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机遇 开拓创新 建设美丽湖南

2013-01-28段炼中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3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生态

段炼中

(湖南省水利厅,湖南 长沙410007)

(责任编辑 李西民)

1 湖南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成效

2008年以来,湖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实施水土保持法,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1.1 宣传教育有声有色,营造舆论氛围成效显著

自2008年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专项行动以来,全省每年用于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超过1 000万元,各级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宣传工作在高度、广度、力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以往,做到手机有短信、电视有声像、报刊有文字、广播有声音、会议有手册、路上有横幅、墙上有板报、经费有保障。多次在《湖南日报》开辟专版并发表领导署名文章,组织湖南卫视、红网、湖南水利网等省级主流媒体开展专题报道活动。2010年组织编印、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3 万多张,水利部有关领导看到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安排在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首页上滚动播出达3 个月之久。2011年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我省多形式开展了新法学习、宣传活动。在水利厅会务中心举办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主讲的新水土保持法宣讲报告会;在红网举办了为期1 个月的新水土保持法有奖答题活动,共有2 万多人次参与。2012年,全省组织发动1.2 万人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法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开展水土保持局(站)长讲一堂水土保持法活动;各地在继续积极推进水土保持进机关、进学校、进工矿(企业、项目)、进乡村(社区、街道)等“四进”活动的基础上,采取召开纪念座谈会、举办中小学生水土保持主题日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统一印发水土保持法宣传画5 000套,制作发放了水土保持小型生态宣传挂牌5 万块,发放宣传资料6.7 万余份,在7 条主要高速公路的“宣传走廊”竖立固定宣传牌45 块。2008年以来累计发表新闻报道3 500 多条,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1 500 多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0 多万册。

1.2 监督执法逐步规范,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拓展了工作领域。2008年以来,各级水利水保部门通过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成功打破了铁路、高速公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多个监管禁区,全省基本实现了从抓重点、抓典型走向全面监管、依法行政,从重收费、轻管理走向收费、审批、检查、验收并重的深刻转变,大大拓展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工作领域。二是规范了工作程序。2012年,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责任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州)、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主要责任,进一步强化了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主体地位,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2008年以来全省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7 926 个,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380.14 亿元,验收了1 971 个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对各方面工作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进一步严格了行政许可,方案审批、规费缴纳、监测评估、专项验收等环节成为各级审批生产建设项目的必经程序。三是强化了监督检查。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突出抓好规费征收和监督检查两个工作重点,累计征收规费达5.72 亿元、建设规费返还治理示范工程1 257 处,对9 821个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正式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30 个,彰显了水土保持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省水利厅组织有关市、县水土保持机构对武广高铁、洛湛铁路、怀化工业园等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了监督检查,采取了冻结施工单位账户、相关专业限报限批、主流媒体连续曝光等超常规措施,保护了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震慑了违法行为。四是改善了管理服务。各级水保部门秉承“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转变作风,严格执法,柔性执法,文明执法。针对风电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问题,省水利厅组织有关专家到生产建设项目工地对风电建设的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监测人员开展水土保持法规和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建设项目人员遵法守法的意识;常德市对常德卷烟厂“十二五”易地技术改造项目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问题,多次上门宣传、找分管市领导汇报,纠正了业主的违法行为;怀化市在大唐华银怀化石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报批水土保持方案过程中,主动和业主一起向上级部门汇报,使项目顺利、尽快得到批复,工作效率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建设单位的肯定与好评。五是加强了技术培训。2008年以来累计组织方案编制、监督管理、监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培训班32 次,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培训监督管理和工程技术骨干4 800 多人次,提高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1.3 重点治理稳步推进,治理效果扎实有效

