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井冈山斗争经验的传播

2013-01-30贺平海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前委特委红四军

□贺平海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毛泽东与井冈山斗争经验的传播

□贺平海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毛泽东通过书信、报告及革命实践传播井冈山斗争经验,让中央及湖南、江西省委了解并最终认同井冈山斗争经验。井冈山斗争经验的传播对全国各地的革命起了示范作用,鼓舞着中国革命不断前进。

毛泽东;井冈山斗争;经验传播

二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经历了各种艰难,也创造了成功的经验。“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1]P81井冈山斗争经验能够“贡献到全国以至整个的革命”[2]P241,离不开根据地斗争经验的传播,毛泽东对井冈山斗争经验的传播功不可没。

一、井冈山斗争经验传播的障碍

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切断根据地同外界联系,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队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封锁,严控外部物资进入根据地。严密封锁使得根据地与中央、湘赣两省机关联系困难,一段时间甚至失去联系。

红军采用游击战术,队伍居无定所。江西省委1928年5月23日致中央信中重点提到“军队关系是流动的性质”[2]P95。这种“流动的性质”造成根据地与外界沟通障碍。当时,普通家信可以转到国民党统治区通过邮路发送。后来才有无线电通讯,“1931秋天,江西苏区中央局得以同上海党中央沟通了较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3]此前,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往来信函大多通过交通员随身携带转交。湘赣边界临时特委给江西省委和湖南省委的信中说,“此间因交通阻塞,从来没有和你们发生关系。”[2]P282《中央给前敌委员会的信》指出,“只可惜这些材料不能达到你们,以前中央虽曾派人来找你们,但以交通的关系而终无一次能与你们接头,以至中央和你们彼此间的意见互不能达到。”[2]P108由于交通不畅通,中央、湘、赣省委及特委的指示要么到不了根据地,要么不能及时传递到根据地。1929年3月20日,《前委致福建省委并转中央的报告》慨叹:“两年以来,因交通隔绝,仅得中央来件二件二次。”[2]P291

交通员随身携带纸质文件、信件进出根据地,经常出现丢失的情况。由于此前发出信件没有回音,为保证信件能够送达前委,1928年6月4日,中央在给前委信中特别强调,“此信我们写了四份,两份由两省委各转给你们一份”,“想你们可以收到,并望于收到此信后即回一信由两省委转来。”[2]P1221929年4月5日,红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说,“从去年8月起共有3个报告给中央。一个是去年8月毛泽东在边界失败时写的一封长信……由湘[湖]南省委转中央,原稿已失;一个是去年11月起接到中央6月来信,红军须重回湘<赣>边界时前委做的一个报告……此信原稿尚存,特重写附上。”[2]P302有些叛徒往往把文件、报告带给敌人作为“见面礼”。《中央给润之、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特委信》就提到过,“赣西特委在前两月曾来一信,说你们给中央来了一个报告,为他们遗失了。而中央给你们信,托他们转的,也同遭遗失。其原因恐系同志窃取向敌人告密。”[2]P235

二、毛泽东传播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本路径

(一)毛泽东给中央、省委的报告和书信

井冈山斗争初期,毛泽东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通过报告、书信向中央汇报根据地斗争情况,陈述在井冈山地区创立根据地的理由,反映斗争中遇到的困难,争取中央对根据地斗争实践的理解和支持。

1928年5月2日,毛泽东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书记名义向中共中央和江西省委写报告,报告朱德、毛泽东两部会合后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组织状况,以及打破赣军第二次“进剿”取得胜利的情形,并说明不直下吉安而采取以永新为中心深入开展工作的策略;对内建立军队的党组织和筹款子、做衣服;对外帮助地方发起工农暴动,建立工农政权,分配土地。报告还提出应建立湘赣边界特委,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用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去造就湘赣两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并指出“此理毛同志等业已累次呈明在案,由湘南特委转湖南省委转中央”[4]P257-258。中央同意了前委的意见,在1928年6月4日给前委的信中指出,“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湘赣或赣粤边界以你们的军事实力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实行土地革命,造成割据的局面向四周发展而推进湘鄂赣粤四省暴动局面的发展。”“你们仍然是以你们选择你们现在已经占领的地方为根据地为适宜。”[2]P117

