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论析

2013-01-30刘浩林周美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

□刘浩林 周美华

(1.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2.井冈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论析

□刘浩林1周美华2

(1.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2.井冈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两者之间既可以形成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过程,也可以产生摩擦和冲突,从而引发政治问题,使社会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在我国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时代条件下,一方面是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全面渗透,另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急剧弱化,这些对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峻挑战。要维护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就需做到:科学合理地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正确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和建设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生态。

政治现代化;意识形态安全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结构、政治功能,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变革过程,是政治系统从不完善到趋于完善的政治发展过程。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政治体系的深刻调整,西方价值观念加紧渗透,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准备不足,实践应对乏力,使得当下意识形态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积极回应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政治体制变革诉求中解决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具体策略,对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考察

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政治现代化是先进意识形态引导和推动的必然趋势。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逻辑关联。并且两者之间的互动存在多种可能性。意识形态对政治现代化可能产生双重作用,政治现代化也可能对意识形态产生双重作用。一般而言,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创建和谐稳定的政治生态,两者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却很可能引起社会动乱,爆发社会冲突。

(一)意识形态对政治现代化的双重作用

意识形态对政治现代化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积极的作用,前者能够为后者提供合法性资源,从而引导后者的道路和方向。正确的以及先进的意识形态可以为政治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引导。使特定社会的政治主体焕发激情,增加力量,鼓舞斗志,能够动员更为强大的社会力量投身到社会,投身到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当中,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对政治现代化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一旦存在错误的和落后的意识形态,就容易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个别政治家、理论家基于自身野心和利益的,狭隘的空想与幻想当作真理性的东西加以传播,容易把现实政治中带有一定合理性的观念进行放大,并诉诸于国家的政权力量来强力推行,由此统治整个社会。这样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就会给群众以错误的引导,从根本上扼杀人的政治思维和创造力,对政治理性产生很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从而会把政治现代化进程引向错误的方向和道路。如此意识形态指引下所形成的政治体系难免成为扭曲而且荒唐的政治体系,只能使整个国家及其全部政治生活一片混乱。

(二)政治现代化对意识形态的双重作用

政治现代化对意识形态同样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稳定有序,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政治现代化能够起到巩固和维护既定意识形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现有意识形态提供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方面的基础和支持。一个社会的群众,如其政治民主权利、经济利益诉求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制度化的保障,那么政治主体的理想信念会更为坚定和强烈,政治信任也会持续加强。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停滞不前,政治体制改革无法进行,对广大群众的政治民主权利没有任何制度化的保障,那么,整个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激化,利益冲突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就会加剧。与此直接相关的后果就是,既定意识形态必然遭到批评和质疑,从而让意识形态失去影响力和控制力。同时,不符合政治发展规律,轻率激进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往往无视意识形态的存在,把意识形态当作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完全不顾及政治现代化需要意识形态支撑的现实作用,也没有正确衡量新旧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就破坏了意识形态的制度环境支撑,意识形态的作用被严重低估,其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也无法发挥,因此使整个社会稳定面临巨大的灾难和危害。

(三)意识形态和政治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就意识形态和政治现代化的同一性而言,两者其实也可以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意识形态的调整、创新和变革能够满足政治现代化的需要,同时,通过稳定有序地推进政治现代化也能适应某一社会先进意识形态的要求。当一个社会还处在良性发展局面的时候,没有必要改变意识形态,照样可以推行政治现代化,显然这样的政治现代化就不能是激进革命的方式,而只能是借助于渐进和温和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来进行。林尚立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任何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都是与该形态社会的本质规定性相适应的,并决定于这种本质规定性。”[1]P18因此在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政治现代化之间关系的时候,意识形态对政治现代化的制约要适度,需要为政治现代化的进展留有余地和空间,不能因为过于僵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结果导致对政治现代化的严重束缚,从而使政治现代化失去生命和活力。与此同时,政治现代化也并不是毫无条件制约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应时刻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应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合理有序的政治现代化能够对意识形态产生积极影响,起到调整和纠偏作用,以此保证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能否相互协调、互相促进,一方面取决于政治现代化安排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意识形态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政治现代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没有独立的历史,任何意识形态的问题都是社会现实矛盾的折射。在我国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的现阶段,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挑战: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全面渗透

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改变了的国际形势,对我国推行的意识形态侵略的方式方法出现了新的特点,开始把意识形态作为实现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西方发达国家趁苏联解体,两极对立格局终结的东风,大肆宣扬“淡化意识形态”,以此来消解、淡化中国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宣扬西方的政治价值取向,断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与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围剿”相呼应,国内有些人也鼓噪起“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过去的东西,它有利于理解上一个世纪的问题,但不是今天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陈旧的思想武器,无法应付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西方的政治价值观来影响和动摇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信念,从而逐渐侵蚀社会主义的基础。他们大肆鼓噪“全球化”意识形态,,即“全球思维”,表面上主张全球“共赢”、“共同繁荣”、“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其霸权主义和意识形态,企图以此为工具来控制和主宰整个世界。几百年来,资本统治集团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做法虽然花样翻新,但其本质没有变,他们始终认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经济政治制度具有无可挑剔的优越性和普世性,只有当别的文化趋同于西方文化所体现的一切时,世界历史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极力推行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用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政治经济模式作为“普遍标淮”来“遏制”甚至”规范”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取向。应该承认,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从目前的形势来说,我国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中国确实存在着被和平演变的巨大风险。