一是全省水土保持工程前期工作规范有序。省厅编制完成了《湖南省2009—201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湖南省崩岗防治规划》、《湖南省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等重大规划,为今后一个时期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的投入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印发了《湖南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湖南省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办法》、《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南省水土保持工程标志牌标准样式》等规范性文件,为加强和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类项目均较好地执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群众投劳承诺制、政府采购制等制度。三是拓宽了投资渠道。2008年以来,全省持续开展了农发水保项目、库区移民坡改梯、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小流域治理和崩岗治理等项目,完成总投资6.27 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4.07 亿元,筹措地方配套投资2.2 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529 km2。在争取中央、地方增加水土保持投入的基础上,全省各地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投入水土流失治理。2012年,邵阳市引进民间资本3 960 万元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娄底市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机制,以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使用权转让、拍卖“四荒”等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涌现一大批如铁龙科技园、九龙生态园、南芙农业生态园、天华牧业等园区;攸县人大作出《关于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决议》,把矿区治理纳入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政府引导、人大监督、村企投入、县乡联管、奖励配套”的工作机制,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先后投入治理资金19 250.9 万元,其中企业投入占67%;茶陵县探索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新路子,以重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为龙头,引导民间资金3 500 多万元,坚持“水保科研、生态示范、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思路,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开发建设慧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四是创新了治理模式。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原则,按照“治理一条流域,修复一片生态,培育一种产业,拉动一线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在传统的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涌现一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典型。五是加强了建后管护。各地认真总结已实施的水保工程管护的经验与教训,按照《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管护制度,搞好工程移交,逐级签订管护协议,落实管护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树立管护标牌,确保了水保工程建成一处,见效益一处。

1.4 监测工作纵深发展,监测网络逐步完善

一是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已经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并通过了长江委的初验。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和8 个监测分站已投入正式运行,全省建成了24 个监测场站、93 个径流小区和2 个沟道观测站,部分监测场站完成试运行并已开始进行水土流失观测。2012年,完成了《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完成了2008—2012年度《湖南省水土保持公报》编制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告水土保持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积极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组织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1.5 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1月,麻阳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已通过了水利部专家的评审。在全省水土保持系统开展的示范创建活动中,16 个单位被评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示范单位”、17 名同志被授予“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示范岗”、1 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被评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树立典型,促进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水平的普遍提高。常德市积极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的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常德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管理办法》、《常德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暂行)、《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区域的通告》(暂行)、《常德市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规定》(暂行)等,市财政安排创建工作经费30 万元。衡阳市、郴州市在示范创建活动中设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注重宣传推动,通过开展“比、学、赶、帮、超”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倡导“爱岗敬业、依法履职、规范管理、科学防治”的行业精神,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6 机构建设取得突破,履职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全省14 个市(州)均设立了水土保持科(处、站),株洲等8 个市、州设立了水土保持监测分站,123 个县(市、区)中有106个县(市、区)设立了专门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其中86 个县(市、区)设立了副科级的水土保持局。怀化市、永州市的大部分县(区)成立了副科级的水土保持机构。二是加强基层水保部门的能力建设。各地严格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总体方案》和《湖南省第二批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方案》要求,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完善了水土保持规章制度,规范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基本达到了“五完善”、“五到位”、“五规范”、“五健全”、“三提高”的目标要求,切实提高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办了“水土保持管理培训班”和“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培训班”,着力提高基层水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四是建成了较完善的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体系。各级积极打造技术服务工作平台,结合水土保持日常工作对技术服务体系进行精心培育、引导和指导,水土保持技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全省拥有水土保持监测、评估、方案编制、工程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95 个,从业人员达1 200 多人,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1.7 科技支撑得到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是学会工作步入正轨。2012年1月,湖南省水土保持学会在长沙正式成立,学会理事会秘书处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组建办事班子,落实工作人员,积极收缴会费,营建交流平台,筹建学会网站,开展方案编制单位的管理调研,组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上岗人员培训班6 期1 397 人次,促进了全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提高。二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不断加强。省水利厅参与完成了“中国古梯田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与现代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战略研究”项目,组织开展了“水土保持与山洪地质灾害关系的研究”、“湘西山区坡地三种植物水土保持效益研究”、“矿区废弃地四种植物水土保持效益对比研究”、“工程施工扰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和“狼尾草在湖南省的适宜性及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省水保监测总站与省水文局、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的“南方花岗岩地区流域侵蚀与径流输沙规律研究”项目获得了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邵阳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与湖南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科研合作全方位展开,湖南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全年分6 批次共派出80 多人次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到水保所进行科学实验,开展了人工降雨、土壤侵蚀模数与雨量因子等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撰写博士论文、硕士论文30 余篇。临澧县在植物措施上精心设计,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的自然条件,引进适合项目区栽种的优良品种,采取深挖大穴、埋施有机肥等技术,使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三是新建成一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新增长沙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中科长沙金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茶陵慧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3 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全省已有5 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发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宣传教育作用,科技示范园成为面向社会的有效窗口,推动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发展。

2 当前湖南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形势

一是新水土保持法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新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理念为指导,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将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各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补偿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法律责任,为依法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

