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

2013-01-30丁仁祥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吉安根据地共产党

□丁仁祥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在现有的东固革命根据地著述中,还没有专门涉及党的建设,尤其是没有论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究其原因,一是史料缺乏,二是东固根据地较小,没有产生杰出的领导人。已知的领导人当中既没有专门的著述,也没有留下什么可论可说的资料。因此相关的论述都是围绕秘密割据、武装斗争、经济文化建设等开展研究。本文试图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作风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一些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由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推翻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几乎所有的党史革命著述中,无一例外特别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是,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武装斗争并不是唯一的武器。马克思早就说过,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思想力量也只能用思想力量来摧毁。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获得成功,除了枪杆子作用外,还有笔杆子不可替代的作用。用这一思路去观察分析东固革命根据地所发生的种种历史现象,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以往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在吉安的传播时,大都是讲马克思主义刊物在第七师范的传播,从此播下革命的火种,革命知识分子由此走上革命道路,但很少关注到他们的人文思想理念有些什么变化,他们自己是如何理解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近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从各方面搜集相关资料,幸好有一些收获。

(一)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思想品德建设相结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许多领导人,在吉安的省立第七师范和第六中学读书时学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根据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他们在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特别注重自身的人文思想和道德品质的锻炼。据《团吉安地委报告》(1926年5月6日)中记载:“关于‘五四’曾指定所有同学研究及讨论:1、马克思主义能否解决中国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之关系。3、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之曲解及误会。”[1]P1711925年5月11日的《团吉安特委工作总报告》中说:“二、由同志在该大会提出训练之标准:①须看中山先生的著作;②《民国日报》及《觉悟》;③《中青》、《向导》,政治生活;④《新青年》、《新建设》、《新民国》;⑤……(原文如此)。应有的态度:①不妥协;②不畏强暴;③肯牺牲;④亲近同志;⑤无时无刻宣传主义;⑥实行决议案;⑦无虚浮并娇漫之恶习;⑧躲避可恶嗜好;⑨努力社会运动;⑩努力打破一切旧礼教风俗、道德、传说。”[1]P561925年9月23日《团吉安特支关于米业工人罢工情况的报告》中又写道:“各同志依照下列要求而训练之。1、时时阅读中青向导及新青年等,2、力谋接近农工及学生群众,3、须了解校中的功课轻于我们的主义,对于主义之研究与工作须比研究校中的功课更努力,4、须完全信仰我们的主义并随时宣传我们的主义,5、不为校中的分数所束缚,不为学校及家庭之虚荣所转移,6、有牺牲的决心和行动,7、宜极力参加任何团体的工作,8、力避浪漫、娇奢、虚伪之恶习,9、不虚耗重要工作的时间去研究自然科学、文学、古学,10、能接收同志之宣传与指导。[1]P87这些可敬的革命青年在那样一种风雷激荡的年代,能够从这样一些点滴小事和生活细节方面严格要求,不断在马克思主义的熔炉里锻造自己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确是难能可贵。

(二)深入工农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吉安城读书学习期间,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和所有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一样,深入工农大众,和他们交朋友,教他们学习文化,学习革命道理,从而把工农劳苦大众发动起来。这一段经历,对他们在日后农村地区发动贫苦农民起来革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们在吉安城创办平民夜校,在永丰、吉水等地,利用假期回乡也为工农创办夜校。教工农学文化,拉近了与工农情感,同时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不断地灌输革命道理。思想发动的作用使他们受益匪浅。二是发动工人开展革命活动,如举行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组织为上海五卅运动死难工人捐款。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工人开展经济斗争,如增加工钱、不虐待学徒工,不时开展罢工,赢得了胜利。三是下乡为农民办夜校,在县城近郊,组织菜农举办农会,在各自的家乡也办起了农会,通过农会把农民组织起来。这些革命斗争活动的成功,为他们积累了经验,也为根据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出书写文章,解读宣传马克思主义。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了由原江西省军区司令员汤光恢少将捐赠的一份革命历史文献——《共产主义与共产党》。这本小册子,据汤光恢本人在接受永丰县委党史办肖晓松采访时介绍说,是他们恩江学会几个会员在1927年3、4月间,学习了党组织寄来的马克思主义刊物,觉得老百姓没办法看,看了也理解不了,于是自己动手,用通俗语言编写了这本册子,并自费到吉安城印刷出版,印了几百本,广为散发。这本小册子,全文共两万多字,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共产主义,介绍了共产党的四个特征和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的简要历史。现将他们所理解并广为宣传的共产主义思想、共产党的主要特征介绍如下,由此可知,他们为什么接受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

