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钢1#烧结机降低固体燃料单耗的生产实践

2013-01-28韩洪熙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8期
关键词:矿量助燃剂焦粉

韩洪熙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 上海 201900)

烧结生产过程中,热量的主要来源为固体燃料,其单耗占烧结工序能耗的75%-80%,2006年至2009年,宝钢股份公司1#烧结机的固体燃料单耗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 52.58,52.82,50.01,50.99kg/t。

随着钢铁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的恶化,成本压力日益加剧,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宝钢股份烧结技术人员通过深入分析生产现状和制约环节,提出了一系列可行且针对性强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1 影响烧结过程固体燃料单耗的理论分析

1.1 燃料粒度对固体燃料单耗的影响

焦粉粒度偏小,小颗粒的燃料易被气流抽走,燃烧速度过快,产生的液相量不足,返矿量增加,能耗增加。相反,焦粉粒度粒度过粗,分布不均匀,局部烧结温度偏高而另一些部位偏低,出现不均匀烧结,造成返矿量增加,固体燃耗势必增加。因此,探讨在同一批原料结构下,燃料粒度对固体燃耗的影响意义重大。

1.2 燃料配入量对固体燃料单耗的影响

在燃料配比较小时,总热量少,烧结温度低,返矿较多,利用系数低,导致固体燃耗较高。在配比增加时,液相量增加,成品率提高,产量增加,但固体燃耗会在某处出现极值,再增加燃料配比时,液相量过大,燃烧层过厚,透气性变差,同时烧结矿脆性大,强度差,返矿量大,燃耗又相应增加。故固体燃耗与配碳量之间存在极值关系。

1.3 料层厚度对固体燃料单耗的影响

提高料层后,料层阻力加大,烧结速度降低,负压加大。因烧结过程自动需热量增加,高温保持时间延长,表层返矿量相对降低,成品率和转鼓提高,固体燃耗和烧结矿FeO降低。由此可见,料层厚度越高,固体燃耗愈低。

2 降低烧结固体燃料单耗的技术措施

2.1 适当提高烧结料层厚度

烧结过程中随着燃烧层向下移动,上部烧结层的热交换作用迅速地加强起来,空气得到强烈的加热后温度升高,烧结料层提高后,其自动蓄热作用将相应增强,可以适当降低混合料配碳量,实行低碳烧结。宝钢股份1#烧结机在综合考虑设备条件和原燃料条件后,有计划的逐渐提高料层的厚度,近年来逐步将料层高度提高到681mm,利用蓄热效应控制固体燃料的投入,以达到降低烧结固体燃料单耗的目的。

2.2 改善机头给料装置,抑制边缘效应

2011年利用年修机会对1#烧结机机头给料装置进行了改造,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磁性反射板,采用九辊布料器、混合料斗及闸门的改造、圆辊给料机及其洒水、清扫器的改造、透气棒装置、平料装置等相关部分的改造、相关骨架及平台的改造,增加九辊检修平台。改造后将混合料斗宽度由原来的5460mm拓宽为5660mm,将圆辊给料机辊长由原来的5546mm加长至5746mm,有效地改善了台车两侧亏料的现象,使得边缘效应得到抑制,保证了点火效果,有利于固体燃料的进一步降低。

2.3 添加助燃剂

助燃剂作为燃烧过程的辅助催化剂,具有促进燃料快速、充分燃烧的特点。助燃剂喷洒点设置在一烧结03#圆盘给料机和称量机皮带,溶液槽设置在O-101BC与棒磨机之间的水泥地平路旁,(便于液罐车卸料)利用溶液槽给出泵进行喷洒粉焦表面,助燃剂分散吸附在焦粉孔隙和表面,可以提高焦粉的催化燃烧过程。助燃剂溶液用罐车通过溶液槽的输入口打到槽内,利用电动输出至喷洒点,在03#圆盘给料机和称量机各设置一个喷洒点,利用两个手动调节阀来调节助燃剂溶液的流量,保证喷洒量和喷洒均匀。

2.4 煤焦分装,控制好燃料粒度和水分

优化燃料粒度首先要做到焦煤分装,焦走粗焦B系统,1#、3#棒磨机,进03#粉焦槽,煤走粗焦A系统,2#棒磨机,进02#粉焦槽,减少用煤时间。加强对燃料破碎设备的管理,及时调整反破间隙,定期更换粗焦、粉焦筛网;定期给棒磨机加棒,粉焦平均粒度按照1.4~1.5 mm控制,其粒度组成要求+2.83mm部分和-0.149mm部分分别控制在10~12%和9~11%的范围之内。严格按棒磨机装棒量控制棒磨机上料量,以确保达到燃料粒度目标;及时调整燃料破碎系统的加水量,根据上料量及时调整T102,T112A/C的加水量,严格控制燃料水分。

3 效果

通过实施应用上述相应的对策,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数据分别为41.51,44.7,47.7,50.99 kg/t。宝钢股份1#烧结机的固体燃料单耗得到了有效控制,下降明显。控制固体燃料单耗,降低生产成本仍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需要尝试运用一些新技术,如强力混合,强化偏析布料,小球烧结,焦粉分加等。

4 结语

(1)随着竞争环境恶劣程度的加剧,降低烧结固体燃料单耗是重要降本方向之一。

(2)宝钢股份1#烧结机通过适当提高料层厚度,改善机头给料设备,添加助燃剂,煤焦分装,综合利用副产品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固体燃料单耗。

[1]唐贤容,王笃阳,张清岑.烧结理论工艺[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2]傅菊英.烧结球团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矿量助燃剂焦粉
烧结固体燃料性价比测算模型
高炉喷吹煤粉添加助燃剂生产实践
双旗山金矿三级矿量平衡的对策和建议
DIMINE矿业软件在普朗铜矿生产矿量管理中的应用
延迟焦化装置酸性水脱除焦粉技术的应用
电子白板:英语课堂教学的助燃剂
缓倾斜矿体露天采场台阶矿量的分配计算
焦粉分选降灰的试验研究*
我国开发成功稀土助燃剂
助燃剂对煤燃烧热值及燃烧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