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2013-01-28
西南大学在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途径,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导向作用
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出台了《科技成果与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奖励办法》以及《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支持和激励学校科技人员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统筹规划,完善校地科技合作体制机制
西南大学充分发挥在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学校为依托,农科教结合,探索出了“石柱模式”、“顶岗支教”、“顶岗支农”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农业服务模式。
在重庆市相关部门支持下,2009年学校成立了“西南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院”,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城乡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
创新服务途径,拓展服务领域
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学校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的20多个区市县人民政府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建成一批教学、科研、推广、试验、示范基地;与湖北、河南、河北、新疆、山东、江苏、上海等21个省市区305个县区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学校加强校企科技合作,先后与1000余家企业开展了科技合作,提供管理、营销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与地方广泛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共签订科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合作等合同1000余项,到位经费2亿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效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多途径、多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
学校以科技成果入股、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采取政府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组织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转化科技成果的新路子。以成果转让的方式与上海立马车业集团、浙江凯门机床厂等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与重庆必扬集团组建重庆市利农一把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黄籽油菜系列品种,在重庆市已推广达300万亩,产油菜籽40万吨,产值9亿元,带动农户100万户,农民增收2.4~3亿元。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服务“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科学研究,特别是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经济重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学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经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等方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示范点、示范基地,为三峡水库水质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特色产业形成与持续发展、区域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及协同优化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