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成效及做法

2013-01-27范彦淳杜慧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8期
关键词:水保项目区管护

范彦淳,杜慧娟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河南郑州 450003)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和山区向平原的双重过渡地带,地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境内有太行、伏牛、大别、桐柏四大山系。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年际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量的60% ~70%集中在6—9月,暴雨频次多,强度大,历时短,地表产流快。由于山势陡峻,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短,所以雨水汇流快,流速大,冲刷力强。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造成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省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06万km2,占山丘区面积7.92万km2的76.5%。在全省38个贫困县中,有29个县处在严重水土流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化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诱发山洪灾害,造成河流和水库淤积,直接影响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008年4 月,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2008—2012年规划的批复》(水保〔2008〕133号)批准河南省位于大别山、桐柏山、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罗山、光山、商城、桐柏、林州、安阳等6个县开展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分6个项目区、36条小流域,涉及33个乡镇,规划区土地总面积1 795.31 km2,水土流失面积928.57 km2,规划治理面积913.9 km2,计划下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842.12 km2、总投资28 070万元。

1 建设成效

通过5年的综合治理,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5.76 km2,其中坡改梯4 627 hm2、水保林16 148.8 hm2、经果林 10 360.5 hm2、封育治理 53 439.2 hm2,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9 347处。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强度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抗御水旱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各项新增治理措施可减沙653.5万t,拦蓄地表径流2 804.61万m3,增加经济收入37 393万元,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 566万kg,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159.66%,受益人口约44万人。同时,规模治理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特色产业开发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针对水土保持项目工程分散、组织协调难度大的特点,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基层服务机构和预防监督机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各县成立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项目区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2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实现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各地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创新机制和体制。一是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新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特别是在“两工”取消以后,水土流失治理依靠千军万马、治理千沟万壑的形式成为过去,各地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了机械化施工与专业队施工相结合的形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也提高了工程质量。二是创新投入机制,调动全社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例如光山县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进行机制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实施以奖代补,拓宽水保治理融资渠道,主要采取三项措施:第一,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国土整治、林业、交通、茶叶等涉农项目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捆绑使用项目资金,集中统一调度,突出重点,协调使用,充分发挥资金集成效益,提高集中连片治理效果。第二,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光山县先后出台了《光山县拍卖“四荒”使用权实施办法》、《光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的意见》等政策,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致富能人、民营企业、家庭农场主参与荒山荒坡治理开发,建设水保工程。三是充分调动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动员群众投资投劳。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区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实行群众投劳预先承诺制,谁愿意干就支持谁。使群众对工程建设有知情权、发言权、建议权,让广大群众通过水土保持工程能看到希望,把有限的国家资金与无限的群众积极性结合起来,调动了群众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共同为水保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2.3 强化监管,保证质量

为确保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各项目县建立了严格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实地勘测,现场查看。开工之前,参照基建工程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招投标 ,选择业绩优良的专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建设内容在项目区进行建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各项目县还制定了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并采取监理旁站、质检单位抽检和施工单位自检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在施工中建设方无条件接受质量监督单位和质量检测单位的监督与检测。商城县建管局还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分驻各个标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督导;对主要经济林苗木,采用县林业部门推荐、业主监督、中标方自己采购的办法进行,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为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光山县坚持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工程放线关。在工程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并结合项目区的实际,必要时进行局部调整,确保工程达到最好效果。二是严把施工质量监控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工地,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全程监督施工。三是严把材料入场关。对工程建设所需材料,做到不经检验不使用,不合格产品不入场;对苗木种子做到不是优良品种不入地,不是优质苗木不上山,切实提高植物种植成活率。

2.4 关注民生,造福百姓

地方各级政府把重点工程建设当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一是与群众迫切要求相结合,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安排群众欢迎的坡改梯、水系工程、生产道路和经济林等措施,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二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促进民富县强。豫南大别山区的茶叶、油茶,豫北太行山区的核桃、板栗,豫西南桐柏山区的木瓜、中药材等,都是重点工程建设中培育出的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产业,不仅为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找到了好路子,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尊重群众意愿,加大群众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护全过程的参与程度,让农民了解工程、爱护工程,并从工程建设中受益。如林州市淅河小流域桃园村,总面积7.6 km2全部为山地,区域内植被稀疏,土石裸露,山坡荒草丛生,水源奇缺,吃水困难,耕地全部为坡耕地,土薄石厚,产量低下,山区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人均年收入只有3 560元。每逢汛季,山洪爆发,水土流失严重。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群众外迁不断攀升,人口由过去的860人降到2009年的560人。从2009年开始,通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由群众直接参与规划和建设,据统计,目前桃园村林草覆盖率达到50% 以上,建设的排水沟渠、谷坊、池塘、一座座小型蓄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吃水、抗旱用水问题;修筑的层层梯田人均达到0.033 hm2,口粮地有了基本保证,粮食亩产提高了200 kg。特别是栽植的经济林更是前景喜人,仅26.667 hm2核桃林一项,7年后,年产量可达10万kg。现在,当地群众了解水保工程、爱护水保工程,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2.5 加强管护,注重效益

为了保证治理效益能持久发挥,全省各项目县都特别重视建后管护工作,对已治理的工程统一设置标志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强化管理措施,杜绝前治后毁现象,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商城县在后期管护中一是对集中连片的治理区,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承包等方式,由善经营、会管理的大户进行承包经营,选择有市场潜力,当地有加工能力受群众欢迎的油茶、茶叶等林种作为发展方向,以利形成规模产业;二是探索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路子,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社,对大面积土地采取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对土地进行流转,农民参与土地分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三是对分散的小型水保工程,由所在村组成立管护小组,负责承担管理任务,落实管护责任,使治理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罗山县将治理好的坡改梯工程流转给大户经营管理,规模化开发,确保了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猜你喜欢

水保项目区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难题及解决措施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