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保障决策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3-01-27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工程科,福建 福州 350025
大型医疗设备保障决策的若干问题探讨
倪萍,陈自谦,马继民,吴剑威,王陈海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工程科,福建 福州 350025
随着临床医学的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大型医疗设备,给临床医学工程师在大型医疗设备保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医疗设备的保障必须建立一种分级维修服务管理体系,采用多元化维修模式。维修决策中应遵循效率、质量和经济原则。本文介绍了大型医疗设备保障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保障模式的选择,并总结了维修决策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障;临床工程师;多元化维修模式
0 前言
医院水平的高低决定于管理、人才和设备三方面因素,大型医疗设备多少和档次代表医院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大型医疗设备安全有效不仅保证了医院的良性运转、病人的及时诊疗,提高了床位周转,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大型医疗设备保障过程中,医疗的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服务对象维权意识在不断强化;临床医疗服务的安全要求、医疗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医疗服务的大工作量要求维修服务必须达到及时性[1];因此,对临床医学工程师在大型医疗设备保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大型医疗设备保障中面临的挑战
大型医疗设备往往都是进口医疗设备,技术垄断性强,维修技术价格信息严重不对称,加上医疗设备的高价值和长寿命性,设备的微电子化和高集成化,临床工程师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故障越来越少,对厂商依赖性加大[2]。另一方面,临床医疗服务的大工作量要求医疗设备运行可靠、维修服务及时、维修时间短。如何保障大型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成为医疗设备管理重要的系统工程。
2 大型医疗设备保障模式的选择
大型医疗设备的保障必须建立一种分级维修服务管理体系,由本单位临床工程师、原厂维修力量和第三方维修共同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转。具体保障方式因医院而异,依据医院临床工程人员的力量、维修实力、设备使用年限、故障率高低等具体情况科学决策,采用多元化维修模式。可以自修和维修相结合,也可以购买适当的商业保修,如全面保修、技术保修或单次维修,维修决策需遵循因地、因时、因力的原则。
医疗机构的临床工程师熟悉本单位设备、到位迅速、维修成本最低;原厂维修人员掌握设备全套技术资料、备件齐全、但维修成本偏高;而第三方的维修人员掌握部分设备技术资料、拥有部分备件、维修价格也有优势,而且为了竞争可能在程序上更加灵活。
临床工程师应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和周期性的预防性维护,尽可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安全[3]。在规范化管理和应用的前提下,大部分大型设备的故障率并不高,特别是在设备安装使用的前几年,可以不必花费巨资购买保修服务,在做好应急维修的基础上,如果自身无法解决,再请厂家单次维修,同样可以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转,同时节约大量经费。
是否购买保修还需根据不同类型和档次的设备区别对待,对于高负荷、高分险设备优先考虑购买保修,而对于一般设备可以根据设备故障率的高低来具体决定。另外决策过程中应该了解该类设备的易损部件是哪些、大约寿命有多长,以便及早全面统筹规划,更好保障设备运转。
以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为例,根据磁体类型分为超导和永磁2种,超导系统靠冷头和氦压机来维持低温系统的超导状态,而冷头是有寿命的,一般2年左右需要更换,氦压机也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器,因此属于必需要消耗的配件,依靠医院自身力量无法解决,所以即使没有购买整机保修,也建议购买低温系统的保修,更好保证超导系统的安全,若是等到冷头故障时再请维修,不仅被动,而且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系统失超,造成巨大损失[4]。
同样是MRI,根据磁场强度的不同,保修的决策也不相同。低场磁共振(MR)由于采用永磁性磁体,除了磁体本身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外,梯度和射频系统功率相对较低,故障率也比较低,不需要太多的维护。而相对于1.5T高场MR来说,3TMR的射频系统功率更大,存在更高风险[5]。目前几家主流厂家的3TMR都是采用同一家公司的射频功率放大器,故障率普遍较高,平均寿命只有1年左右,有的甚至1年要更换多个射频功率放大器。生产厂家给出的一个功率放大器的报价就是150万元,即便电源部分和射频放大部分分开报价,每个部件也要大约几十万元。这就迫使大部分医院的3TMR出了保修期就接着购买保修服务,也是事出无奈。
3 维修决策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3.1 效率原则
维修决策中首先讲究效率原则,时间成本不容忽视。时间成本不仅包括停机本身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包括了由于无法得到及时检查而造成的诊断和治疗的推迟,进而影响到医院的床位周转率,病人的及时救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可以划分为常见故障、简单故障和突发故障以及疑难故障,临床医学工程师应该在设备出现故障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经对故障的初步诊断来判断,是人为操作故障还是设备本身故障、故障的可能部位、是软件还是硬件故障?是常见故障还是疑难杂症?影响范围如何?如果是常见故障可否自修,还是需要外修。外修时是否有替代的合适的第三方维修公司?此时需要尽快决策,根据故障严重程度等综合情况来进行梯度维修,充分利用各方技术力量的优势,尽快解决问题,进而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对维修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避免不做判断和基本努力就马上请外修,有时只是一个空气开关的复位或者某个软件的重启,而花费几万元的维修费用;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强调自己解决问题,即便依据自身力量可以修复故障,但是如果修复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最后又无法实现元件级维修,还是需要购买配件,那么停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比外修的费用更大。因此,自修还是外修的决策比维修本身更加重要。
3.2 质量原则