一是从消除社会上的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误会出发,专门解答什么是共产主义:第一,要知道共产主义决不是什么共财主义。第二,要知道共产主义也不是均产主义。第三,要知道共产主义也和无政府共产主义不同。文章从这三个方面作了通俗易懂的宣传之后,笔锋一转写道:“共产主义者,看清了阶级争斗是由私产社会到共产社会所必要的一条大路,并且看清了政权及国家是阶级争斗中最后必争的武器,这就是共产主义和他们不同的地方。”既向普通民众宣传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又表明了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认同。因为有了这种理解和认同,便也成了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是讲清了共产党的四个特性,让今天的人们读起来,也会觉得他们真是一群思想上十分纯洁先进的革命先锋。这里也摘录几段:

共产党又是什么呢?共产党有他的几个特性:

1.共产党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先锋队,他的中坚分子是产业无产阶级(铁路矿山轮船工厂等产业工人)中最有阶级觉悟最先进的一部分。……反之,少数知识阶级甚至于贵族阶级的革命分子,他们的思想若能和无产阶级同化,他们的行动若能以无产阶级的利害为标准,献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争斗,到(倒)可以做共产党的中坚分子。这就是共产党第一个特性。2.共产党是代表全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所以也可以叫做工人的政党,……共产党既然是代表工人阶级的党,何以不直接叫做工党而叫共产党呢?这是因为共产党所代表的固然是全工人阶级利益,……工人必须有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党;普通的工人党还不够,必须有一个标明主义相同的共产党。这就是共产党第二个特性。3.共产党是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社会各阶级中最革命的阶级)中最革命的分子结合起来,因为他们的行动彻头彻尾是革命的。……他的任何行动都是革命的。这就是共产党的第三个特性。4.共产党是富于集体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所以和组织涣散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共产党发生在大机器工业时代,因此全党也如同一部机器,不能有任何个体的自由行动。共产党是一个决战的党,因此他的严密组织和铁似的纪律,如同军队一般,这就是共产党第四个特性。

这份小册子在剖析共产党的四个特性时,已经十分清楚地讲明了思想入党的极其重要性,也告诉了今天的人们,当革命知识分子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共产主义思想理念作为自己在社会上的行动指南时,他完全具备了作为共产党中坚分子的基本条件,完全可以成为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这就是东固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原因所在。而这正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在论及这个问题时,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位领导人,即赣西特委书记冯任的相关思想论述中找到答案。冯任是1929年3月至9月任赣西特委书记的,5月进入东固,组织召开赣西党的一大。他在赣西工作半年,纵横捭阖,大展才华,革命斗争局面焕然改观,使得整个赣西工作大有起色。他在来赣西之前,曾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并代理过省委书记。冯任于1928年3月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题目是《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又名《怎样做个好共产党员》。这二十二条是些什么样的条款呢?只要看看每一条的概要,就可掂量出它的份量:1、服从党的命令。2、遵守纪律。3、牺牲个人。4、勇敢参加阶级斗争。5、对党忠实。6、要随时随地去宣传群众。7、要随时随地去组织群众。8、努力党的一切工作。9、严守秘密。10、按时到会。11、缴纳党费。12、努力学习革命理论。13、打破家庭观念。14、打破地方观念。15、打破亲族观念。16、打破雇佣观念。17、打破领袖观念。18、打破迷信观念。19、不得贪污。20、要明了政治。21、接受批评。22、永不背党。有这种思想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的这些思想,也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思想作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为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营养

考察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历史和党的建设基本状况,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比如庐陵先贤忠贞爱国的信念,刚正不屈的精神,清廉质朴的风范,开拓创新的思维,以民为本的理念,实事求是的哲理等。追求社会进步,崇尚正气正义,成为这里经久不衰的家风民风和社会风气。自古庐陵多正气:做人要品行端正,做事要干净正直。为社会追求公平,为百姓伸张正义。为国家敢于献身,为民族挺直脊梁……从胡铨到文天祥,从欧阳修到杨万里,从周敦颐到王阳明等,封建社会的一批仁人志士,都非常注重在庐陵传播正气正义精神学说,虽以理学讲学为形式,但对教化社会、倡导民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庐陵先人追求“文节俱高”,而庐陵大地被誉为“理学之邦”,说明这块土地已被崇文尚德、崇正爱国的精神情操所浸染,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优良传统的沃土。

