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13-01-26袁为民
袁为民
(沈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辽宁省沈阳市,110122)
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袁为民
(沈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辽宁省沈阳市,110122)
沈煤集团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设计了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建设意义、建设架构、建设策略和建设思路,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功能,结合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作为井下考勤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全面提升了沈煤集团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人力管理 考勤管理 薪酬管理 信息系统
根据沈煤集团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了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好地配合集团公司体制、机制、管理和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全集团公司以岗位价值工资为主题的人力资源-考勤系统计算机联网,实现集团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各单位的员工流动情况、工资及工资基金发放情况的实时管控,以便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地完成好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确立的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目标,从2006年10月份起,沈煤集团人力资源部和信息中心对公司沈阳矿区各部门人事工资系统现有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2006年12月份对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信息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1 系统的建设意义
本系统能够实现以岗位精细化价值工资为主的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网上人员管理和工资审批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在集团公司内部网络上建立一套适合劳动工资管理要求并能显著提高管理效率的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沈煤集团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的工资审批无纸化办公,建立的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库可以实现集团领导对各基层单位员工的流动情况、员工工资及工资奖金发放情况等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强化管理。结合煤矿井下定位技术,集团公司领导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领导带班下井和井下员工的考勤情况。
2 系统的建设架构
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使用SOA架构平台,该平台支持业J2EE标准和多种操作系统,同时兼容多种大型关系数据库,架构设计可以随着集团的战略步伐随需而变。为了适应各单位的需要,本系统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考勤数据库,并与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第三方威尔的指纹考勤机和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了接口,这充分体现了本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3 系统的建设策略
考虑到沈煤集团点多面广和布局分散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实施和规划着眼于集团公司长远发展的原则,并保证系统建设具有系统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安全性。
3.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从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情况出发,采用统一规划应用框架、技术架构和运行平台,分清主次,分步实施,通过一期建设实现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系统建设,并通过SOA架构形成软件平台自主的二次研发,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
3.2 规范管理、协调合作
规范的项目管理、有效的组织保障以及项目相关各方的紧密合作是保证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人员多,工作内容复杂,建设周期也比较长,需要项目相关各方投入能够满足需要的人力物力,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系统的管理方法保证项目的成功。
3.3 集中部署、分级管理
集中部署软硬件系统,实现物理集中。物理集中的系统既保证了统一规范,又能适应差异性,同时物理集中的系统维护工作量较小,可以减轻系统管理人员的压力。
3.4 建设、推广、维护并重
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的前期建设、中期推广、后期维护工作都很重要。项目前期建设中的核心任务是开发符合沈煤集团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中期推广的核心任务是培训沈煤集团局矿两级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管理人员学会用好管理系统软件,项目后期维护的核心任务是保证系统长期正常稳定地运行。
4 系统的建设思路
新规划的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在需求上将延用原有的单机版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软件的成功经验,在技术上采用基于应用支撑平台多层结构的平台化策略,广泛使用组件和模块化技术,以实现计算机管理为目标,以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作为数据组织、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的手段,采用平台化策略进行总体设计,同时在整体框架的设计上着重体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协同的设计理念,全面建立先进、安全、可靠、灵活、方便扩展、便于部署、操作简单、易于维护、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采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Web HR系列SOA架构,确保了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扩展的能力,确保产品的平台化设计原则顺利进行。
5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介绍
5.1 人员管理模块
系统全面管理沈煤集团员工的主要信息及其辅助信息,为其他模块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员工按照组织单元分别归类,员工数据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个人简历、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工资演变、劳动合同、学历及培训经历等信息。实施人事工资信息一体化管控体系后,不仅可实现对组织中 “人”的信息的全面管理,还能够对人员的流动和调动情况进行实时的查询和管控。人员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资料管理。资料管理由人员基本信息、个人简历、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工资演变、劳动合同和学习经历等部分组成,其功能应达到各类人员基本信息及变动信息完成管理台帐,对各类人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相关报表,完成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
(2)入职管理。入职管理的功能是对新员工进行入职管理,沈煤集团下属的分公司和子公司人力资源科对新入职员工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至沈煤集团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授权审批后,新入职员工方可进入人力资源信息库。
(3)异动管理。根据沈煤集团对员工调配管理的需要,按用户权限实现集团层次的调动 (集团部门与下属公司部门人员调动、集团与公司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调动)调配管理和岗位变动管理,人员变动的日志在系统里完整记录,可以实时查询历史记录,并形成统计报表。
5.2 薪酬管理模块
