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是科学创造的亲密伙伴”——郭沫若与钱学森的友谊

2013-01-28王文华

郭沫若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钱学森郭沫若院长

王文华

(中核集团八一四厂,四川 成都 610004)

我没有考证这个题目是哪位贤哲说过的话,但我觉得用在郭沫若与钱学森(1911-2009)之间是比较贴切的。郭沫若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而钱学森又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郭沫若与钱学森共同倡议并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任校长,钱学森任近代力学系主任……到1978年郭沫若逝世,郭沫若与钱学森合作共事长达23年。郭沫若与钱学森可以说是20世纪中华民族最富传奇色彩的两位巨人,改变民族的命运和振兴民族的时代激流又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到一起。

1995年,金色的十月,火红的枫叶映衬着北京湛蓝的天空。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内,科学与艺术研讨展示会正在举行。参加会议的科学界人士有朱光亚、朱丽兰、张玉台、怀国模、李政道、汪德昭、何祚庥、冼鼎昌、叶铭汉、李竞等,艺术界人士有吴冠中、靳尚谊、常莎娜、柳冠中、杜大恺、刘巨德、李延声、广军、张立辰……

这个名人荟萃的盛会有两位特邀嘉宾特别引人注意,一位是钱学森的堂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敏。一位是郭沫若的小女儿,北京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这看似巧合,其实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必然。两位嘉宾分别在会上介绍了郭沫若和钱学森的艺术修养和科学探索。郭沫若曾经这样讲过:“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钱学森也曾说过:“文学艺术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虽有其特点和特殊的地位,但其内容、思维方式与科学技术是互相贯通、互相促进、融为一体的。”

钱学敏教授的发言,使人更了解了钱学森这位著名科学家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艺术情趣。在钱学森的心目中,不仅拥有一个广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里,他对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绘画、书法等等,都用心体味过,深深地热爱着,并有独到的见解。钱学森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和交叉科学的创建。他曾深情地说过,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世界中最普遍的一个。科学家心目中还有十几二十个世界可以描述,等待着艺术家们用他们那些最富于表达能力的各种艺术手法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它将我们引向高处,引向深处,引向远处……

郭平英馆长以《“球形发展”与科学艺术化》为题,介绍了新中国首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一代文豪郭沫若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方面的不懈努力。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就将天才人物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线形,一种是球形。直线发展塑造出的是纯粹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而球形发展则是这个人所具有的一切天才“同时向四面八方,立体地发展”。青年时代的郭沫若,就在自然科学的文艺化方面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29年中,一直重视和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和交叉发展。

“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郭沫若和钱学森成功的事业,正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最好佐证。

倡导科学与艺术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这是郭沫若与钱学森共同的主张,也是郭沫若与钱学森建立友谊的一个方面。而他们的友谊更多的则是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了发展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的长期合作共事中建立起来的。

早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前夕,郭沫若主持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之初,就致信时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实验中心”主任的钱学森教授,邀请钱学森回国共同领导祖国的科学事业,钱学森收到郭沫若的信件决定以探亲名义提前回国。1950年,钱学森归国受阻,9月7日美国当局非法逮捕了钱学森。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听到美国政府无理拘捕申请回国的钱学森博士、赵忠尧教授和钱学森的学生罗时钧博士时,极为愤慨地说道:钱学森、赵忠尧既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们自然有权回到母亲的怀抱,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郭沫若凭借自己的国际声望立即致电世界和平大会主席约里奥·居里,吁请他号召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谴责美帝国主义的无理行径,并要求立即予以释放。郭沫若的电文如下:

巴黎世界和平大会主席居里博士:

我国航空力学专家钱学森博士于申请回国时被美警拘捕,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和学生二名在返国途中,在日本横滨为驻日美军拘捕。此等蹂躏人权、摧残科学家的暴行,已激起中国科学界及中国人民的普遍愤怒。请你和贵会号召全世界科学家对美帝国主义暴行加以谴责,并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之科学家。

