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输油站发展

2013-01-27李诗银

中国石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输油荆门文明

□ 李诗银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荆门处输油站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为统领,包括生产文明、生活文明和管理文明三个方面,互为依存,互为发展。

清洁生产 探索生产文明

实现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荆门处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责任制,杜绝“三违”现象,力求“员工在企一天、安全一天,在企一生、平安终生”。积极践行“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认真落实“七想七不干”工作要求,确保生产安全、员工安全。先后完成6座输油站站场改造,系统性地消除影响输油生产的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实现本质安全。

实现清洁生产,避免环境污染。以前,洪湖站主要是用燃煤锅炉提供蒸汽,污染大、能耗高。新沟、钟市、高阳等站则主要使用原油作为燃料,油风比例调节不当,燃油不能充分燃烧。荆门处在高阳站进行加热炉油改气工程成功后,分别在钟市站、新沟站和洪湖站实施油改气工程,燃料成本大大降低,实现清洁无害低耗生产。

实施循环工程,减少水电能耗。荆门处优化冷干机工艺,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在洪湖站增设冷凝水回收装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回水余温,降低燃油消耗,还可有效利用凝结水,减少电耗和设备损耗。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使该处成本逐年降低,综合单耗从2009年的281.28千克标油/万吨千米降到2012年的164.92千克标油/万吨千米。

绿色低碳 探索生活文明

以前,荆门处所属各输油站职工生活条件极其简陋,生活区没有明确的隔离,宿舍楼墙皮脱落严重,通信设备缺乏。为使职工有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2012年先后完成各输油站综合楼建设,职工宿舍、食堂修缮,输油站区道路修建,生产生活用水系统改造,网络通信系统搭建等各项工程,站容站貌和办公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处将园林式理念引入站场建设,用绿化带将生产生活区进行隔离。先后完成4个热泵站和两个加热站的绿化,全处各站总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让员工置身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功能齐备的绿色生态园林式站场中,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 探索管理文明

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促使员工文明成长。荆门处大力开展制度改造,力求办事有依据、考核有标准、奖励有量化,让员工关心的事项公开透明,各项奋斗目标看得见、够得着。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民主公正,和谐共进,实现企业文明管理。该处坚持厂务公开制度,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将职工提案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满足职工合理诉求,成立由职工参与的“伙委会”“房管会”等民主管理组织。坚持文化铸魂,培育站队特色文化,打造员工的精神家园。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实现企业永续发展。荆门处以“人人都可以参与创新”为主题,引导员工积极创新,鼓励全员参与创新。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先后出台《荆门输油处专业技术论文奖励实施办法》《荆门输油处岗位练兵管理办法》和《荆门输油处激励科级干部申报高级职称管理办法》,形成学习和创新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人与自然、企业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仅2012年荆门处就荣获管道公司文明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猜你喜欢

输油荆门文明
基于第三方施工的长输油气管道保护方案研究
数字化油田远程输油运行存在问题及分析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飞行嘉年华 燃情不知秋 2018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紧张筹备中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对不文明说“不”
《李白·渡荆门送别》
文明歌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