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水土生态文化建设富饶美丽家园
2013-01-28孙发政
孙发政,孙 源
(1.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31;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深圳 51805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要以水土生态文化引领全社会认识水土生态规律,了解水土生态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要弘扬优秀的水土生态文化,为天蓝、地绿、水清保驾护航,努力实现美丽中国。
1 水土生态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创造、总结和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生态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的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人类自诞生以来,不同种族、民族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为适应和维护不同生态环境而沉淀下来的传统、方式和经验,因而生态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适应性的积累和总结,包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所有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文化内容。从理论上来说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它能促使人们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自然与社会,增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们经常讲人与自然要和谐,实际上关键是要与自然界中的水、土壤(石)、植被(植物)三大要素相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水的关系、人与土壤(石)的关系、人与植被(植物)的关系,这三大关系处理好了,人与自然也就和谐了。自然界的水、土壤(石)、植被(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共存与演化的关系,是整体的、有机的关系,这是水土生态的概念[2],简单地说,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植被,一方植被保护一方水土。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与水、土壤(石)、植被(植物)发生关系的历史,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壤(石)、植被(植物)资源即水土生态资源的历史,并不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关于人与水、土壤(石)、植被(植物)和谐相处的文化,也就是通常说的水文化、土文化、植物文化等,统称起来就是水土生态文化,它是指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生态资源,在与大自然中的水、土壤(石)、植被(植物)三大要素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总结和积累下来的好的传统、方式和经验。应该说水土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化的具体表征和直观受体,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中的精彩之笔。优秀的水土生态文化能够引领人们处理好与自然界中的水的关系、土壤(石)的关系、植被(植物)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双丰收。
优秀的水土生态文化,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人与水的和谐、人与土壤(石)的和谐、人与植被(植物)的和谐,归纳起来有:一是“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自然观;二是崇尚自然、歌唱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三是保护和节约利用清洁的水源,爱护清洁的土壤和原生地貌;四是保护和珍惜茂盛的森林和草原;五是建设优质高产的农田和牧场;六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城镇;七是保持水土、美化绿化祖国大地。我们要弘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水土生态文化,为建设美丽家园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2 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都蕴含着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水土生态文化
2.1 草原文化充盈着对水土生态的保护和热爱
骑在马背上的草原游牧民族,能歌善舞、纵横驰骋,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民间诗歌《十三首阿尔泰之歌》不仅赞美了阿尔泰山的富饶美丽,更有保护阿尔泰山的信念和决心:“吉祥安康的阿尔泰山啊,所有宝物、资源供牧人享用,辽阔无边的美丽壮观、富饶的阿尔泰山啊,牧人永远保护您安康”。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蒙哥汗在公元1251年发布的登基诏书中提到:“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骚扰,流水不为肮脏不洁之物所玷污。”正因为古代先祖们保护了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石)、植被(牧草)资源,才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观。明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表述:“江格尔的乐土,四季如春,没有炙人的酷暑,没有刺骨的严寒,清风飒飒吟唱,宝雨纷纷下降,百花烂漫,百草芬芳。”表达了对优美水土生态环境的憧憬和追求。
游牧文明是人类文明发生的起点。游牧生活是人类最初的生存形态,这一时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黄金时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构成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核心[3]。游牧民族根据对草原上的水、土壤、植被(牧草)的认识,规划游牧路线,直至今天,人们所熟悉的季节性牧场,暖季在高山,冷季在山麓,春秋两季在两者之间的山坡扎营放牧,也是由此而来。我国新疆有一幅岩画,标有水源地图,是人类早期的水源利用地图,也是人类最早的放牧路线图,岩画记录了草原上先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的水土生态文化。
2.2 农耕文化反映了祖祖辈辈保护植被、节约利用水土生态资源的历史
我国西双版纳傣族《创世纪》写到:宇宙中原有7个太阳,把地球烤成了一个万物均不能生存的火球,后来在天神的帮助下引来了雨水,才把熊熊大火浇灭,拯救了地球,才有了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傣族人民对水有一种天然的神圣感和崇敬感,并将水、土壤、森林与粮食等联系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观[4]。傣族人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稻作文化,实现了自然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傣族稻作农耕主要依托坝区平坦肥沃的土地资源,灌溉水大部分依靠的是森林涵养的山水及天然降雨,因而森林资源及其所孕育和涵养的水资源是稻作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傣族谚语云“先有水沟后有寨”、“建勐需要有千沟”,深深懂得保住山区茂密的森林也就保住了坝区万顷良田和山寨人的生命之水,保护森林以保持水资源永不枯竭是傣族人的神圣天责,并形成了一套保护森林的有效办法,包括通过万物有灵等传统宗教信仰,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保护了大片的原始山林及各村寨遮天蔽日的“垄山”、“垄树”、“社神林”等原始森林,从而保持了森林对水资源的涵养功效和森林对土壤的保护功效。
一个民族的水土生态文化,是这个民族长期以来在利用和保护水土生态资源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对水、土壤(石)、植被(植物)三大自然环境因子的认知和调适而创造和沉淀下来的文化,包括这个民族保护和利用水、土壤(石)、植被(植物)的技术、制度和信仰等内容。傣族人民用技术、制度和信仰的有机结合,保证了自身民族水土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 我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和历代风景诗歌有着丰厚的水土生态文化
