年的延安整风中遵循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就是很好的经验,事实也证明了效果很好。这些做法,正是我们党对列宁的清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中国条件下,我们党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的新经验。[6]寿光对民主测评得合格票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分配的工作、作用发挥差的党员暂缓登记并限期一年整改的标准,[7]整改合格后可以一年后重新登记,从而继续留在党内。这样既纯洁了党员队伍,又避免了党内矛盾激化,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四)在纯洁性建设中发展新党员不能片面强调阶级成分。苏共第一次“清党”期间举行了征收党员周活动,被接收入党的工人和红军战士有20多万人,甚至出现了一个车间的工人集体入党的的现象,这自然出现了不够党员标准的人混入党内的现象。并且,苏共十八大还把经常地改善党的成分作为党的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规定下来。党要保持工人成分的优势,这是应该的,但也绝对不能搞“唯成分论”,关键是要看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尤其是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少知识分子甚至一些私营企业家已经纷纷入党,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注意发展和吸收这些新鲜力量入党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五)要采取集中“清党”和日常清除不合格党员相结合的方式。面对第五次“清党”的失误,为了挽回不良影响,苏共中央在1937年3月和1938年1月两次做出决议纠正“清党”中盲目开除、打击甚至迫害党员等错误行为,斯大林也在1939年3月召开的苏共十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表示,今后将停止按期大批“清党”的做法,同时规定可以采用普通方式把违反党纲、党章、党纪的人清除出自己的队伍。[4]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个较长时期内进行一次类似于苏共“清党”那种全国性清除不合格党员的形式以全面深入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使得每一名党员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也要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发现符合清除条件的不合格党员就尽快清除,对那些被暂缓登记的党员经整改教育后仍不能转变为合格党员的也坚决及时清除。最终建立起一套包括及时清退不合格党员、科学推进纯洁性建设等有力举措在内的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5]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德友.对联(共)布清党运动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

[5]朱继东.党的纯洁性建设新机制的有效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0).

[6]陈锡华.浅谈列宁时期的清党经验[J].理论战线,1983(28).

猜你喜欢

纯洁性入党合格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增强党章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性 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
新形势下提升石油企业党组织纯洁性的途径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以党的纯洁性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