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2013-01-26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中国建材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标底施工图工程量

王 凯(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1 前言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出资者和管理人,对工程项目的造价非常关注,工程招投标作为形成合同价的基础,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1]。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对降低建设单位投资额,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直接影响到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竣工结算。如何在招标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是建设单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 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现状

2.1 施工图不完善

目前,许多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随意性较大,日程安排也不够合理,导致工程项目实施的合理时间被大大压缩。具体表现为随意压缩施工图设计时间,忽视对施工图设计质量的审核和论证,从而导致施工图设计质量低,各个工种的配合衔接不好。建筑、结构图纸与水电安装图纸相互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施工图细化程度不够,经常缺少构造及节点详图。这都为工程招标及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2.2 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低

现阶段,建筑行业基本上均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招标,由建设单位承担工程量的风险,投标单位承担自主报价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对风险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但在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中,由于编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清单编制时间仓促、编制人员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设计图纸存在错误及缺陷等情况。导致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设置不规范、计量单位使用错误、工程量计算不准确、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描述不清楚等情况时有发生。这都直接影响投标人的报价,导致不同投标人报价差异甚远,失去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容易产生各类纠纷,同时导致项目实施阶段与结算阶段工程造价失控[2]。

2.3 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不高

招标文件作为工程招标的依据,规定了招标的具体要求,约定了投标文件的组价方式、各种材料的分类、工程工期、质量目标、施工合同具体条款等诸多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编制过程中仍存在编制质量不高的情况。如对工程工期的约定不合理,随意压缩工程工期,导致工程措施费及施工费用增加;对合同文件解释顺序、发包人工作、承包人工作、材料供应、违约责任、工程分包约定不明确,使得双方责任划分不清;招标文件中措辞不严谨、操作不具体等问题,都会引起违约和索赔的增加。

2.4 标底的编制不合理

由于标底是评标时评审投标单位所报综合单价和总价的重要参考依据,标底审核不全面、不细致,标底不准确,会影响到投标单位报价。现阶段,大部分建设单位对标底的审核力度不够,没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基本上依赖于造价咨询机构。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甚至随意调低标底,误导投标单位报价,甚至出现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从而给工程质量的控制带来不利影响[3]。

3 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3.1 加强施工图审查

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图审查的管理。在设计前期,充分征集使用单位意见,在功能性方面满足使用要求。设计期间,应给予设计单位足够的设计时间,保证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各个工种的相互配合,尽量减少工种之间相互打架的情况发生。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图的自我审查和送审工作。自我审查工作包括委派工程技术人员审阅和要求监理单位参与施工图审查。送审是委托具有施工图审查资质的公司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审查程序规范,审查内容全面。通过以上各个方面,控制施工图的质量,减少由于施工图质量不高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化。

3.2 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及审查

应委托具有工程量清单编制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通过竞争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选定与工程规模相匹配的造价咨询单位。重点考察咨询单位的资质情况、综合实力、业绩情况以及委派到该项目的编制人员的综合情况。在确保清单编制人员个人素质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量清单的审查,该工作可委托其他具有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以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审查单位应注意编制依据和计价规则两个方面的审查。编制依据中要全面了解工程相关资料,技术规范、实际施工条件、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等,为计算工程量打好基础。在计价规则中,要做到项目编码正确,项目特征描述无误、计量单位使用正确、工程量计算准确、工程内容描述清楚无误。

3.3 加强招标文件编制管理

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起草比较成熟的符合自身利益的有关条款。如:不随意压缩工程工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明确发包人、承包人责任义务,不推诿,不扯皮。明确划分甲供材、暂定价材料、自主报价材料等不同材料的范围,以便在报价中加大投标单位竞争力度。对实施工程分包的项目应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示,以便合理计取各自费用。在措辞表达方面,要严谨、完整、仔细推敲、逻辑严密、避免歧义和争议,做到无漏洞无矛盾。

3.4 加强标底的审核

工程量清单编制完成后,首先应对标底的组价方式,组价依据进行综合审查,以确保组价程序符合政策及文件规定。其次,应根据招标项目所用的主要材料和设备进行市场考察及询价,重点考察对造价影响较大的大宗材料,保证材料价格的市场合理性,尽量将标底控制在同类工程的社会平均水平之上。使得工程标底科学、合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阶段应加强施工图的设计及审查、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文件的编制以及招标标底的编制工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做好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确定合理的施工合同价。同时,也为后期的工程管理、工程款支付、变更签证、违约索赔、工程决算打好基础。合理的节约投资金额,提高投资效益。

[1]全国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2-154.

[2]田红霞.浅析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11,(9).237-238.

[3]吴世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设单位在招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才智.2008,(4).44-45.

猜你喜欢

标底施工图工程量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标底编制、审核在招投标中的作用分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
“互联网+”施工图联合审查的设计应用
对政府投资项目标底编制及评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