1928年6月16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名义写信给湘、赣两省委转中央。信中汇报了粉碎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进剿”的军事胜利等情况,申述坚持以宁冈为大本营的湘赣边界武装割据的三条理由:“A、此间系罗霄山脉中段,地势极好,易守难攻。B、党在此间是由无组织进为有组织,民众比较有基础(赤卫队、赤色游击队组织了),弃之可惜。C、湘南、赣南只能影响一省并只及于上游,此间可影响两省并能及于下游。”[5]P8信中提出,在军事布置上,对比较强的湘敌取守势,对比较弱的赣敌取攻势。信中还报告了贯彻执行湖南省委来信指示和成立湘赣边界特委的情况。

1928年6月26日,湖南省委致信边界特委,“省委决定四军攻永新敌军后,立即向湘南发展,留袁文才同志一营守山。”[2]P1426月30日,毛泽东在永新县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四军仍应继续在湘赣边界各县作深入群众工作,建设巩固的根据地。”[6]P183综合永新联席会议的意见和决定,7月4日,毛泽东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名义给湖南省委写报告,申述红四军当前不宜去湘南的具体理由:由于“湘省敌人非常强硬,实厚力强,不似赣敌易攻”,宁冈“在山势既大且险,路通两省,胜固可以守,败亦可以跑,且敌人绝对无法把我围着,若加上各县党与群众的基础,实在可以与敌人作长期斗争”。从经济上说,“此刻到湘南去解决经济困难,乃是绝对不可能”,且“伤兵增至五百,欲冲往湘南去,则军心瓦解”。报告最后说:根据上述实际理由,“在新军阀战争未爆发以前,尚不能离开宁(冈)、永(新)、莲(花)往湘南”,“请省委重新讨论,根据目前情形,予以新的决定。”[2]P148-150

1928年11月25日,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毛泽东代表井冈山前委给中央写报告,根据一年来的斗争实践,全面地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进一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是党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密切结合。这就是湘赣边界斗争的主要经验。报告指出:“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的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1]P59

针对中央“二月来信”精神,1929年4月5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名义致信中央。信中批判了群众运动中“盲动主义”和“取消主义”等错误倾向,肯定中央“发展农村中广大的普遍的斗争”[2]P297的观点。就中央要求分散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观点,信中指出:“愈是环境恶劣,部队愈须集中,领导者愈须坚强奋斗,方能应付敌人,只有在好的环境里才好分兵游击。”因此,“不但敌人无奈我何而且敌人的损失也大于他们的胜利,我们的胜利则大于我们的损失。”[2]P297信中强调:“我们用的战术,就是游击的战术,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群众’。”信中指出红四军“群众工作的技术现在比以前更娴熟了”,“这时候的红军不是一个单纯打仗的东西,他的主要作用是发动群众,打仗仅是一种手段。”[2]P298关于红军的领导权问题,信中提出“超地方的红军,不但不宜受县委与特委的指挥,并不宜限定受某一省委指挥”[2]P302。

在毛泽东给中央及省委的报告里,中央了解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朱毛红军基本情况,了解到井冈山斗争中一些好的做法。加上湖南、江西省委以及特派员向中央汇报情况,中央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井冈山斗争的情况。中央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接受和认可毛泽东、朱德等人在井冈山的实践和探索。1928年6月,中央在给前委的信中提出,“因为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情形不同,以及交通上等等关系,全国革命的发展各异,故虽然这是全国一个根本的整个的策略,然而在各地的运用和工作布置上不能机械的一致,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应随各地工农斗争的情形,党的力量,统治阶级的强弱,士兵工作的好坏等等主客观条件来决定,布置不同的工作方式。”[2]P114