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

郭沫若

1950年9月25日

正欲归国的钱学森在美国被拘禁期间,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和钱学森指导的博士生罗时钧、生物学家沈善炯等三人自美归国途经日本横滨时,也被驻日美军扣押。在全国科学、教育界人士积极抗议美国政府无理行径的同时,以郭沫若为首的中国科学院还作出一项更实际的支持钱学森等中国科学家的决定。9月30日,郭沫若接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吴有训所长和钱三强副所长的联名信。说明赵忠尧是本所研究员,现被美军扣押期间,院方应给其家属发放生活补助费,并建议,对钱学森的家属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郭沫若随即主持院务会议,经讨论决定,认定赵忠尧原是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9月1日起,按照中国科学院一级研究员的现行工资标准,给其家属按月发放其工资总额70%的救济金;从10月份开始,新聘任钱学森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也以同一标准给其家属发放救济金。

这项决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他绝不仅仅是为了惠及钱学森一家人。实际上,就钱学森一家的经济状况来说,即使三年两载不给救济,也不一定就会挨冻受饿。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政治姿态。它表明新中国永远是海外学子们的坚强后盾,同时也给蒙难的学者及时送去了一份温暖,这无疑对世界各地的海外学子产生出一股强大的感召力;另一方面,对当时急于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中国来说,钱学森实在是太宝贵了,钱学森在国际上都是航空航天技术的翘楚,在当时中国的空气动力学界找不到第二个能跟他比肩的人物。

1950年11月22日,郭沫若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演说中再次为解救钱学森大声疾呼:“杜鲁门也在喊保障人权,但我们中国的钱学森在美国被扣留,不准回国。所以美帝国主义的裁军就是扩充军备,美帝国主义的保障人权就是蹂躏人权。”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一家在中国科学院朱兆祥的陪同下从上海到达北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和首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周培源、钱伟长、赵忠尧等二十多人,到北京前门车站欢迎。

次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隆重款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又饱经磨难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一家。宴会开始时,郭沫若院长以其特有的诗人气质,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高度赞扬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钱学森所取得的卓越的科学成就,热情地欢迎钱学森回到了中国科学家群体,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劲夫、吴有训等作陪。

席间,吴有训向钱学森正式交代了由钱学森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决定。钱学森欣喜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稍后,郭沫若还邀请钱学森全家到自己家里,把酒接风,畅谈祖国科学之未来。由此可见郭沫若为人的热情真挚,由此也开始了两位巨星的真诚交往与崇高友谊。

1955年11月21日,钱学森正式到中国科学院报到,郭沫若院长亲自接待,并向钱学森谈了去东北参观讲学的具体安排,同时说明这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意思。于是有了一段广为流传的钱学森参观考察东北的传奇故事。

11月22日至12月21日,整整一个月时间,钱学森从东北的哈尔滨沿铁路南下,先后到了吉林、长春、沈阳、抚顺、鞍山,一直到港口城市旅顺、大连。参观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厂、煤矿、水电站、炼油厂、冶炼厂、化工厂、机床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机电厂等等,访问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在几所大学做了学术报告。

11月23日,钱学森一行第一站来到哈尔滨,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出面安排接待,钱学森提到他有两个朋友庄逢甘和罗时钧(都是钱学森在美国的博士生)在哈尔滨工作,他希望此次能见到他们,省里感到有些为难,因为这二人都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而哈军工是保密单位,省里作不了主,要请示中央。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陈赓大将兼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正在北京,一听说钱学森先生要访问哈军工,第二天清晨就乘专机飞回哈尔滨,并亲自赶到哈军工开门迎接钱学森,陪同参观。陈赓院长命令全院各系把实验室和陈列室都打开来请钱先生参观,他说,“在钱先生面前还有什么保密的,我们这些陈列品都是从朝鲜战场美军手里捡回来的战利品,对于钱先生来说是不足为奇的……”

