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上虞市林业功能分区探讨

2013-01-27孟馨卓林辉王柏沅

自然保护地 2013年4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地面积

孟馨卓林辉王柏沅

(1浙江省上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312300;2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3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农技信息中心 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林业功能分区探讨

孟馨卓1林辉2王柏沅3

(1浙江省上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312300;2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3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农技信息中心 312300)

结合上虞市地形地貌特征明显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水平、林业经营传统等方面因素,对林业功能区进行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五个林业功能区,分别是:虞北滩涂沿海防护林建设区、虞中平原水网生态建设区、虞东南低山丘陵商品林建设区、虞西南低山丘陵生态维护区、汤浦水库生态林建设区;并分析了各区的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其林业发展方向,对上虞市林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虞;林业功能分区;发展方向

1 前言

林业功能分区是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合理林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一般根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业经营传统、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在兼顾行政区域基本完整和地域连片的基础上进行区划。

上虞市位于浙东北部,曹娥江中下游。东邻余姚,南接嵊州,西连绍兴,北濒杭州湾。上虞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比较优越。土地(陆地)总面积127682.53公顷,其中林地面积53705.79公顷,非林地面积86403.21公顷,分别占土地面积的42.06%和57.94%。全市森林覆盖率41.09%,活立木总蓄积1477073立方米。为了统筹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进行林业功能区划,形成合理的林业生产布局是很有必要的。

2 地形地貌

上虞市地处海滨,境内地形背山面海,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南部低山丘陵和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曹娥江自南至北纵贯全境,汇入杭州湾。南部为低山丘陵,山地起伏,岗峦交错;中部为曹娥江、姚江水系河谷盆地;北部为水网、滨海平原,地势低平,一般海拔5米左右。全市地貌可分为三部分:

低山丘陵:境内南部低山丘陵,其东面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全市海拔500米以上的29座山岗都集中于此。覆卮山海拔861.3米,为全市最高峰,西南面为会稽山的余脉,略为平缓。

盆地:有地处曹娥江中游河谷的章镇盆地,市内章镇、上浦均位于此盆地,海拔10—15米间。还有地处水网平原与低山丘陵接合部的丰惠盆地,呈凹字型通道式,梁湖、丰惠、永和等乡(镇)均位于盆地中,海拔8米左右。

平原:上虞中北部属浙江省第二大堆积平原——宁绍平原范围,总面积42600公顷。

3 林业功能分区

根据上虞市地形地貌、生产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传统、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条件,将上虞市划分为五个林业功能区:虞北滩涂沿海防护林建设区、虞中平原水网生态建设区、虞东南低山丘陵商品林建设区、虞西南低山丘陵生态维护区、汤浦水库生态林建设区。按各功能区的特点确定各区域的生态功能、保护利用方向和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使各区域之间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紧密联系,成为一个空间分布合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生态环境和谐的有机整体。

3.1 虞北滩涂沿海防护林建设区

该区地处上虞市的北端,主要包括围垦局、七六丘、九六丘、杭州湾新区四个单位,区域总面积28547.75公顷。是上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点建设区。

3.1.1 资源现状

该区现有林地面积1797.87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3.35%,其中公益林329.96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18.35%;商品林1467.91公顷,占81.65%。

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331.25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74.05%;灌木林地323.00公顷,占17.96%;宜林地143.62公顷,占7.99%。

3.1.2 特点和发展方向

该区域地势平坦,陆域范围由滩涂围垦而形成,土壤以潮土为主,盐碱性较重。濒临杭州湾,该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东西向沿海防护基干林带,与南北走向的辅助林带,形成巨大的林带网格,有效减少咸潮的影响,为内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绿色屏障。林业发展主要实施绿色廊道建设、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工程,着重于生态林建设。在加强沿海防护林带建设的同时,在杭州湾嘉绍大桥引桥地区,结合大桥景观,营造滨海防护林、景观休闲防护林带,建造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的场所。加强对滩涂湿地的保护,以保持原始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开发旅游。

3.2 虞中平原水网生态建设区

该区地处上虞市的中部,包括百官(部分)、曹娥(部分)、东关、道墟、小越、松厦、沥海、谢塘、盖北等九个乡镇(街道),区域总面积33631.02公顷,是该市经济社会和人类活动的高度集中区域。

3.2.1 资源现状

该区林地面积3323.75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6.19%,其中公益林1278.76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38.47%;商品林2044.99公顷,占61.53%。

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2956.82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88.96%;灌木林地123.18公顷,占3.71%;无立木林地214.19公顷,占6.44%;宜林地29.56公顷,占0.89%。

3.2.2 特点和发展方向

该区域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平原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山地土壤以红土为主。是上虞市政治、经济的中心,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完善主要生态廊道和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建设,建造绿色屏障,营造城市绿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与城市建设相适应,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林木为主体的绿地,建立以自然群落式的复层乔木混交林,多树种、多功能,使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达到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缓解城市噪音、空气灰尘污染,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林,兼具生态、观光、休闲等功能。