(二)在实践中传播和丰富井冈山斗争经验

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后,在向赣南进军过程中,运用井冈山斗争的成功经验指导各地开展斗争。1929年1月10日,由红四军主力组成的出击部队准备出发时,抽调湘赣边界一批地方党的干部随军行动,准备到赣南后用以发动当地群众。1月24日,大余战斗失败,在经南雄和信丰向“三南”(龙南、全南、定南)前进途中,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一边行军作战,一边领导指战员沿途做群众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各地建立中共党组织和秘密工会、农会。2月13日,毛泽东会见中共宁都县委和赤卫队的负责人,对发展地方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等问题作了指示。2月17日,毛泽东听取了东固地方党组织和军队负责人的汇报,对根据地分配土地的方针政策和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如把原定的固定区域的公开割据政策,改为变动不居的打圈子的游击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跟踪追击。毛泽东高度肯定了东固根据地秘密割据的经验,4月中旬时,他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把东固根据地秘密割据经验写信告诉湘赣边界特委,并指出:“在接近总暴动之前群众政权的形式有由公开割据改变为秘密割据的必要”,“守势的根据地的观念,以后应该抛弃,大小五井、九陇等地,再不必固守了,强敌来了就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对付他。”[4]P293

2月22日,红四军同江西红军第二团、第四团会师联欢会后,派毛泽覃等到红二、四团工作,向地方红军交流红四军的政治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军政素质,加强当地的领导力量。这批干部带去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富经验。

毛泽东还将井冈山的经验运用于创建闽西根据地的实践中。1929年3月20日,辛耕别墅会议后,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将这次会议的精神,向福建省委和中央作了报告。报告提出了红军的战略计划和行动方针,勾划了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幅蓝图:“前敌委员会决定四军、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团之行动,在国民党混战的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并强调“这一计划决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报告还就党在全国的一般计划和工作的重心提出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要猛力地夺取群众”;“红军小区域苏维埃使个数加多,这不仅在湘、赣、粤、闽等地,江苏、皖北、鄂北、豫南、直隶都应有红军及小区域苏维埃之创立。”[4]P289

1929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毛泽东根据斗争的需要,在赣南实行短距离分兵。红四军以纵队为单位前往各地,每到一地各支队、大队再分散到各乡活动。这次分兵活动,范围包括于都、赣县、兴国、宁都、瑞金等地区,任务主要是开展政治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各地发展地方武装,建立红色政权。

1929年7月初,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特派员的身份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他在亲自调查、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为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7月20至29日,毛泽东出席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他指出闽西党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同赣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建立中心工作区域。为此,必须深入土地革命,发展工农武装,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政权。这次会议的突出贡献,是在毛泽东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并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在总结闽西土地斗争经验基础上规定的土地政策,同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相比较有新的发展。如区别对待地主和富农,只没收富农多余的土地,不过分打击富农,集中打击地主;分配土地实行“抽多补少”的原则;对在乡地主家属适量分配土地,解决生活出路等。

