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隆化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与做法

2013-01-27于永利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8期
关键词:坡耕地项目区工程

于永利

(隆化县水务局,河北 隆化 068150)

隆化县地处河北省北部,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冀北山地气候,是京津主要水源涵养区和风沙源水土保持治理区。全县总面积5 475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 370.92 km2。全县现有耕地面积5.73万hm2,其中坡耕地1.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0.9%。2010、2011年,该县牢牢把握被列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在认识上高起点,在规划上高定位,在施工上高标准,在管理上高要求,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进行了坡耕地水土流失集中治理,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1 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隆化县2010、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涉及该县张三营镇、尹营乡、庙子沟乡、八达营乡共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试点期间完成新修水平梯田1 480 hm2,新修施工道路5 110 m、截排水沟1 920 m、土谷坊65道、铅丝石笼谷坊60道,新打井27眼,建蓄水池4座,新购置15台柴油机组,配套输水管路1.1万m、维纶软管0.3万m,全面完成了试点建设任务。工程总投资3 332万元。

2 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2.1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群众积极支持

坡耕地治理牵涉到项目区群众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耐心细致讲解坡耕地治理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等,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让老百姓认识到坡耕地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今荫及子孙的惠民工程,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支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2 深入调查研究,确保规划科学准确

为更好地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好,把重点项目实施好,隆化县水务局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认真规划。

一是在项目建设管理上,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县水务部门和项目区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坡耕地治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规划初期多次深入项目区进行调研,确定了“规模开发,集中治理”的规划方案,选择群众积极性高、田地土质好、土层厚、集中连片的项目区进行治理。

二是项目规划做到“三结合”,即与提高粮食产量结合,扩大全县玉米种植基地规模;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建设以小米为主的生态杂粮基地和山地绿色时差蔬菜基地;与当地养牛产业相结合,提供充足的农家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

三是确保规划合民情、顺民心、得民意。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每村、每户、每一地块,认真倾听当地群众意见和建议,使工程规划更科学、更准确、操作性更强。

2.3 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一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资金报账制。

二是在工程建设中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规划组、督导组、环境组、宣传组,明确责任和分工,实行水务人员包技术、乡镇人员包环境、施工人员包质量的“三包”责任制,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县水务局抽调20余名骨干技术人员常驻施工一线,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严格按技术规范指导施工,并充分发挥当地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三是在工程施工中采取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调配施工力量,努力克服秋季多雨、冬天封冻早和春季解冻晚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按时完工,不误农民春耕播种。

2.4 建设精品工程,确保示范带动作用

为充分发挥精品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在坡耕地治理中,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和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典型工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使坡耕地治理工程更加深入人心。试点期间,老百姓对国家投资进行坡耕地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出工投劳,更希望为所治理的坡耕地配套充足的水源、节灌工程,以保证工程更好发挥效益。

2.5 加强技术培训,确保种植结构合理

隆化县每年都组织农林技术人员深入坡耕地治理项目区,对利用坡耕地进行项目开发的农户给予全程技术指导,督促他们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种植、管理,保证开发成果。各乡镇政府和涉农部门也定期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基本掌握农业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大面积推广了玉米高产新品种和合理密植等先进技术,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确保了丰产丰收。

2.6 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工程效益发挥

广大群众虽有通过坡耕地治理增加收入的强烈愿望,但缺乏主动意识、风险意识和投入意识,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全县各涉农部门都积极主动地帮助百姓选项目、找市场,避免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引导农户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竞争理念,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对大面积进行坡耕地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农户给予资金、物资、技术方面的扶持,鼓励规模种植、专业经营,充分发挥各级干部职工的领导、指导、服务作用,为治理坡耕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有力保障,保证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3 工程效益情况

隆化县2010、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共完成坡改梯1 480 hm2,使项目区人均增加基本农田1.4亩(15亩=1 hm2,下同),并配套相应水源、节水工程,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程实施后,年可实现保土效益4.56万t,年增经济效益506万元,使当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张三营镇罗鼓营村通过坡耕地治理,进行大面积蔬菜种植,充分利用配套的水源、节灌工程,保证蔬菜用水需要,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20万元,亩均产值较治理前的800元增加9 200元。尹家营乡是隆化县的小杂粮生产基地,所产小米有“贡米”之称,通过治理,坡耕地由原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群众进行杂粮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地还建起了三家杂粮加工基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4 结语

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结合沟道工程、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效地拦蓄了地表径流,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促进了农作物的增产丰收,并使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结构更趋合理,后续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林、副等各业发展步入规模化、产业化轨道,拓展了劳动市场,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北方山区坡耕地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猜你喜欢

坡耕地项目区工程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子午工程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工程
工程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