25日晚上,陈赓大将在哈军工苏联专家俱乐部专门宴请钱学森一行,罗时钧、庄逢甘作陪,师生久别重逢,大家心情非常愉快。晚宴开始时陈赓大将代表周恩来总理向钱学森敬酒,钱学森看到了陈赓的豪爽真诚。席间,陈赓大将专注地看着钱学森问道:“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自己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点点头,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陈赓大将听了钱学森的话非常高兴:“好!好!好极了!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对于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两位当事人和几位有幸参与其中者,许多年之后,谈起当时的情形依然激动不已。陈赓大将曾回忆道:“那时,周总理非常重视召唤海外华裔科学家回国的问题,简直把他们当作共和国的宝贝疙瘩。他要回了一个钱学森,还专门交代我在哈尔滨好好接待这位在国际科坛崭露头角的火箭专家。我当时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不折不扣地按照总理的意见办了,还和钱学森一起吃了顿晚饭。”

多年以后,钱学森才知道,陈赓是带着周恩来和彭德怀的指示,专程赶回哈尔滨,就中国发展火箭、导弹等问题专门请教钱学森的。钱学森晚年几次在文章中提到了他与陈赓大将的这次会面。他回忆道:“……人家告诉我,陈赓那天上午从北京赶到哈尔滨就是为了晚上接见我,我听了很感动。”钱学森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道:“……谁知这一句话,决定了我这一生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冒说一句可以搞导弹,但是真正干起来,困难真多呀!……”

这次富有传奇色彩的会面,似乎只是钱学森东北之行中一个愉快的插曲,然而,与这位年轻的火箭专家的会面,使中国军事领导人对导弹的认识变得具体清晰起来。

钱学森回到祖国做的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1956年春参加了周恩来、聂荣臻和郭沫若等领导和组织制订的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钱学森担任综合规划组的组长,在他的主持下,逐项地讨论了56项重大科研任务。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这样一位科技决策的大战略家主持,使得这一远景规划,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突出了时代精神。钱学森还亲自主持制订了第37项任务《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钱学森等在这项重要科学技术规划的说明书中指出:“喷气和火箭技术是现代国防事业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喷气式飞机;一方面是导弹。没有这两种技术,就没有现代航空,就没有现代的国防。建立喷气和导弹技术,民用航空方面的科学技术也就不难解决了。”规划的目标是:“本任务的预期结果是建立并发展喷气和火箭技术,以便在12年内使我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接近世界的先进技术水平,以满足国防的需要。”规划的大体进度是:“1963~1967年在本国研究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设计和制造国防上需要的达到当时先进性能指标的导弹。”在钱学森等人的建议下,这项任务列入了12项重点的前四项,得到了优先发展。今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正是当时的正确决策,我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制定12年科学远景规划的过程中,钱学森的渊博知识和聪明智慧得到了充分展示,中央首长和科学院的领导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郭沫若院长看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之后非常高兴,特意把钱学森一家请到自己家里,设宴款待,举杯祝贺。席间,生性豪爽,感情真炽的一代诗人,深深地为人民科学家的崇高人格、学识,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所打动,顿时诗兴大发,当即挥毫赋诗一首赠钱学森

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

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画献宏猷。

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学森先生补壁 郭沫若(印章)

这首七律正式发表于1957年1月3日的《文汇报》,以后还收集在《郭沫若全集·文学篇·第三卷》中。郭沫若手书原件如下:

郭沫若在诗中用东汉末年王粲避乱荆州,常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怀的故事,来比喻钱学森身在海外,怀念祖国的情怀。诗中也反映出钱学森万劫不泯终回祖国的艰险和家园的美好,也赞扬了钱学森对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贡献,展望了钱学森在规划中确立的宏伟目标。

自幼喜爱书法和绘画的钱学森,特别珍爱郭沫若院长手书并亲手装裱所赠的这件墨宝,几十年来一直悬挂在客厅里。作者考证郭老手书的这幅作品,至少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悬挂在钱家的客厅里,一个版本便是发表在1957年《文汇报》。