三、井冈山斗争经验传播对全国革命的影响

(一)中央肯定了井冈山斗争的实践和探索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井冈山斗争实践经验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央坚持的“城市中心论”的基本路线。但是毛泽东通过报告以及在革命实践中对井冈山斗争经验的传播,加之中央从湘、赣省委和特派员等其他渠道获得的消息,让中央了解到井冈山斗争宝贵的经验,逐渐肯定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实践和探索。中央在1928年6月4日给前委的信中写到:“数月来你们转战数千里与反动势力奋斗,中央对你们在这种刻苦的劳顿的生活中而能努力不懈的工作甚为欣慰。”[7]P239192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也指出,“(如赣西朱毛区域)斗争比前更为深入”,“惟朱、毛在湘赣边界所影响之赣西数县土地革命确实深入了群众。”[7]P716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二月来信”中提及,“朱毛两同志来到中央后更可将一年来万余武装群众斗争的宝贵经验贡献到全国以至整个的革命。”[8]P3161929年9月28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明确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9]P139毛泽东、朱德在实践中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受到充分肯定。此外,周恩来高度评价井冈山斗争“在全国政治局势中有极大影响”,并预言“继续努力下去,将必然要成为全国革命高潮的动力之一”[9]P139。中央积极利用主办的《红旗》、《军事通讯》、《政治通讯》和《布尔什维克》等刊物大力宣传。1928年7月4日,谢觉哉在《布尔什维克》第二十三期上撰写《一个月来各方革命形势》,在谈及江西革命形势时,重点介绍了毛泽东、朱德率军打败国民党军杨如轩、杨池生部及红四军整编的情况。1928年7月28日《布尔什维克》第二十五期上撰写《湘南湘东赣西革命势力之扩展》,介绍了宁冈、永新土地改革的方法。[2]P151、1631929年9月1日,《中央军事通讯》就《陈毅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撰写编者按指出,“朱毛红军这个‘怪物’在我们看了这个报告以后都可以一目了然。从他们几个时期的历史来看,已经很可以明了他们两年来是在怎样的艰苦斗争,在困苦到‘衣不得暖,食不得饱’的时候,还不改英勇在前的精神,率至造成今日‘有八十万武装的拥护’的巩固基础!”[2]P357

(二)井冈山斗争对全国革命起到了示范作用

中央全面了解井冈山斗争情况后,对其成功做法大力推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给其他根据地以很大启发。

井冈山斗争经验的传播,首先对周边地区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影响。湘鄂赣根据地创始人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前就表达了对朱毛红军以及井冈山斗争的向往,“唯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10]P78在总结平江起义胜利的经验时,彭德怀提到:“特别有井冈山的革命旗帜做榜样”,“井冈山起了收容阵地和继续指导全国武装斗争的作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湘、鄂、赣边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指路明灯。只有在它的指导下,我们才有胜利的前途。”[11]P586正是学习和借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湘鄂赣根据地得到极大发展。东固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也受到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启发和影响。1928年春天,东固根据地领导人先后三次派人送信到井冈山,毛泽东作了回复。红四军下井冈山到达东固后,除了对根据地发展给以具体指示外,还留下一批干部直接帮助根据地工作。借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做法,东固根据地取得大发展,并为日后赣西南乃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坚实基础。赣南根据地是朱毛红军深入赣南后开辟而成的,直接受红四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熏陶和影响。1929年3月20日,毛泽东在福建汀州召开的红四军前委会议上就确定:“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以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9]P67红四军根据这一决策,很快在赣南地区建立了于都、兴国、宁都三县红色政权,奠定了赣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赣西、赣南两块根据地联系更加紧密,党的机构也置于前委和赣西南特委统一领导之下,红军和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得到广泛的交流和系统的总结,井冈山的经验在赣南落地生根。1928年12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就指示闽西特委学习朱毛红军“滚雪球”的好办法发展红军和红色区域。1929年8月7日,福建省委在致闽西特委的信中,进一步强调“四军过去在湘赣有很多经验,我们可以采用”[9]P133。在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三次入闽期间,红四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在闽西得到直接传播和深化、发展。

