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服务的新境界

2013-01-29吴建平

浙江共产党员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事境界利益

文/吴建平

卷首语

打开服务的新境界

文/吴建平

党的十八大代表,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连续当了19年村支书,每逢选举,他总是充满底气地说:大家不选我选谁,我不当书记谁当!郑初一在为民服务中是很有一套办法的。他做每一件好事,总是引导村民细细琢磨、好好商量;办每一桩实事,总是组织大家共同参与、体验分享;即使有一时办不成的实事,群众也会理解他。

无独有偶,前几天在与舟山市委组织部部长张明超的交谈中也说到怎样做好服务这个话题,他通过大量调研深深感到:对新形势下的为民服务工作,仅有思想上的重视、感情上的贴近是不够的,还要围绕群众诉求的新变化、实现“两富”奔小康的新目标,创新服务的机制、方式和方法,着力提高党组织和干部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这两位同志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在新形势下为民服务也要打开新境界;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也得有套硬功夫和真本事。

服务群众不仅量大面广,而且桩桩件件无不涉及群众的具体利益。诚如一位领导所说:你讲大道理,群众根本不听你的;你讲政策群众知道的不比你少;群众提出的有些问题,我们往往不好回答;群众提出的很多要求,又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比如你想给居民建个公厕,建在谁家附近都不让;你若建社区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方便,动迁到谁家谁就可能“狮子大张口”。有些实事工程,政府出了不少钱,我们做了不少事,结局可能是“两头不讨好”。对此,我们当然不能去责怪群众,更不能知难而退。在这个问题上,要改进的是做法,要提高的是本领。新时期群众对我们服务的水平要求以及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了。服务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利益多样化,要求差异化,问题复杂化的特点,呼唤我们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来创新服务的机制,改进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的质量,打开为民服务的新境界。

要使服务成“型”,有几个问题确实是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的。一是拓展服务要吻合群众的新期待,符合百姓的新愿望。什么是浙江人民的新期待,新愿望?就是实现“双富”奔小康。具体到一个地方,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在实现“双富”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此我们才不会忘了群众利益而只顾眼前利益,失去方向,也不会离开群众的具体利益而空谈长远利益。二是提升服务要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服务并不是我们对群众的恩赐,造福人民同样要走群众路线,不仅要把服务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参与进来,而且更需注意整合利益,凝聚人心,促成共识,支持、引导和组织群众在服务过程中充当主角、发挥主体作用。只有改变过去那种大包大揽和越俎代庖的做法,党群之间才能在服务中真正协同起来。三是优化服务要注重协商。随着四个“多样化”,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望也日益多样化。因此服务也要分不同的层次和层面,不搞“一刀切”。政府服务要到位;中介服务要培育;自我服务要扶持。在各种服务中都要学会并借助好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以适应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和群众政治参与的需要。四是检验服务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服务工作究竟做得好不好?这件事做得到位不到位?谁高兴谁不满意?这一切只能以群众的评价为标准,当某些“官断”与民意发生分歧时,就应以民意为重来检讨我们的服务,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

“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这三个关键词来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民”是放在第一位的。“为民”就是“服务”,因为为人民服务是党性最直接的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核心元素,也是全体组工干部的政治责任。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地方,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与做法。“百尺竿头”,我们要打开服务新境界,浓墨重彩抒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实事境界利益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品“境界”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利益与西瓜
慎独的境界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