钱学森珍藏的郭沫若院长的墨宝不止这一件,据介绍,还有一柄折扇,扇子的一面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写意花卉,一面是郭沫若为钱学森所题的字。有人曾对这件赠物作了这样的评价:“齐白石红花墨叶,百金尺纸众争夸;郭老笔走龙蛇,豪放淋漓,画好字也好,真是珠联璧合,难得,难得!”而笔者通过郭老的赠物和钱学森的珍藏,看到的是更是两位心心相印的才俊的亲密往来和深厚友谊。

1958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影响很大的青年修养读物——《论又红又专》(32开本,212页,125千字),作者署名是郭沫若钱学森等,书中收录了刘少奇、郭沫若、钱学森、刘仙洲、张劲夫、梁思成、朱光潜等35篇文章。其中收入郭沫若的《讨论红与专》一文、钱学森的《“先专后红”是不是捷径》一文。1958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说:“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增添新力量三百余名优秀分子光荣入党――郭沫若、李四光、李德全、钱学森等同志开始过党的生活。”郭沫若和钱学森是新中国科学文化战线的两面旗帜。从这些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激情似火年代,郭沫若、钱学森这两位时代巨人的思想和追求又是何等相似与一致。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大事记》和《钱学森实录》《钱学森年谱》可以看到,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每当郭沫若院长作为国家科技界的领导接待外国来访的科学技术代表团,会见或宴请来访的著名科学家时总会有钱学森出席作陪,这或许是工作的需要,但也不能说没有郭沫若和钱学森之间的个人因素。

科学院在郭沫若院长主持下,对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十分认真的。其关键所在,就是要将学术问题与政治思想问题区别开来,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学派,决不能乱扣政治帽子。尊重科学专家,凡属学术问题,由科学家展开“百家争鸣”。这种民主学风是郭沫若与钱学森两位学人共同的一大特点,这也是他们工作中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生活中情趣相投互相理解的一大基础。实践证明,这样做,才能推进科学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发挥所有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1958年,科技界对于“任务带学科”的提法,曾有过不少议论。为此,郭沫若院长专门派钱学森和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局长谷羽同志,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考察,在考察中,钱学森看到了张存浩教授承担的固液推进剂及其燃烧机理的研究任务,认为颇有成绩和创见,“任务带学科”的提法是站得住脚的,但不排除学科发展对任务的推动。后来张劲夫同志把这个提法补充为“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就更完整了。郭沫若院长听取了钱学森和谷羽在大连的考察汇报之后,亲临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持了现场会议,总结推广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务带学科”的经验,对科学院技术科学各研究所的工作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是人类征服空间的又一里程碑。消息传来,又一次震动了中国科学家们。钱学森、裴丽生、赵九章等科学家发起举办“星际航行座谈会”,当时年近古稀的郭沫若院长闻之欣喜,表示积极支持,亲自参加了第一次座谈会,当钱学森陪同郭沫若院长跨进中科院一个阶梯教室时,专家们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郭沫若和钱学森对各位专家的出席表示感谢。

钱学森是这个座谈会的主要发起人,是今天的主讲,他讲的题目是:《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的火箭动力及其展望》。

钱学森走上讲台,用极其平易近人的语言讲道:“……回顾自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辟了宇宙飞行的新纪元。以后,又连续发射了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三枚宇宙火箭。但这都是不载人的,是全机械化的宇宙探测器,或是试验装置。1961年4月12日才开始载人的宇宙飞行。这两个历史新纪元,三年六个月零八天,科学技术在苏联的发展以什么样的速度在进展着!这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又一次伟大的胜利!

