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研究
2013-01-29宋歌
宋歌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河南省已处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及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河南工业的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不适应正日益凸显,推进工业空间布局的调整与优化,不仅是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加速工业化进程、以产业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进行跨行政区域的统一规划,引导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避免产业趋同,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关于“中心—外围”理论
20世纪50年代,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首先提出了“中心—外围”结构理论,用以描述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峙情形,他提出“中心—外围”结构的立足点在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经济困境、发展本国经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的推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的主张,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中心和外围的关系,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均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而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由此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它可以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 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一书中建立了一个“中心—外围”模型,他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认为“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了具有集聚效应的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因而区域经济学要重视“研究中心与外围关系,以及地理上中心地区的形成机理”。克鲁格曼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刺激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并使得空间问题进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中心—外围”模型也被许多学者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加以适用;一些学者通过引入“中心—外围”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服务企业也类似地存在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业向总部或制造企业研究实验室所在地集聚的倾向强化了服务在大都市产业聚集的趋势,从而完全可能产生中心与外围的布局结构,由此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商业服务在地理上会集中于大城市。
以上是关于“中心—外围”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其中弗里德曼与克鲁格曼尽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心—外围”理论,但根据二者的学说以及对这一理论的深化研究可以得知,中心外围关系不仅存在于几个不同区域之间,同样可以出现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这一点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如何正视、处理、利用这种不平衡最终实现空间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心—外围”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有益启示。
二、关于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
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同样存在中心与外围的关系,“中心—外围”理论完全适用于工业空间布局的分析与研究,“蜂巢型结构”则是一种解释产业集群生成的结构和形态的研究模型,将以上两种学说有机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一个区域内的工业布局包含“中心”与“外围”两个系统,而且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蜂巢型结构”。因此,与我国工业发展多年形成的传统型产业布局不同,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一般是指,在一个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中心,以多个辅助、配套产业为外围形成的区域性“中心—外围”产业空间布局,其空间结构形态可以用蜂巢型结构形态模型来表现。
(一)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组织结构
国内学者龚绍东于2005年基于形态学、生物形态学、经济形态学及社会形态学理论提出了“蜂巢型结构”这一产业形态学概念,并结合浙江、广州等地多个产业集群形成、扩张、成熟、衰败及消亡的过程对这一模型进行了充分的说明与验证。这一概念和模型也成为实践中有效透视和研究产业集群生成形态的分析工具之一,它能够把复杂多样的产业集群抽象成一种简单直观的结构形态模型,从而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每个产业集群的生成形态和组织结构的本质特征。根据龚绍东的观点,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格局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即表现为,“蜂王型”企业拥有较强核心技术或核心能力,能够在行业产业链中对整个产业制造起领导和决定作用,从而在周边集聚一批按产业链上下游分工的紧密型配套企业,并逐步形成以“蜂王型”龙头企业为核心、集聚大量“蜜蜂型”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蜂群型”产业集群。
(二)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空间格局
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格局不仅体现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它在更大范围空间上即表现为,制造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与扩散功能,与外围城市间存在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能够集聚外围中小城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又会将部分产业转移至外围区域,从而以产业链的关联形成蜂巢型的“中心—外围”产业空间格局。从图1 可以看出,中心城市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空间上的存在标志,以若干“蜂王型”企业为基础,而外围城市则作为配套产业的空间存在形式,以若干为主导产业配套协作的“蜜蜂型”企业为基础,中心与外围城市彼此之间属于链条式的关联关系形态。此外,外围城市的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之后,又可以产业关联形式带动其周边外围地区的形成,从而成为次级区域中心城市。这种产业格局存在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以明确的产业发展主体空间依托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跨越与提升,以产业关联发展引致中心与外围城市群落的整体联动发展,加速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图1 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构成关系图