3.1 风水文化的合理成分和积极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风水是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学问[5],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的一分子,按照自然运行的方式生活,就化自然所有为己所有,进而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寻找适合自身的环境。风水是顺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使之与自身相协调的一种方法[5],有其合理的成分和积极的方面。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人类只有选择和保护适宜的自然环境,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直接地表现在人与水的关系、人与土壤(石)的关系、人与植被(植物)的关系,因而风水在某种程度上所表现的也是一种水土生态文化。好风水的第一要素是“山环水抱”,背后有山作依托,前面有水来环绕。“风水宝地”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面有远近呼应的低山丘陵,左右两侧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宽敞,有蜿蜒河水流过。山的好坏还要看山上的植物,植被茂盛、山体没有崩损,便是好山;住宅附近不能采石、开山、动土,否则均作凶论。中华客家人建造的著名客家围屋,大多坐北朝南,靠山临水,其构建非常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水曲则有情”的风水民俗。从现代城市建设来看,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考虑区域的水土生态平衡,保留生态廊道,倡导立体绿化;只有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从而才能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
3.2 我国历代风景诗歌不可或缺地包含着水、土壤(石)、植被(植物)三大水土生态元素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水土生态元素有:翠柳(植物)、西岭(土壤、石、植被、山)、千秋雪(水、冰川)、万里船(水、河流)。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场圃、桑麻,和谐地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把雨后青山(土壤、石、植被)、明月、清泉(水)、松林(植被)、竹林(植被)、荷花(植物),以及喧笑而归的洗衣女子和顺流而下的打鱼小船(水、河流),描绘成一幅清新淡雅的写意山水画。以唐代为代表的我国历代风景诗歌[6],有着民族的底蕴、文化的底气、人性的温情,以及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水土生态文化。
4 弘扬优秀水土生态文化,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家园
4.1 水土生态文化需要宣传、弘扬和光大
人类在与水、土壤(石)、植被(植物)三大自然环境要素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水土生态文化丰富多彩。我国地大物博,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族人民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许多保护、适应和合理利用水、土壤(石)、植被(植物)的传统、方式和经验,如西双版纳傣族祖祖辈辈保护山林植被、敬畏自然,游牧民族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草原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风水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观,歌唱自然、赞美自然的诗歌文化等优秀水土生态文化需要我们宣传、弘扬和光大,为建设富饶美丽家园提供动力和活力,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在中华大地上代代吟诵,让山清水秀的美景永驻。
4.2 水土生态文化对于实现水土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球上水、土壤、植被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受人为因素影响和干扰最大,在人的干扰下是可变的和可调的,而气候、温度、光照等其他自然因素,人对其影响力较小,也是难以掌控的,如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水、土壤、植被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利用着它们。水、土壤、植被是水土生态的三大要素,并由这三大要素构建起了自然环境的主体;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以水、土壤、植被三大要素为基本架构,贯穿于地球陆地上的一切生态系统[7-8]。因此,解决好地球上水、土壤、植被三大问题,是解决好地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地球上的植被类型多样,如森林、草原、农作物、果园等,是绿色植物组成的群体。植被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并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对温室气体也有消解作用;植被和水还可吸纳和化解大气中的PM2.5,净化空气。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者(初级生产者)就是植被,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必须以植被(植物)为基础。水、土壤、植被三者之间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这是自然界的水土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键是要实现水土生态平衡,而水土生态文化对于实现水土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3 重视和维护自然界的水、土壤和植被三者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关系
水(河流、湖泊、山塘)、土壤(石、山、农田)、植被(园林植物、森林、草地、农作物)三大要素是构建富饶美丽家园的基本要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由水、土壤、植被三大要素所支撑起来的景象。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运动,造就了万水千山的景致和地貌;地球上的土壤种类繁多,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精彩纷呈,从高山到平原,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植被。水、土壤、植被在地球陆地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地球历史长期演化的结果,甚至比人类出现和演化的历史还要久远,这种水、土壤和植被的和谐与平衡,是人类出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今天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必然要求。
4.4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融入水土生态文化
当今地球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由于水、土壤、植被三大要素被人为过度干扰和破坏失去平衡而引起的。保持水土生态平衡,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途经。我们的先辈深深懂得水土生态平衡的道理,创造了丰富的水土生态文化;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从传统的水土生态文化中找到一些答案。人类社会生产力已不是“愚公移山”的年代,一座山头、一口山塘、一条小河、一片农田、一块牧场可以在一夜之间被现代工程机械挖掘成平地,并使之水泥化,导致原生地貌被大范围破坏,水土生态失去平衡。这些山地、河流、湖泊、平原等原生地貌的形成甚至比人类诞生的历史还要久远,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有其特定的生态功能,被大范围破坏后将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我国城镇化建设将迎来新一轮高潮,弘扬传统的水土生态文化,保护好水源、土壤和原生地貌及森林、草地、农田等,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卢继传,孙发政,陈劲峰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911-926.
[2]孙发政.论水土、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2006(11):14-16.
[3]任继周.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J].生态城市,2011(2):9-11.
[4]尹绍亭,[日]秋道智弥.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7.
[5]石桥青.风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9-68.
[6]历代四季风景诗选注组.历代四季风景诗三百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71-203.
[7]孙发政.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11(2):262 -264.
[8]孙发政,孙源.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的再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2010(1):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