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光伏产业发展前景不容置疑
2013-01-30
2011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中国光伏制造业处在严重低迷期,形势严峻。
在中国科学院日前举办的太阳能发展战略暨与企业交流研讨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认为:从各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和联合国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报告》看,到 2050年,实现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这给光伏产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光伏发电安装量 17.5 GW,同比增长143%,2011年是30.156 GW,同比增长72.3%,“虽然增速降下来了,但仍然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他说。
光伏市场和光伏制造业都是持续增长的,为什么光伏制造业的经济状况自2011年以来持续低迷,困境加剧?“产业对市场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期,往往会出现短期内的‘产品相对过剩’。”赵玉文说,现阶段供过于求,竞争激烈,价格下降,利润降低,甚至亏损,整个产业就处在了低迷期。
专家表示,光伏产业的严冬带来的并不全是厄运。激烈的竞争令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幅下降,这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也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两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很多。现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做到在生产方就平价上网,中国算上节能补贴,也可以在用户方做到平价上网。”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说。
事实上,我国光伏市场太小与制造业极不平衡,这也造成了欧洲一“双反”,我国光伏业就陷入危机的局面。2010年以前,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95%以上用于出口;2011年,国内新增光伏系统2.7 GW,占我国当年产量的12.7%,首次超过10%。按相关规划,我国光伏发电装机量目标是2015年达到20 GW,2020年达到50 GW。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阳能发电的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同样激烈。破除产业困境,不仅需要启动国内市场,也需要自主创新,用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光伏行业迫切需要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提高转化效率。”中科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霖说,“科研院所要与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