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碑的香臭

2013-01-30王沛郁

支部建设 2013年9期
关键词:流芳立碑南县

■ 王沛郁

碑的香臭

■ 王沛郁

我常想,人刚生下来本无所谓好坏,只是长大后做的好事多了,就被人们称为“好人”;反之,做的坏事多了,则被人们称为“坏人”了。同样道理,石头本无所谓香臭,只是被人派了不同的用途,境遇就大不相同。比如:石头被做成了西藏墨脱县的石锅,久而久之,就成了“香石”;如果被用来垒了猪圈或垫了茅坑,久而久之,就成了“臭石”。我突然想到另一种情况——把石头做成了碑,是否也有香臭之别?

近日读报,读到了两则关于碑的旧闻。一则是河北省肥乡县的清朝康熙三十年的《抚院于老爷廉慈公宜万民永念碑》,记载一代廉吏于成龙任直隶巡抚时,轻车简从,微服私访,为肥乡、曲周、广平等县兴办私学、教化乡民、惩恶扬善之事,百姓感念其义举,共同捐资立了这通碑。“万民永念”就是要“流芳百世”,“芳”则为“芳香”,该碑当然是“香碑”了。另一则是云南省路南县的《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记载了1943年国民党军统特务许良安任路南县县长时,鲸吞抗战田赋,巧立名目征收税费,动用武装警察镇压反抗民众,妄捕中学教师,贪官离任后,民众为他立了这通碑。从碑名看,“遗臭”当然说明该碑是“臭碑”了。人本无辜,因事而有好坏之分;碑本无辜,因人而有香臭之别。正如《遗臭碑》所记:“夫流芳遗臭,皆有人为,分道扬镳,亦各有别。其人而为流芳也,则碑从而芳之;其人而为遗臭也,则碑从而臭之。其碑同其所以利民害民者则各异。”

今天,为人立碑的习俗越来越被人们所淡漠了,但并不是说人们的是非标准就混淆了。每个人,无论你干了好事还是坏事,人们都看得一清二楚,人们的心里都明明白白。有的人有钱有权了,建豪墓、立豪碑,无论墓有多大,碑有多高,得到的却是人们鄙视的眼神;有的人真心诚意为人民做事,一心一意为社会奉献,虽然没有人为他立碑,但却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碑,有个成语叫“有口皆碑”,这块碑就是世人的“口碑”。无论从政者、经商者,无论务农者、求学者,不管职业好坏、职务高低,为人做事时,都要时刻想着人世间那芸芸众生之“口”,那就是一块块为你树立的“碑”!

(责编:许树坪)

猜你喜欢

流芳立碑南县
名人
名人
名人
为山水立碑
欢天喜地过大年
南县:“青骄·第二课堂”开课啦
流芳豆参 百世流芳
无名烈士墓
曹魏时期禁碑缘由考略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