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节能服务公司百强研究报告(节选)

2013-01-26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自动化博览 2013年9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能源管理百强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节能服务产业政策现状

为了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市场化机制以及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国家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节能服务行业的支持性政策。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6月2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暂行办法》;2010年12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较好执行

根据此次百强榜活动中的调查,入选的节能服务企业普遍认为免税政策以及节能量财政补贴政策执行的较好。有企业指出:“已出台的有关节能服务政策中,关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奖励、节能服务公司减免税等方面的政策已见执行效果,虽手续繁琐,但令节能服务公司受益”。

同时,部分企业也希望政府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具体而言,比如希望政府可以部分延长相关优惠政策(最好将所得税减免政策延长到一轮项目完毕即6年左右)。而按照目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跨区域的财政奖励实现较难

虽然税收减免政策执行较好,但是从财政奖励的角度而言,目前跨区域项目很难落得财政奖励的实惠。而大量百强企业的服务面向都是跨区域实施的。那么,这些跨区域实施的项目就面临着跨区域补贴的问题。具体来说,北京公司在北京实施的项目获得财政补贴的渠道就比较畅通,但在外地实施的项目在当地获得财政补贴的渠道则并不畅通。比如,上海某公司“在上海以外项目的节能量补贴政策执行情况不好,迄今为止,公司在省外申请了六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但目前为止未能获得相关奖励”。

这是因为,跨区域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面对各省市政策不同,最终项目审核认定以及资金奖励兑现成为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因此,建议国家能够对于外省市项目的节能补贴申请流程和进度出台统一的政策,以保证国家的财政奖励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随着国家“营改增”政策推广,期望政府今后能延续上述政策,并更加细化,给予企业相关扶持。

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对节能服务公司而言,技术已经不是目前一些大型节能改造项目中的难题,资金问题是项目全过程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合同能源前期均是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启动资金大量短缺;项目地域分布广,维护成本高;资金回收慢,建设项目完成后3~5年内才能完成回收资金。同时,客户如何对节能量进行确认以支付节能公司的效益款已经成为节能服务公司经营过程的一大障碍。

以某节能服务公司为例,该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客户账款一般在年底结算,并且石油石化专用设备订单,单项合同金额较大,对流动资金占用量大。因公司尚未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单一,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再以某承接很多市政公建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为例,该类项目节能效益分享期长,这就意味着投资回收期长,也就存在资金回笼不确定性等风险。而且,在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中,对节能量的测算与计量的专业机构尚不健全,节能量不确定性,对后期资金回笼额存在争议的隐患。

面对上述现象,目前各大银行对外贷款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抵押、质押、担保等方式,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贷款尚处于初期探路阶段。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节能服务公司将持续向中、大型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应是节能服务公司中、大型化的阶段。2012百强研究报告曾指出,“十一五”期间,在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变“多”的同时,整体能力并未明显变“强”,比如节能服务公司的规模偏小,公司平均节能量偏低。在2013百强数据中,资产规模上亿的节能服务企业达到37家,公司平均节能量达到6.53万吨。这37家公司实现了总共节能量的接近70%,而百强榜的前10家则实现了总共节能量的55%,这表明节能服务公司中、大型化的特征已经日趋明显。

进一步而言,中、大型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将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来源是其它行业巨头型企业进入节能服务领域所组建的节能服务公司;另一个来源是既有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的整合重组活动。哪一来源产生的中、大型节能服务公司较多,取决于该行业的生命周期阶段。

目前节能服务行业应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期。因此,近些年来,大型国资背景的重点用能单位纷纷组建节能服务公司,如国家电网公司、中石化等;一部分上市企业也或早或晚的进入这一领域,如天壕节能、盾安环境、智光电气等。

节能服务公司将向提供全产业链、体系化服务进化

企业规模扩大和其业务范围的延伸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一定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会向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演化。比如,某节能服务公司已完成“节能技术研发-节能器件制造-节能设备配套-节能工程总承包-节能工程咨询与设计”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以传统的工程技术服务模式向工业高耗能客户提供系列节能技术应用的实施服务。具体而言,该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工程咨询设计和工程总承包等工程技术服务,涵盖了工业节能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同时,该公司以工程咨询设计服务、工程总承包服务等工程技术服务的形式向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一站式”综合技术(含设备、装置、工艺)解决方案。

而对于类似于国家电网公司这样的大型能源企业而言,则希望构建的是由节能服务公司、第三方测评机构和能效管理平台三部分构成的节能服务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所属节能服务公司获得备案资格的在2012年初达到18家,已经初步构成节能服务体系。

节能服务产业的整体扩张和局部整合将同时存在

截止目前,进入国家以备案和推荐形式认可的节能服务公司已达3210家,其中包括近30家A股上市公司。而有数据估算未进入备案名单的公司还有近1000家,这意味着国内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突破4200家。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已具备大规模整合的基本条件。一般而言,整合意味着企业数量的缩减,和企业单体规模的扩大。

但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入门门槛低是该行业的基本属性。这一基本属性不变的情况下,该类行业的金字塔形生态分布就不太会变。也就是说,永远会有庞大基数的底层企业在不断的进入这个领域,或者被淘汰,或者被往金字塔的上端整合。同时,国家节能减排的长期趋势决定了该产业的整体扩张趋势将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能源管理百强
中国百强报刊
城市更新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百强报刊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百强榜单
合同能源管理没那么难
2014上海百强企业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