“说苏联‘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和安全返回地面,是宇宙飞行的一个新纪元是有理由的。因为叫一个卫星式宇宙飞船能够精确地、安全地降落在预先指定的地点是火箭技术中一项伟大成就。……‘东方1号’在开动制动装置的时候,是位于接近南极的上空,以30分钟的时间几乎绕了半个地球才从西北飞行方向落到苏联国土。在降落动作开始的时候,宇宙飞船的制动火箭发动机必须调动卫星轨道运行的方向,使推力向运行相反的方向作用,把飞行速度降到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这时地球引力就会把宇宙飞船从卫星轨道上拉开,以椭圆轨道落向地面。……

“人类掌握了这种先进的制动火箭发动机,就掌握了往返宇宙的自由,人类就将以新的观点研究宇宙,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就会以更大的速度向更广泛的方面前进。”

……

钱学森几乎是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而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学者,特别是老院长郭沫若自始至终都处于亢奋状态。当钱学森在一片掌声中合上讲稿时,郭沫若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诵诗抒发情怀。座谈会是学术性的,但引导科技界领导和科学家为我国的宇航事业思想到技术准备,也是钱学森发起举办座谈会的初衷。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和聂荣臻元帅在西北导弹发射基地,成功地组织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喜讯传到北京,74岁的郭沫若当即填词一首。词曰:

水调歌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郭沫若

号外红于火,

核爆又成功。

导弹飞行顺利,

豪气吐长虹。

预定目标命中,

计算十分精确,

欢啸满寰中。

打破核讹诈,

垄断愈成空。

帝修反,

三凑合,

正嗡嗡。

一声霹雳,

落叶满天遇大风。

你有弹来我往,

决不先行使用,

宣布屡从容。

万岁万万岁,

领袖毛泽东。

1966年10月28日

这首词虽不是直接写给钱学森的,但它是写给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写给国防尖端事业的,写给钱学森的事业的,特别是词的上阕,可以说完全是对钱学森的科学成就作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文学描述。是对钱学森等广大国防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的贡献,给以了高度赞扬。

这首词同时也是对前面《赠钱学森》诗中“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的回应。1956年制定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中的原子弹是1964年试验成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至此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所以郭沫若称“号外红于火,核爆又成功。”

翻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事记(1958-199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和校长办公室编),你可以看到郭沫若和钱学森同是主要创始人。1958年春天,中国科学院的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提出,依托中科院的力量,创办一所新型理工大学,培养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钱学森是积极的倡导者,郭沫若院长非常赞成,给以了大力支持。钱学森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备委员会的组成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筹委会由十人组成,其中中科院七人,包括郭沫若院长和二位副院长,二位副秘书长,一位学部主任,研究所所长只有钱学森。

从6月8日向党中央呈递报告,到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挂牌成立举行开学典礼,只用了短短100多天时间。这种速度,让人至今都能深深感受到开国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殷殷期望。开学典礼上,聂荣臻元帅像当年指挥千军万马一样,作了《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的重要讲话。郭沫若校长在讲话中,以诗一般的语言说:“我们不仅要掌握尖端,还要创造尖端。我们不仅要攀登上科学的高峰,还要不断创造科学的高峰。”

在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过程中,钱学森协助郭沫若院长做了许多具体工作。科技大学成立后,郭沫若院长兼任校长,钱学森主持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近代力学系,并兼任系主任,亲自给学生讲课。

至今在中国科技大学都流传着这样的美谈,郭沫若老校长拿出自己的稿费,为科技大学的师生修建了游泳池。1961年在我国经济困难时期,钱学森系主任捐出《工程控制论》一书的全部稿酬11500元,资助科技大学购买实验仪器设备。由此人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有郭沫若这样的校长,有钱学森这样的著名科学家的支持,科技大学虽然是一所新办的大学,但其学术水平迅速提高,成为国内著名的新型学府。今天驰名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倾注着郭沫若和钱学森两位大师多少心血啊!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潮水绿如蓝。”人们都知道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词句,《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潮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一首充满生命力的春日赞歌。1978年郭沫若在他的那篇著名讲话《科学的春天》中引用过这两句著名词句。此后,钱学森也曾多次在文章和讲话中引用白居易的词句,但他总要强调“再次引用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中用过的白居易的词句”(见钱学森《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原载《自然杂志》1981年第1期等文章)。由此可见钱学森对老院长郭沫若的崇敬与怀念。