维修服务供应商的选择需遵循质量原则,即选择资质好、有实力的公司来提供维修服务。除了生产厂商提供的服务外,可以适当引进市场竞争,寻找有实力的第三方维修力量,对原厂商也可以采取一些备选维修资源,避免被原厂维修垄断。通过对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不断的考核和了解,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不断优化管理,每种设备都能形成几个备选的维修服务供应商。另外,和兄弟单位的同行广泛交流,充分利用他人的经验来充实我们对售后服务供应商信誉、资质、维修质量的判断,完善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3.3 经济原则
维修服务的选择还需遵循经济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而不是最低的价格。大型医疗设备生产厂商在销售竞争中往往用较低的价格来提高市场份额,而在服务规则和定价方面采取高维修费、高保修费等策略获取高额利润,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成本[6]。
通过借助第三方维修力量和维修备件渠道,采用替代的维修方式和备件,造就一个由多方力量参与、有序竞争的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市场,才能突破原厂维修的垄断包围,促进售后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和成本合理控制。另外,在维修配件的选择时要尽量选择合法可靠配件,并尽量争取延长配件的保修期,更好规避风险。
4 保修后的监管和沟通
购买保修之后临床工程师必须进行有效沟通和监管,不能因为设备购买了保修就弃而不管,应该全程参与、有效监管、保证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应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仍然是临床医学工程师存在的根本原因,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真正能体现医学工程师价值,作为临床工程师绝不能放弃这块阵地[7-8]。
一方面临床工程师不能等到有问题才到科室,而是要经常到使用科室,主动与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沟通,掌握设备实时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故障苗头;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医学工程人员。有的医院保修设备出现故障后由使用科室直接和保修厂家联系,造成临床医学工程师无法掌握故障的第一手材料,没有介入设备维修的全过程,从而对设备的了解越来越少,使之逐渐脱离了医学工程师的视线和监管,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临床工程师还需要与厂家维修工程师沟通,对维修服务进行监管。维修的及时性需要设备管理部门的督促,现场工程师及时有效地沟通配合有助于厂家工程师能够通过初步判断,携带相关配件来到现场,缩短等待配件的时间,提高维修效率。临床工程师还需要对所更换维修备件进行确认,并对最终维修质量进行把关,有效监管才能保证维修质量,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5 结语
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没有统一模式,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策略,根据不同设备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维修保障模式;构建临床工程师、厂家工程师和第三方工程技术力量共同组成的医学装备保障管理体系;医学工程人员作为临床医学装备的管理者和质量及安全的守护者,可以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在确保医疗设备质量前提下,合理控制运维成本,进行装备保障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把关。
[1] 李斌,张力方,钱建国,等.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环节管理策略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6):4-6.
[2] 倪萍,张鲁闽,陈自谦,等.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106-107.
[3] 李斌,郑蕴欣,何德华,等.医院临床工程师在医疗设备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2):93-96.
[4] 康毅,医疗设备维护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5,(9):72-74.
[5] 金玮,李斌.磁共振射频子系统主要参数对整体性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1):12-14.
[6] 李斌,汪黎君,郑蕴欣,等.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上下游对弈的再布局[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84-87.
[7] 垄维平,王群力.完善医疗设备维护体系构想[J].医疗装备, 2002,(7):21.
[8] 史长宁,王卫东,陈渝,等.我国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3):208-210.
Discussion on Decision of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Quality Assurance
NI Ping, CHEN Zi-qian, MA Ji-min,WU Jian-wei, WANG Chen-hai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Fu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Fuzhou Fujian 350025, China
A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medicine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s have been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 in service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Hence,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based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doption of multiple service modes and take efficiency, quality and economy into account in maintenance of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llenges of quality assurance of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the assurance methods, also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s of making maintenance decisions.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s; multiple service modes
R197.3;R197.39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3.05.026
1674-1633(2013)05-0075-03
2013-03-07
作者邮箱:nping6@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