(三)“中心—外围”产业形态的蜂巢型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格局既存在于一个产业集群中,也存在于某个区域内。从图2 可以看出,当一个产业集群呈现这种空间布局时,即形成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组织结构;当某个区域呈现这种空间布局时,则形成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格局。
图2 “中心—外围”产业形态的蜂巢型结构模型
注:从产业集群角度来看,A为一个集群的主导产业,B、C为相关配套产业,B、C紧密布局在A的周边,构成了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组织结构;从区域角度来看,A为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B、C为辅助、配套产业,以A所在城市为中心,B、C所在城市为外围即形成区域性“中心—外围”的产业空间布局,同时,以B、C所在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关联产业又可以形成次级区域性“中心—外围”产业格局。
三、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的必要性
从河南工业发展的现实来看,一方面,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迈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工业布局中的问题与矛盾日益暴露,区域工业布局亟待调整与优化。因此,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对于河南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转变传统型的产业布局方式
由于在规划上缺乏前瞻性、引导性和系统性,加之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河南工业在区域空间布局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随意性,产业分散、低水平重复,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间缺乏“联动效应”。在这种传统的零散的、不分类别各种产业相互杂处的产业布局方式之下,区域产业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老工业、重工业多集中于市区,企业沿主要交通干线放射状、机械式、板块型向外摊开。构建“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将依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规律,对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产业,按照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区域合理分工和重组,切实转变传统型的产业布局方式。
(二)有助于提升整体工业布局的聚集效应
从现有布局状况来看,河南整体工业布局的聚集效应尚不强,长期形成的行政区域分割、均衡投资、重复投资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投入—产出效益差,郑州的城市首位度还较低,与周围城市的关联度小,联系松散,周边中小城市对郑州的依赖性、依托性小。构建“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将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通过强化产业的集聚与辐射,真正形成能够带领河南工业迅速崛起,并且可以与国内其他区域尤其是沿海等地制造业中心相抗衡的产业核心地带。
(三)有助于避免各地区工业布局的趋同
由于河南省各地资源禀赋比较类同,加之历史布局不合理、地区利益和部门利益导致投资冲动、现有产业布局机制紊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各地区间工业布局趋同十分严重,工业布局与区域优势不协调,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及产业集群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构建“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将以产业的分工与联系为重点对区域内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与优化,形成分工合理、协调互助的产业关联,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各地建立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区域经济的互补性。
(四)有助于加快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步伐
随着近年来河南工业的较快发展与工业化的推进,一些原本布局在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在当前形势下原有的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等传统优势已不复存在,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逐渐成为地方的衰退产业;这些产业面临着向原材料产地以及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转移的历史性任务,而具有比较优势的接纳地也准备进行吸纳,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一直未能实现,由此导致生产要素地区间合理流动受阻和工业布局合理化调整迟缓。构建“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将着力强化中心与外围的全面联系,在产业关联机制下形成资本、技术、信息、产业自上而下的外溢,随着中心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部分产业向外围中小城市转移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四、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的基础与条件
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的关键在于,一是制造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形成,二是外围城市配套作用的发挥,三是中心与外围产业关联的紧密形成。从以上因素判断,河南省“中心—外围”的产业格局已初步显现,为进一步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郑州与洛阳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郑州、洛阳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已具备成为制造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两市的工业规模一直以来在全省18 个地市中占据绝对优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也均在全省前列。近年来,郑州市明确了全市工业方面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和家居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产业布局日趋清晰、合理;宇通、郑州日产、郑煤机、富士康科技、三全等各领域的龙头企业优势突出。洛阳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在我国工业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中信重工、一拖集团、洛轴集团、洛玻集团、河柴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实力强劲。同时,郑州与洛阳在信息、资源、科技、交通等方面具有区内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创新资源方面,两地聚集着河南省最主要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从《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纲要》到《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都明确和强调了郑州、洛阳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和副中心的地位,为郑州、洛阳打造制造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外围城市的配套作用日益突出