井冈山的经验对其他地区根据地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鄂豫皖根据地,鄂东北特委在1929年5月提出“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15]P465,建立革命根据地。鄂东北特委正是吸取了井冈山军事斗争的经验,实行“集中作战”、“分散游击”、“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和“跑圈子”的游击战术,成功地建立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1931年,刘志丹在了解井冈山斗争经验后,深受启发,“几年来,陕甘地区先后举行过大大小小70多次兵变,都失败了”,“如果我们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我们也有站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现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根据地”[12]。1929年9月,针对中央的指示信,湘鄂西前委在《湘鄂西前敌委员会报告》中向中央表示:“我们的战术,也同朱、毛方面红军所指示的军事原则一样,我们对于此一重大的军事,绝不冒险,当视敌我力量,斟酌处(置),或进或退,自当随机应变,请中央勿念。”[8]P6581929年上半年,贺龙根据中央的精神,对队伍进行了整顿,“部队面貌,也有相当改变。新的建军路线——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已经开始执行。接受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连队普遍建立了党、团组织,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建立了政治机关,加强了政治工作”。“这样才把这支部队,逐渐改造与建设成新型的人们革命的武装。”[13]P381左右江根据地自觉“学习朱毛红军”的做法,受到了中央的赞扬。中央指出,“你们的编制,能利用朱毛红军的经验,这是对的,中央对于你们目前的编制是同意的。”[14]P241在东江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在1929年5月、10月两次致信广东省委,告知他们“要有决心起来斗争,扩大武装斗争的范围,这才是拥护朱毛的正确道路”,“要决定一详细计划,指示东江特委及海陆丰地方党部,并要与朱毛红军的游击及惠属的工作联系起来”[15]P466。东江特委根据中央和广东省委指示,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并于1929年10月下旬与出击东江的朱德红四军一部取得联系,配合行动,拓展了东江游击根据地。

(三)井冈山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的表率

井冈山斗争为各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开辟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革命道路作出了榜样。由于革命面对的艰难坏境,加之一段时间中央对革命指导事无巨细。某种程度上,各地方工作中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1928年2月21日,湖南政治任务与工作方针决议案中指出,“当今年1月西征军入湘,军阀的混战一时由湖北移到湖南,这时是我们在湖南发动工农群众斗争破坏反革命军队造成广大的革命高潮,实现农村割据局面布置全省总暴动的好机会,可是中央比较具体的指导还没有能够送到湖南”,导致“多少错过了一点机会”[2]P74。江西省委也是如此,在1928年4、5月间给中央的一系列报告中多次提及,缺人、缺钱、缺物资。《湖南省委给湘赣边特委及四军军委的工作决议案》提出,特委工作上“中央前亦有如此决议,应即查照(另请中央作最后的决定)”[2]P136。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恰恰在自力更生解决问题方面做出了表率。尽管同样面对斗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井冈山的同志不是机械地等政策,而是立足自己面对的实际,想尽一切办法在实践中摸索出“朱毛式”的正确道路。在“朱毛式”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影响下,各地结合本地区斗争实践的具体情况,形成了“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以及“刘志丹式”的发展道路,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共同创造出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他们共同为中国革命发展积聚能量,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3]王诤.殷切的期望,难忘的教诲[N].人民日报,1978-08-2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8]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史:第4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0]彭德怀.彭德怀自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2]马文瑞,张邦英.深切怀念习仲勋同志[N].人民日报,2003-10-14.

[13]朱德,聂荣臻等.星火燎原:第1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14]中共广西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编辑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15]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贺文赞)

MaoZedongandtheSpreadingofExperiencesofStruggleinJinggangshan

HE Ping-hai

(DepartmentofTeachingandResearch,ChinaExecutiveLeadershipAcademy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343600,China)

Through correspondence,report and practice-based spreading,Mao Zedong mad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PC Provincial Committees of Hunan and Jiangxi understand the finally recognize the practice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playing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spreading the experiences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The spreading of experiences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 is a demonstration for the revolution in other areas,pushing forwar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ao Zedong;experiences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the spreading of experiences

D231

A

1674-0599(2013)04-0048-06

2013-06-28

贺平海(1969—),男,安徽寿县人,法学博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党建。

猜你喜欢

前委特委红四军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毛泽东称为“农民同志”的前委委员毛科文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西安文理学院王延华教授关中特委旧址写生选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
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共奉天特委主要成员被捕前后
石正是最早传达贯彻“群众路线”的地方
滕代远领导湘鄂赣边特委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