(二)内部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急剧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导致社会诸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念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意识多元化及主流文化世俗化,这种深刻变化必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挑战。一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的同时,也使文化空前繁荣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虽然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充满了高度的警惕,但与‘一体化’时代相比,这一领域毕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提倡‘多样化’。这样,它就为其他文化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意识形态依据。但是,任何意识形态或它的文化表达,都是与现实建立在一种想象的关系上的,它有自己的逻辑起点,而现实的发展并不完全依据或者顺从这种话语实践。于是,它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就无可避免。”[2]P22其次,市场经济、科技理性、现代化的发展摧毁了人们神圣的精神世界,人们必须从世俗生活本身去探索世界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社会精神生活不断走向世俗化。尽管世俗化对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体系层次上,世俗化代表性地意味着以习惯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消除而政府实际作为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合法性的标准。”[3]P56-58但这种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面目出现的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使得旧的意识形态对政治合法性基础的意义已经大大削弱。三是过去过度的政治化社会在进入世俗化社会后没有转化为自主性的市民社会,因而社会共同理想、核心价值难以通过社会成员经常和持久的公共生活和公共舆论机制相互交往、相互对话形成并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基本信念。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普遍地处于一种碎片化、非人格化的利益交往之中,权力的公共性转化为市场的公共性,市场的利益交易法则替代了社会伦理性的核心价值并作为人际交往的普遍规则渗透到公共生活领域,结果必然是与传统意识形态相去甚远的价值相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以上种种正在消解和稀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控制和教化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干扰社会的经济基础。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会削弱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三、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选择

意识形态问题是直指国家核心利益、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历来是各个国家和政党的核心任务。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采取合适的方针和策略,正确认识、妥善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是急需完成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科学合理地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过程中,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利益发生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受到冲击,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由此带来一个如何科学、正确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方式和态度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对非主流意识形态,不管其优劣、合理与否,一概进行压制和批判。这样一来,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就被扼杀,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对于那些消极、落后的意识形态,我们当然需要清除,但是对于那些有益或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则可以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与其和谐共存。列宁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4]P309因其如此,一个社会允许非主流形态形态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削弱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反而会使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如果一味地排斥、对抗其他意识形态,往往会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资源越来越贫瘠和枯竭,而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在当前来说,由于社会深刻转型,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都在逐步扩大,党的任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执政党要取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在自身的意识形态中体现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以普适性和包容性的姿态,消除矛盾、整合资源,以取得更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社会认同。

(二)正确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P98对于具体国家、具体社会而言,在某一个时期不能排除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的可能性,但是在各种意识形态当中,其地位是有差别的,并不全部是平等的,而是存在着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任何国家和统治阶级都倾向于维护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我国当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加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历史的选择,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拘泥于成说的僵硬教条。马克思、思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本来可以做某些修改。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P228-229马克思、思格斯的思想与理论随着历史条件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即与时俱进,因地因时制宜,不拘泥于不合时宜的教条。马克思、思格斯以伟大思想家彻底唯物主义襟怀,不断从变化了的社会历史实际出发,修正理论的个别结论,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后世树立了坚持与时俱进的光辉榜样。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性及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三)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

在政治体系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必须最大程度地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知识。认同是社会成员意义与经验的来源,社会认同会带来人们行动上的一致。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6]P35美国当代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把意识形态称为“一种世俗的宗教”,意大利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曾把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水泥”,它用来塑造“普遍共识”或赢得大众的积极赞同。诺斯认为:“大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团体的忠诚拥护,或者作为外在的条件变化的结果而得到更多团体的忠诚拥护。”[7]P58从以上论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是整合一个社会的凝聚力的重要法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如此,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当然也不例外。我国在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后,利益群体开始产生分化,社会阶层变动加剧,很多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对于整个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有着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其所形成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思想也是各种各样,都有其意识形态基础。为此,我们必须要把这些非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加以整合,以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增加其代表性,从而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

(四)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根据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8]P416。从社会主义的现状看,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按照马克思、思格斯最初的设想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并陆续取得胜利,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出现的。这些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它们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也是这些国家共产党正确领导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但同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由于经济、政治、文化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困难,面临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重大任务,必须为摆脱自己的落后、贫穷面貌付出更加艰苦、更加长久的努力。当前而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希望和理想的支撑,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人民群众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社会主义制度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有助于他们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邓小平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9]P204因此当前要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固然是必须的,但是另一个很为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能享受到实际的利益和好处,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带来的真实的幸福,这样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五)建设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生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正是基于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还必须要有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

我国自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道路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政治文明也有长足进步,但是在文化领域却出现不少问题,不少地方和部门盛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把文化建设当作经济发展的附庸和点缀,严重削弱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社会畸形片面发展。认为经济利益高于一切,文化建设只是附庸风雅的价值取向弥漫于社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社会主流意识所宣扬和倡导的宏大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世俗的功利需求所消解。因此,要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握最大多数的群众,获得最大的社会认同,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从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让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1]林尚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6(12).

[2]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徐国栋)

TheIdeologicalSecurityofOurCountryintheProcessofPoliticalModernization

LIU Hao-lin1ZHOU Mei-hua2

(1.ChinaExecutiveLeadershipAcademy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343600;2.SchoolofForeignLanguages,JinggangshanUniversity,Ji’an,Jiangxi334300,China)

Modernization has a close logic correlation with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The two could be in a good interaction of mutual unific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or in friction and conflict arousing political problems and social instability.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times when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s being accelerated in our country,on the one hand is the all-around penetra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value,and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rapid weakening of the attrac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This brings severe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we need to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treat the non-mainstream ideologies,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persist in the dominance of Marxism,expand the social identific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strengthen the economic basis of mainstream ideology,and build the cultural ecology favorable for spreading mainstream ideology.

political modernization;ideological security

D6

A

1674-0599(2013)04-0042-06

2013-06-16

刘浩林(1973—),男,江西莲花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周美华(1977—),女,江西莲花人,井冈山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英美文学。

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BKS06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不谈政治的政治智慧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