当前,随着郑州、洛阳两地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其配套企业也逐步遍及其全省多个地市,外围城市以这些配套企业为基础对中心城市的配套支撑作用也更加明显。以郑州市为例,其汽车工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宇通、东风日产、郑州日产等整车制造企业日益崛起,龙头作用显现,逐步带动了郑州周边以及省内多个地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全省已形成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安阳、许昌、南阳、鹤壁等多个各具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而随着省内零部件产业的日益壮大,其产业配套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又反过来对郑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成较强的支撑作用,为郑州市打造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中心与外围的产业联系日益密切
一方面,全省范围内,中心城市与专业化城镇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产业间逐步以互补代替竞争。尤其是随着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深入推进,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不仅拉近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空间距离,产业园区的“无缝对接”也使协同发展成为可能,郑州与周边开封、新乡、许昌、焦作等地产业的对接合作正走向良性发展轨道,而在城市群内部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构筑产业链条、提升整体实力,也成为各城市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在中心城市,随着工业企业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都市区建设的推进,很多企业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重新布局,将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和销售中心留在市中心,把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大规模生产活动则向郑州都市区外围或其他地区转移。这一趋势既表现在传统制造业,也表现在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企业常常存在于都市楼宇中,企业多将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环节外包,企业本身则专注于高端环节技术产品的研发。
五、推动河南加快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的建议
加快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既是优化调整河南工业空间布局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河南工业空间布局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的产业格局需要充分把握其内涵,发挥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作用,遵循中心高端、外围中低端的布局原则,还要重视外围区域的功能与作用,进一步密切中心与外围区域的产业关联。
(一)明确优化产业布局的政策导向
强化各级政府对优化工业空间布局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政策导向。中心与外围间的产业关联是“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形成的核心支撑。加快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应在中原经济区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格局下,由省政府对区域工业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规划,要按中心与外围进行考虑,工业优先布局中原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推动工业集聚发展;在中心城市进行主导产业布局的同时在外围中小城市布局与主导产业配套的关联产业,并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引导各类资本和不同层级产业进入相应地区;进一步提升郑州与洛阳的中心地位,培育制造业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中心城市的产业辐射扩散以及与外围城市的产业联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关联发展。
(二)遵循中心高端、外围中低端的布局原则
加快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应遵循中心高端、外围中低端的布局原则,推进高端产业向中心集聚,引导中低端产业向外围转移。郑州与洛阳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尽力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保持同步,积极推动中心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外围有序转移,把有限的土地用于技术层次高、带动力强的项目,推进制造业由加工制造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大力发展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的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强化外围区域的功能与作用
外围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中心地区经济可能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快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应在着力打造制造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同时,推动外围区域不断完善自身条件,鼓励配套企业走“专、精、特、新、配”之路,进一步强化对中心城市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此外,还要积极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配套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强化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外围次级中心城市,既接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同时也对自身的外围区域进行产业辐射与扩散,承担承上联下的重要功能,以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产业格局带动区域工业经济的整体提升。
(四)进一步密切中心与外围区域的产业关联
使中心与外围区域产生产业关联的最根本因素在于“蜂王型”企业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应积极引导郑州、洛阳制造业领域的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向“蜂王型”龙头企业转变,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一般性配套环节外包出去,把有优势的配套环节对外开放,进而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外围配套企业实现链式对接。“蜂王型”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围配套企业的技术指导,对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为配套企业提供科技人员、资金、装备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在中心与外围的企业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协作配套关系;或通过合资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引入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布局周边外围区域,以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密切中心与外围区域的产业关联。
[1]龚绍东.产业集群“蜂巢型结构”形态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
[2]龚绍东.“蜂巢型结构”:产业集群生成的原生形态解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石峰.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若干问题[J].城市观察,2010,(1).
[4]刘文桂.优化河南工业布局研究[J].开放导报,2011,(6).
[5]宋歌.河南省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研究[J].开发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