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营好地方党报的微博版

2013-01-26曾淑花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中山版面

曾淑花

(中山日报社,广东中山 528403)

经营好地方党报的微博版

曾淑花

(中山日报社,广东中山 528403)

微博的影响力在与日俱增。基于微博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内容的自主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读取手段的简易性,越来越多的纸媒在应对微博带来的挑战时,更多地将之作为一种媒介与资源,纷纷探寻与微博完美结合的路径,诸如开设官方微博、记者编辑开通微博、开设与网络事件相关的版面等。《中山日报》也进行了上述尝试,并借2011年12月30日改版之机,将原来的网事版升级为微博版,将之作为常设版面之一。作为该版的责任编辑,笔者尝试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如何经营好地方党报的微博版。

定位:做本地化的微博版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微博等新媒介的大行其道,报网的媒介合作与资源整合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并不断创新。网事版、微博版这类版面的兴起,正是纸媒因应形势创新版面内容的手段之一。这类版面风格新颖、时尚、年轻化,已成为国内各大报纸、城市同质媒体间争夺最激烈的“阵地”。不仅各类都市类报纸开设了这类版面,不少党报也涉足于此,其中包括笔者所在的《中山日报》。

笔者认为,作为地方党报的微博版,要想在众多类似版面中“突围”,不仅要紧贴网络流行热点,还要始终坚持本土制胜的理念,努力做到本地化。《中山日报》微博版的定位正是本地化。所谓本地化,从选题来说,首要当然是选择本地新闻事件及话题,这是地方党报的优势所在;其次也可将外地新闻及话题实现本地落点,外为我用,以我为主。

探索:经营好微博版

微博版采取本地化策略,对采编人员来说,其实是一种挑战。挑战主要来自选题面缩窄、新闻敏感底线提高等。因此,要将微博版做得出彩,需多下苦功、多花心思、多加合作,予以经营。

新闻源的获取,既要做到“可遇”,也要做到“可求”

掌握技巧,增强新闻线索的“可遇”度。微博的特点之一是传播快,一条140字的微博,很容易就通过“刷屏”淹没在信息量巨大并瞬间即过的微博“海洋”中。如何捕捉到这条具有新闻价值的“鱼”?这就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增强新闻线索的“可遇”度。

首先,我们可以从关注对象着手。操作报纸官方微博的新媒体部、相关编辑及记者共同撑起了微博版。他们在选择微博关注对象时,既要有广泛性,这样能尽可能避免做自家人新闻的尴尬;也要有目的性、技巧性,多关注本地政务微博、人气草根微博及各类微博达人,加入一些有人气的地方性微群。往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是从他们那里来。以《中山日报》为例,@平安中山、@中山交警支队等政务微博及其粉丝群,就为微博版提供了不少极具关注性的民生新闻,从市民直接抄送意见和建议给这些部门,到部门回应、整改,再到市民反响,微博版全程跟踪,形成了不俗的社会效应。而@oncity社区微博作为本地颇具影响力的社区网络的官方微博,其中集合了大量本地论坛的网络资源,《中山日报》微博版从中获取很多新闻线索。

其次,要具备一双“火眼金睛”,要知道自己想捕怎样的“鱼”。笔者认为,微博版的题材选择标准应更多地强调大多数人的共同兴趣与共同价值,并侧重于老百姓关心热点难点问题,打趣说,就是少一些“花花草草”,多一些“柴米油盐”。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准确出击。

而在个人力量比较单薄的情况下,相关编辑要与新媒体部、记者加强沟通、合作交流,形成联动机制,使“网”撒大。三方可定期或不定期“碰头”,互通有无,定下选题,再落实采写。

主动出击,让新闻选题亦“可求”。单靠“遇”并不足以支撑起版面,我们要主动出击,做公共论坛的发起人、主持人,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主持有关各类新闻议题的讨论。

首先,可根据近期社会上的热点难点话题,在报纸官方微博上发起微调查、微讨论,将公众意见纳入到新闻报道中来。还要将这些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要求予以回应,同时关注市民的后续反应。《中山日报》微博版开设至今,就先后发起了关于春节话题系列、中山新限价令、实体书店生存状态等微调查,以及公交车加装安全带、加强电动车管理等微讨论,话题均紧跟热点,凸显民生。

其次,加强策划,在微博上发起、组织具有社会效应的活动,带动新闻采写,加强新闻互动。2012年2月,一群广州义工、微博名人及多家媒体发起的“爱从头开始,十万火急救碧心义务剪发”活动,其操作模式极具启迪性。媒体作为活动发起者之一,充分发挥了微博的传播效应,并藉此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笔者认为,地方党报的微博版亦可参考相关模式,探索与尝试推出“微公益”栏目。例如,2012年2月,中山市三乡镇有桔农柑桔滞销,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相关信息。记者、编辑留意到后,将相关新闻事件进行了报道,并呼吁有心市民可组织前往桔农果园摘桔,帮助桔农度过难关。其实这已是一个“微公益”的雏形。遇到类似的选题,新媒体部可以在报纸官方微博发起呼吁、召集,发动网友及其他市民组织一个更系统的公益活动,记者全程跟踪采写,微博版给予足够版面,全方位将报道呈现给读者。这样,不仅有了相对持续的选题,亦提升了报纸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笔者认为,要将微博版作为一个常设版面,只有将上述选题手法交叉结合使用,才能使自己的新闻报道保持在常新状态。

编、采、写要注重深加工

微博版的线索和部分内容虽然来源于微博,但稿件编采并非简单地再现网络内容。如果微博版仅仅是单纯地对微博上的热门话题进行消息式的简单报道与复述,那将失去与网络新闻竞争的核心力量。因此,必须进行全新的内容再造,对相关人物、话题或事件作进一步的采访,对信息进行甄别、整合、梳理,过滤无聊、谩骂和广告等无用信息,进行再度挖掘和提炼。让虚拟世界中的当事人现身说话,必要时还可邀请相关部门、专家介入,既能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又能体现报纸的公信力。

在上述基础上,编辑应注意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去表现相关人物、事件或话题,努力在报纸上呈现一个信息拼盘,便于读者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把握新闻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版跟其他版不同,稿件语言不仅要轻松幽默活泼,更要让网民个性化的声音得到原汁原味的重现,因此,不妨适量引用网友微博内容,有时甚至可以采取原帖重现的方式,更能还原事件本来面目。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中山版面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历史上的“中山人”
新闻线索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
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