3.3 虞东南低山丘陵商品林建设区

该区地处上虞市的东南部,包括下管、丰惠、岭南、陈溪、永和、驿亭、丁宅七个乡镇,区域总面积38584.12公顷,是全市用材林和特色经济林的主要分布区。

3.3.1 资源现状

该区现有林地面积25218.83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46.96%,其中公益林6559.29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26.01%;商品林18659.54公顷,占73.99%。

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23785.57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94.32%;灌木林地1019.26公顷,占4.04%;未成林造林地21.95公顷,占0.09%;无立木林地338.59公顷,占1.34%;宜林地53.46公顷,占0.21%。

3.3.2 特点和发展方向

该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山地为黄壤。森林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上虞市商品林经营的主要区域,也是全市特色经济林的主要分布区域。巩固现有用材林基地,提高集约经营水平,立地条件较好的可以发展杉木和毛竹等速生丰产林,提高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实行严格的封山育林,以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林地生产力。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以发展特色经济林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培育引进优质品种,提高果品质量;加强管理,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适当发展森林旅游,利用山地优势,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开展野外拓展、山地运动、生态休闲等旅游项目。

3.4 虞西南低山丘陵生态维护区

该区地处上虞市的西南部,包括章镇、上浦、汤浦、梁湖、长塘、百官(部分)、曹娥(部分)七个乡镇(街道),区域总面积36305.99公顷。境内曹娥江自南向北流经此区,上三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区域南北。该区分布有祝家庄省级森林公园、皂李湖风景区、卧龙山景区,拥有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诸多人文景观资源,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3.4.1 资源现状

该区林地面积21387.94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39.82%,其中公益林6546.84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30.61%;商品林14841.10公顷,占69.39%。

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9256.27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90.03%;疏林地1.71公顷,占0.01%;灌木林地1813.91公顷,占8.48%;未成林造林地1.47公顷,占0.01%;苗圃地7.17公顷,占0.03%;无立木林地278.5公顷,占1.30%;宜林地28.91公顷,占0.14%。

3.4.2 特点和发展方向

该区域以曹娥江为中轴,河谷地貌和山地地貌相结合,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林业发展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景观维护为方向,通过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逐步提高阔叶树比例,调整和优化林种结构,逐步提高水源涵养林地和风景林地等生态公益林地的面积比例,全面提高生态保护功能。依托旅游区位优势,与森林旅游相结合,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同时发挥该区中部谷地杨梅、板栗、梨、青梅等经济林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加强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建设环境、资源、利用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

3.5 汤浦水库生态林建设区

该区地处上虞市的西南部,主要由汤浦水库集雨区组成,区域总面积3040.12公顷。该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植被相对较好,动植物资源丰富。

3.5.1 资源现状

该区林地面积1977.40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3.68%,其中公益林(地)1901.20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96.15%;商品林(地)76.20亩,占3.85%。

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929.19公顷,占该区林地面积的97.56%;灌木林地45.71公顷,占2.31%;无立木林地1.66公顷,占0.09%;宜林地0.84公顷,占0.04%。

3.5.2 林地保护利用方向

该区汤浦水库,总库容2.35亿m3,日最大供水规模100万方,是虞绍平原近200万人民生活饮用水源所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由绍兴市汤浦水库管理局管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林业发展要巩固和建设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护汤浦水库的水质。对区内生态公益林低效林进行改造,选用萌芽力强、水土保持功能好的树种进行补植套种,保持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稳定,生态效益逐步提高。

4 结束语

上虞市林业功能区根据上虞市的实际进行区划,五个区的特点明显。虞北滩涂沿海防护林建设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以建设沿海防护林为主要发展方向;虞中平原水网生态建设区,是上虞市人口聚居、经济快速发展区,以城市森林建设为林业发展方向切合实际;虞东南低山丘陵商品林建设区,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有着商品林经营传统,适合发展商品林,兼顾山地生态旅游;虞西南低山丘陵生态维护区,以曹娥江为主轴,通过生态林建设维护河谷的生态环境,适度发展特殊经济林,并利用人文历史的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汤浦水库生态林建设区,虽然区域面积较小,但因其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以及管理的便利性单独成区,全面建设生态林以保护汤浦水库的水质。

林业功能区的划分确定了各区域的发展重点,突出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区域在发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兼顾相关产业,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对上虞市的林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上虞市森林资源调查报告.2008.

[2]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上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08.

[3]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上虞市平原绿化规划(2011-2015年).2011.

[4] 竺建鑫,林辉,许利芬.上虞市建设现代林业的相关问题与探讨.华东森林经理,2012,1.

声 明

为了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证订本刊。

《华东森林经理》编辑部

2013年11月

S757.4+3

B

1004-7743(2013)04-0025-04

2013-08-02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地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图片新闻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巧用面积求坐标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