1978年五、六月间,在郭沫若病重期间,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前去看望,祝愿他早日康复。6月12日郭沫若逝世后,钱学森是74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成员之一。6月18日下午,钱学森怀着沉痛的心情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送别老领导、老战友最后一程。

时光进入上世纪最后十年,郭沫若已经故去十几年了,钱学森也已进入耄耋之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授奖仪式,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即席发表讲话,回忆起与老院长郭沫若的交往,仍然充满了无限的深情,他讲道:

再者,如果没有我工作过的单位的领导同志对我工作、生活的关怀和指导,我也做不出什么成绩来的。刚回国时,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我又想到郭沫若同志,我们的老院长。他若发现我们这些人有什么思想问题,有什么政策问题搞不清楚,郭老就找一个下午,亲自给我们做报告。

郭老知识渊博,他的报告可不寻常,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什么都谈,讲着讲着还爆发了诗性,作诗赋词。听完郭老的报告,我们这些人心理有什么疙瘩也解开了。所以,在科学院这几年的工作,我是很幸福的。

用钱学森的话说,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是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大批科研任务相继完成,郭沫若对此感到十分欣慰,几次拿出自己的稿费,宴请钱学森等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大家欢聚一堂,畅谈心得,欢跃异常。

2001年9月24日下午,原国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88岁高龄的张劲夫和夫人胡晓风,兴致勃勃地到钱学森家里,亲切地看望这位受人敬仰的人民科学家。年逾九轶的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教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老朋友相逢分外高兴,许多幸福的往事涌上心头,他们回忆起和郭沫若老院长一起游西山的情景,张劲夫在《让科学精神永放光芒——读〈钱学森手稿〉有感》一文中记述道:“又一次,我陪郭沫若院长一家、钱学森全家,还有裴丽生副院长一家、范长江一家游览西山,中午郭老请客。学森的夫人蒋英是艺术家,大家欢迎她表演节目,她即兴唱了一支陜北民歌‘南泥湾’,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饭后又乘火车游览了官厅水库,五家人相处得非常愉快。”从这些回忆片段人们深深地体会到,他们是多么怀念与郭老一道工作的年代啊!

[1]孙伟林,曹乐嘉,陈辉.科学与艺术的对话[N].人民日报,1995-11-20.

[2]郭沫若.科学的春天[A].郭沫若,徐迟等.科学的春天[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

[3]钱学敏.钱学森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新见地[A].申腾.中国大学人文讲演录第1辑[C].克孜勒柯尔克孜文出版社,2001.

[4]祁淑英,魏根发.钱学森[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5]新华社稿.美国无理拘捕钱学森等郭沫若致电居里博士吁请谴责美帝无耻暴行[N].人民日报,1950-09-27.

[6]王文华.钱学森的情感世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7]郭沫若在世界和大演说全文[N].人民日报,1950-11-23.

[8]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德高望重功勋卓著[A].宋健.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王文华.钱学森学术思想[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王文华.钱学森实录[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

[11]朱继功.到钱学森家做客[J].家庭生活指南,1992,(3).

[12]郭沫若,钱学森等.论又红又专[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

[13]张应吾.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大事记(1949-1988)[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4]霍有光.钱学森年谱(初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5]郭沫若.水调歌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N].人民日报,1966-10-29.

[16]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1-10-19.

[17]张劲夫.让科学精神永放光芒——读《钱学森手稿》有感[A].黄宗煊,钱学森: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钱学森郭沫若院长
好消息!第二所“钱学森书屋”建成啦
钱学森之答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
郭沫若佚诗一首
我妈这个人,总想找我说说话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Expressions
院长的葡萄2
院长的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