二是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突出地位。2011年中央1 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特别强调了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连续两次就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强调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是我国新的发展战略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标志着国家的发展理念越来越成熟,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水土保持工作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当前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利条件还有:越来越健全的水土保持机构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水土保持队伍,几十年水土流失防治实践积累的成功经验,社会广泛参与给予的强大推动力,一大批重点工程发挥的示范带头作用等等。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还不够强,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很重,投入的成本大幅上升,水土保持基础工作不扎实,亟待研究、引进、应用水土流失治理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难度增大,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克服和解决。

3 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湖南各项水土保持工作

近期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深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深入推进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保护水源和改善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健全法制保障和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湖南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3.1 加强基础工作,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一是摸清水土流失现状。在全国水土保持普查的基础上,启动我省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掌握当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强度,研究分析第二次遥感调查以来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二是做好水土保持规划。按照水利部部署和要求,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思路,开展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重点、难点专题研究,完成全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相关工作。三是加强水土保持法配套法规建设。继续推进《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订工作,确保2013年出台。研究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探索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全面开展能力建设。继续推进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水土保持从业人员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我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五是要抓好规费征管。要狠抓规费征收的到位率,严格考核,做到应征尽征。要加强规费的使用管理,确保用于水土保持工作。

3.2 坚持不懈地搞好宣传教育,营造水保工作浓厚氛围

湖南的水土流失,许多是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造成,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意识,是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的最有效途径。宣传教育工作一定要创新。一是在宣传教育对象上要创新。要在继续坚持水土保持“四进”活动,在加大对“一线”生产劳动者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水利系统内部的宣传教育,要让水利人率先学好水土保持法,率先树立生态理念。二是在宣传教育内容上要创新。要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水土保持法规、政策要求,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的宣传。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让人们知道必须尊重大自然;宣传保护生态的科学行为模式,让保护生态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三是在宣传教育方法上要创新。继续推进“宣传走廊”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建设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等建设成为科普教育和成果展示基地,选择典型的滑坡、泥石流、崩岗现场,把其建设成为水土流失危害警示教育基地,多形式、多层次、多媒体开展宣传,营造出浓厚的水土保持工作氛围。

3.3 深化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监管水平

首先要把好行政许可关。加强对方案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提升方案编制水平。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行政许可,从源头上控制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其次要落实好监管责任。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分级责任制度,建立项目监管责任制和目标考核机制,让每个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都在监管视线之内。再次要提高监管水平。突出监管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坚持普查与抽查相结合,水保监督与综合执法相结合,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水平。最后要改进服务。对生产建设项目要主动跟踪、主动指导,继续加强对项目业主和有关人员的法规宣传和技术培训。

3.4 不断创新治理理念,提高综合治理水平

一是要创新治理理念。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项目从前期的规划、可研、设计开始,就要贯彻生态理念,注重林草植被建设。要与保障饮水安全、控制面源污染、改善人居条件等相结合,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小流域建设,深化水土保持工作内涵,拓展水土流失治理领域。二是要注重综合效益。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原则,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以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不同的治理模式、投入机制,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三是要严格建设管理。项目实施必须严格落实“六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质量管理,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全面落实项目建后管护责任制,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确保工程效益发挥。按照水利部《关于印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施细则的通知》的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个人和单位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3.5 加强监测预报,提高决策支撑能力

一是要规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各级水利部门要把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经费列入水土保持经费预算,优先安排,确保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正常运行。各地要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上报监测数据,维护好各监测站点的观测设施设备。二是要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做好全省水土流失情况监测和公告。积极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情况监测,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依据。启动水土流失重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和监测成果认证评估工作。三是加强监测成果的认证管理。目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开发建设项目尚少,即使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工程,其监测成果未经审核认证,因此要对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进行鉴定和认证,确保监测成果的客观公正,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3.6 推进示范创建,提高水保社会效应

一是要大力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创建工作,2012年全省要力争创建2 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1 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和1 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二是要继续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示范单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示范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在全系统倡导创先争优、敬业奉献的精神,着力提升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3.7 加强科技支撑,不断增强水保事业发展能力

一是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用好湖南省水土保持学会这一平台,组织高等院所、科研单位,针对我省水土流失特点和现状,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治理技术研究,解决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湘中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紫色页岩地区植被种植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能力。二是大力开展科技推广。大胆引进和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材料、新品种、新工艺,建设一批集试验、示范、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精品示范工程。三是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学会作用。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水土保持行业管理,管好全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单位,为全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监测生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