沈煤集团几年来对薪酬管理经过了由最初的技能岗位工资到价值岗位工资再到现在的岗位绩效工资的漫长改革历程,目前员工的薪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各种奖金津贴以及各种扣款等部分组成。该模块充分考虑了企业在薪酬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灵活设置不同类型员工的各类薪资项目;管理员可以根据公司的需要重构工资项目或删除已存在的工资项目,具备调整、增加工资计算公式、工资计算元素的能力,并具备多种工资计算标准共存的能力;支持沈煤集团各子公司工资独立发放 (如沈煤集团旗下的中北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或集中发放等灵活要求,能基于上月数据进行下月薪资计算;具有强大的薪酬统计分析与查询功能,并能生成薪酬管理相关日常报表,如银行报盘报表、工资性费用审批表、工资明细表、工资汇总表以及各类奖金审批表。此外,本系统增加字段扣补工资,设置扣补工资为输入项用于各单位处理漏发或错发的工资。设置固定项目为扣补工资,方便人力资源部管理及审核,从而加强了管理,满足了公司的需求。
5.3 统计报表管理模块
该模块能够将人员管理与薪酬管理结合起来,产生固定报表和自定义报表,同时可以提供领导查询相应的报表,并提供网上随时查询个人工资及扣款情况等功能。
5.4 工资、奖金、津补贴网上审批模块
该模块能够重构工资项目或删除已存在的工资项目,并且提供强大的工资计算公式以及自定义功能。各单位管理员不用通过修改软件代码即可实现调整和增加工资计算公式以及工资计算元素,并可实现多种工资计算标准共存的能力。通过计算生成相关工资报表,由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科在网上进行上报提交审核,在沈煤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基层单位在进行网上报盘和网上发放。该模块支持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工资独立发放或集中发放的等灵活要求,能够满足公司内部不同单位的发放要求,并能基于上月数据进行下月薪资计算,同时生成工资发放明细表、工资发放汇总表、工资性费用预算审批表、工资审批表、员工逐日考勤表、管局统计报表、各单位工资性费用表、奖金审批表、工资条等不同格式的薪资福利明细报表和统计报表。
5.5 岗位体系管理模块
该模块能够在组织结构和职务体系的基础上生成相应的岗位设置和岗位编制,可以使沈煤集团管理人员对企业的人员结构及岗位配制情况进行清晰的了解,通过岗位设置可将企业内部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岗位等级和岗位名称进行管理,而岗位编制可对企业及部门人员编制进行管理。
5.6 系统接口管理模块
该模块能够提供与第三方指纹考勤机、井下人员考勤和定位跟踪系统以及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沈煤集团考勤分为地面考勤系统和井下人员考勤系统,井下人员考勤系统与地面考勤系统的无缝链接管理是目前人员定位系统准确应用的亮点。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以井下人员定位作为井下考勤的单位只有沈煤集团已经实现,并与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做了实时传送接口,井下人员考勤和定位跟踪系统数据可通过接口传到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软件参与工资的计算与发放。
井下人员考勤和定位跟踪系统在沈煤集团各生产煤矿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由于井下人员考勤和定位系统人员数据库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数据库分离管理,在同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考勤基本信息需要二次核实,大量数据的处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由于没有相互的制约,有时候一些人只有井下记录,但是没有地面打卡记录,这明显是不符全管理规定的。基于上述因素,对两个系统的无缝管理进行了技术处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员数据库为准,井下人员考勤和定位系统同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员数据库,同时在接收井下人员考勤和定位系统的考勤基本信息时,先判断有无地面考勤记录再做接收,实现井上井下考勤的一体化。
与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可通过接口将数据传到各厂矿点终端触摸一体机上,可查询员工的考勤情况及工资发放构成情况,方便了员工的使用。
5.7 岗位价值工资审批模块
岗位价值工资审批模块流程作为整个工资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工作流和表单把需要审批的工资表传送到需要审批的角色和部门。工作流管理提供强大的自定义功能,支持复杂的工作流设置,并可对工作流的组成因素包括流程完成需要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负责人、流转条件直至相对底层的表单和字段进行自定义,使得工作流的定义完全与单位的政策和实际运营相符合,从而实现工资的网上审批。
5.8 考勤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括地面考勤和井下人员定位考勤,在主管理员的授权下可以指定某一台客户机管理某一个部门的考勤情况,并且可以设定各级考勤管理人员的权限。该模块可以实现各部门统计本部门的考勤数据,并自动显示在主管理人员或服务器的电脑上,实现集团分级管理。考勤统计包括正常出勤(出勤天数、出勤小时)、异常出勤 (如旷工、漏刷卡、单次刷卡)、加班 (休息日加班,节日加班)和各种请假 (短期临时请假及整天请假,部门整批人员请假,统计各种自定义假别),通过班次上班次数统计和员工原始刷卡数据及出勤状况可以分别查询员工每月的出勤状况。同时,该模块还具有强大的报表功能,可以提供考勤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不定期报表以及各种请假、加班、迟到、早退、旷工等异常报表。
5.9 领导查询模块
该模块可以使领导随时查阅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如组织结构图、职工个人信息、工资信息、考勤信息和常用报表等,实现对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工资结构分析等功能,并直观地以直方图和饼图等形式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10 员工自助模块
该模块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自助进行个人信息查询,包括在线查看岗位描述、规章制度、通知,查询个人人事、工资、考勤等相关信息。
6 结语
沈煤集团人力资源-考勤管理信息系统使沈煤集团人事工资管理由分散式和纸式管理转化为网上人员统一管理,统一的薪资发放消除了一些中间环节,堵塞了原有管理环节中的漏洞。由于实行工资卡统一发放,因此杜绝了过去那种二次分配和克扣职工工资的现象,使职工得到实惠。另外,本系统配合集团公司所实行的岗位价值分配制度管理,因此职工的收入也明显增加。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沈煤集团信息化建设也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
[1]杨学瑜,刘文革.面向服务架构在煤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煤炭,2006(5)
[2]王孝雯.财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J].中国煤炭,2000(8)
Research and design of manpower resource-attendan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henyang Coal Trade Group(SCTG)
Yuan Weimin
(Information Center,Shenyang Coal Trade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henyang,Liaoning 110122,China)
SCTG developed a manpower resource-attendan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building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construction thoughts were analyzed,and the system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Combined with the mine personnel positioning system,the underground attendance management has realized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out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hus comprehensively promoted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level of SCTG.
manpower management,attendance management,salary administration,information system
TD-9
A
袁为民 (1964-),男,辽宁铁岭人,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长期从事供配电以及与煤矿自动化相关的技术工作,现在沈煤集团信息中心从事信息化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
(责任编辑 路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