马克思主义学说,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人奉行的操守,可以说与庐陵文化崇文崇正、爱国爱家的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渊源。先有地方优秀文化的熏陶,后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洗礼,两者的结合,竟然是如此的奇巧。这就是东固革命根据地所产生的历史文化现象——革命基本上是由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所发动倡导,并具体领导实施。赖经邦、高克念、曾炳春、刘经化、汪安国等,没有一个不是读书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怕死的人,为主义而生,为主义而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这种理想信念的支配下,他们自己所倡导的思想、作风,更是体现了两者相结合的优秀品质。笔者收集了赖经邦的二儿子赖鹏在1964至1965年间与母亲傅服娇的谈话记录,傅在谈话中讲的几件事,印证了这一点。现辑录如下:

你爸爸热心共产主义,他27岁那年的前后,在七师读书放暑假回家,常陪祖父谈天,每每谈到深夜,他说现在的封建社会是罪恶,将来要废租废债,打倒土劣,实现共产主义,你祖父不理解的说,我不知他发什么颠讲神话。

他披星戴月不辞劳苦宣传共产主义,他多次去芹菜坑、牛坡湖、藤田、沙溪、白沙、潭头、黄陂、小布、良村、东村、莲塘、龙冈等宣传革命道理,唤起农民觉醒。

你爸参加革命后,从不管经济,罚没来的金银财产,一袋袋一箱箱都归公。叫曾炳春、蔡恭圣、王洪佑等人保管。

你爸讲我什么都不怕,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豪绅,说豪绅是吸血鬼。

从这几则回忆史料中,可以看到东固党的领导人赖经邦所具有的思想、作风、品质。流传甚广的苏区民歌《苏区干部好作风》,歌中唱到:自带干粮去办公,夜打灯笼访贫农。就是以当时的省苏主席曾山、副主席胡海等一批苏区干部为原型。而胡海在1930年间曾任东固区苏维埃主席,曾山长期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工作。从他们身上可对东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窥见一斑。

三、东固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革命知识分子与工农中坚分子相结合的干部队伍体系

我们现在没有详实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干部任职的史料,当时领导任职变动也频繁,一个岗位上干不了几个月,就又变动了。但就现有的史料来看,东固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当中,还是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革命知识分子与工农中坚分子相结合。尽管发动革命的是知识分子,但当一大批工农群众投身于革命的洪流时,他们当中有很多人被推上了领导岗位。例如段起凤,就是一个典型个例。他是绿林武装头领,从进入革命队伍开始,他就属于主要领导人,他能得到重用,说明了赖经邦的胆识和用人高招,也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工农干部并没有受到歧视,知识分子干部也受人尊重。1930年6月4日,赣西南特委代表李文林在上海参加党的会议,专门给党中央写了一份赣西南特委干部履历的报告,共35人,其中有16人担任过东固区委或红二、四团领导。现将资料中有关情况辑录如下:

邓子美,江西永丰人,男,三十二岁,缝工,一九二六年入党,一九二七〔年〕曾参加白沙区委工作,一九二八〔年〕在红军二团工作担任支部书记,现调永丰县委当书记。

曾珊,江西吉安人,男,自耕农,二十八岁,一九二五年入党,一九二六到一九二七〔年〕曾任吉安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南昌暴动后曾随四军教导团到广州参加过广暴,广暴失败后逃回吉安找党发生关系,一九二八〔年〕派他在吉安西区当区委书记,一九二九〔年〕参加赣西特委常委工作,现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并特委委员及前委常委。

刘承禄,江西吉水〔人〕,男,二十五岁,士兵,一九二五〔年〕入党,一九二七至一九二八〔年〕红军士兵并当支部书记,一九二八至一九二九〔年〕红军第二团特务队长参加团委常委,一九三〇〔年〕调到吉水县参加工作指挥该地的赤卫队。

刘士奇,湖南人,男,学生出身,三十岁,一九二四〔年〕入党,一九二七〔年〕到江西参加省委工作,一九二七〔年〕参加赣西特委委员并秘书长,现任赣西南特委书记并宣传部长。

根据原报告的资料,在35人中,有工人9人,农民9人,士兵2人,知识分子15人,其中工人、农民、士兵当中,也有不少人读过一些书或是学过一点文化。而东固红二、四团的16位领导人当中,知识分子有6人,工人4人,农民4人,士兵2人。这样的领导结构,在当时来讲,是非常合理的。报告中还对每个人的优缺点作了点评,可见当时批评与自我批评蔚然成风。

