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探讨
2013-01-28于维霞
于维霞
诸城市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探讨
于维霞
建设清洁型小流域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新时期落实水土保持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自开展水土流失防治以来,诸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土保持从单项措施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从单一治理到防治并重,从讲求生态效益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从涉农水保到开发建设领域水保,从人工治理到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单个小流域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水土保持不断进行着丰富和创新。
一、诸城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总体开展情况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着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健康生活。诸城市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每年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流失近507万t,有机质50362t、速效氮 383t、速效磷 59t、速效钾456t。水土流失输送大量泥沙、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入江河湖库,恶化水质,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调查表明,全市水源不合格的村有67个(不包括历史在册村庄),涉及供水人口4万多人。
自2006年水利部提出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要求后,诸城市根据省市要求及时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三道防线,以提高和完善传统小流域治理。近几年来由国家、省级资助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有石门山小流域、茁山小流域、见屯岭小流域、马耳山流域。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5km2,其中建设水保林375hm2,经济林 240hm2,整修水平梯田 170hm2,封山育林 90hm2,建设生态防护林草工程40hm2,复修塘坝8个、谷坊16座,新修道路15km、蓄水池6个,整修河堤11.028km、拦河坝2处、防渗渠300m,新修扬水站1处、管道1400m,共完成工程量68.58万m3,投资563.19万元。
另外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自筹资金进行流域生态建设。密州街办的芦山小流域依托流域建设,不仅采用营造水保林、经济林等传统措施,还招商引资建设高尔夫球场一处,将高级娱乐项目建设同流域建设结合在一起。很多小流域也在原有基础上,开辟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乐,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
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做法
根据生态流域建设的类型,针对诸城市的实际条件,在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推广“四个一”治理模式。代表性的流域为见屯岭流域,该项目区位于龙都街办西南部,206国道吕标大桥以南,总面积15.8km2,为2007年省财政专项资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1)“一河清泉水”。针对涓河主河道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建设生态河道,坝内外进行美化绿化,沿河绿化以地方草木为主,护岸以水生植物为主,弯道为硬护砌,乔木、灌木、草坪、水生植物合理搭配,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目的。(2)“一道风景线”。依托库沟恐龙地质公园,沿河固堤修路。对原有坝段加高培厚,整修大坝,坝顶硬化,便利交通,提高河道防洪能力,适宜处修建戗台,在植物种群布置上,保证一年四季各具特色,辅以休闲小道,形成陆地、水上、滨水三条风景线,满足人们近距离亲水要求。(3)“一条经济带”。见屯岭项目区所属的龙都街办,是诸城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几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基地和畅通的市场,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模式,农林牧渔业等立体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已初步形成。(4)“一根产业链”。对流域内生态、环境和景观进行修复改善,以水为依托,以绿为主题,以河岸堤坝道路为贯通两岸生态、旅游资源,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和旅游竞争力,形成一条融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沿河旅游产业链,实现人、水、城的和谐发展。
虽然在治理的总体上推行“四个一”治理模式,但不能生搬硬套到各个小流域建设上,对于特点个性突出的小流域应对其进行特别开发治理。诸城市常山流域的开发建设融合各方投资,修建了常山民族风俗纪念馆,基于常山的历史传说,复修了碧霞祠、山顶亭等名胜景点。这种重点发展旅游业为主的流域在诸城市流域建设中也占相当比重。
2.生态建设成效
在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过程中,诸城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全市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保护了水源。近年来,诸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实施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同步治理。通过防止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保护了水源,净化了水质。
二是美化了环境。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加强植被建设,解决了生活垃圾和污水问题,改变了村内垃圾乱堆、鸡飞鸭跑、脏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治理后河边绿草茵茵、繁花似锦,村内整洁干净,村民享受着生态清洁小流域带来的优美环境。
三是增加了群众收入,建设富裕新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郊旅游业迅速发展,如连年举办桃花节的马耳山小流域、皇华茁山小流域,山脉险峻的障日山小流域,山岭连绵的常山小流域,植被覆盖率极高的桃林大山流域,花园式建设的石门小流域,现都已成为城镇居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三、存在的问题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的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乡镇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这是水土保持新的发展方向;有的乡镇不知如何去做,存在畏难情绪;有的乡镇技术路线不清,没抓住实质。另外,大部分流域建设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影响了流域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对进一步做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意见建议
1.统一认识,加强指导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高度重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这一新生事物,切实加强指导,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服务社会,保障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清洁的淡水和良好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工作。一是要确定工作开展的重点范围,要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周边和重要水源区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重点。要通过水土保持建设使当地经济发展、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尤其要确保水源得到保护。二是要科学规划,结合各地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主要措施,突出各自特点,广泛征求各部门、专家和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3.多方协调,落实资金
资金不足是当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资金短缺,既要争取中央国债投资及省财政投资,又要支持鼓励集体、个人投资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
4.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针对当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作实际,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如面源染污防治技术、水生植物选择、林草生物缓冲带、湿地保护技术、沼气化建设技术,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净化处理。更要做好流域建设效益监测工作,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扩大影响,营造良好氛围,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任重道远,水利水保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新路子,为小流域青山长在、绿水长流做出新的贡献
山东省诸城市水利水产局 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