四、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一)东固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秘密割据斗争的需要,逐步发展周边党组织。党组织最初都处在秘密状态,这是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据卓雄同志回忆:“在东固地区,我党最初进行的革命工作相当艰难,但一开始就很重视组织和发展革命武装。潜伏在各区乡的党员干部们,昼伏夜出,带着几个武装力量暗暗活动,一家一户,一村一村地做工作,积蓄革命力量。当时东固地区有很多零散的农民武装,如‘三点会’、‘红枪会’、‘大刀会’等,他们在首先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以不同的方法,逐个加以收编。”在秘密割据状态下,东固党组织还有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即以文化社团名义开展活动,东龙区委对外称红色曙光社。又以这种方式,建立周边地区的党组织,如永丰龙岗、沙溪、潭头的党组织和兴国崇贤、大龙等党组织,对外都叫起了文化社团名字,如:红光社、金光社、列宁社、赤潮社、红潮社、火光社等。二是抓革命武装,实行党指挥枪。从农民武装起家,吸收改造绿林武装,发展为地方武装,在革命武装中坚持实行党代表制度。三是抓土地革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东固的土地革命,从减租减息、抗租抗债发展到打土豪分田地,是赣西南地区最早实行土地分配的地区,并非是迟迟不分田的地方。

(二)赣西特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赣西特委在东固革命斗争中的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八·六”事变后,党的活动处于低谷,但到了1928年1月,已有很大的恢复,1929年5月赣西党的一大召开之时,已有党员近三千,县级党组织10个。二是组织领导了各地革命暴动,如万安、东固、延福、泰和、安福、永丰、吉水等地暴动。三是建立地方工农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斗争。在万安建立了工农革命第五纵队,东固、延福的七、九纵队,后来发展为红二团。发动了罗炳辉起义,发展壮大了赤卫队、少先队等为主的地方武装。四是建立了工农红色政权,既有赣西革命委员会,又有东固、延福、中鸪、水南、白沙、阜田、同水、仁善、纯化、儒行等区级红色政权。五是开展了土地革命和秋收斗争。虽然分配土地进展缓慢,但有的地方还是比较彻底。

(三)赣西南特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赣西南特委于1930年3月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召开的“二·七”会议和随后召开的赣西南党的一大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即三个扩大:扩大了土地革命、扩大了革命武装、扩大了红色政权;两个决定:决定攻打吉安,决定成立“共同前委”。此后,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赣西南呈现“赣水那边红一角”的大好形势。按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党政组织和革命武装基本成为系统。赣西南特委作为地区性的最高领导机关,在五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彻底分配土地,土地革命进入了新阶段。二是地方武装迅速发展,红军力量明显扩大。红六军成立后,又成立了红二十军、红二十二军;打下吉安城后,组织了十二万的红军预备队,有三万人送到红一军团。三是红色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四是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建立健全,自上而下自成体系。五是先后八次组织领导攻打吉安,取得重要成效。第九次攻打吉安成功,赣西南苏区发展成为苏区江西省,工农红色政权相继成立。

五、“左”倾错误及肃反扩大化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影响

正当东固、赣西南苏区蓬勃发展时,从赣西南苏区内部开始,发生了打“AB团”狂潮,使东固、赣西南党的建设遭受致命创伤,破坏性影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对东固、赣西南党的领导组织(包括政府、军队)判断严重错误,认为基本上是“AB团”和地主富农掌权。这种错误判断,等于全盘否定了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历史,对根据地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十分严重的伤害。二是采用极端错误的方式打“AB团”和开展肃反,完全没有法制程序。大搞逼、供、讯,搞运动肃反,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恐慌和憎恨。三是采用随意处置和杀人的方式处理所谓的“AB团”分子,实质上使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倒在自己同志的枪口下,破坏了根据地党的各级领导体系,使其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以至到处出现党的领导干部危机,区县两级几乎没有领导干部站出来工作。而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则是另一严重恶果。1930年10月,赣西南苏区有党员35000人以上,而到1931年11月,党员人数下降到15000人。[2]P206-507

打“AB团”及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有其主客观的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认真总结、吸取其错误教训,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吉安县委党史办编.吉安县党史资料[R].1986(内部出版).

[2]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吉安根据地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共产党颂
江西高速公路吉安管理中心养护管理系统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妈妈,我回来了
爱管闲事的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