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规则网土壤测量在吉林永吉某银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2013-01-25梁春华杜凤芝王铁成

吉林地质 2013年2期
关键词:脉体沟谷化探

梁春华,杜凤芝,王铁成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 长春 130022

化探测量是较为行之有效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长期以来化探测量采用一定间距的规则网进行。主要有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等7种方法。随着国家放宽对矿业勘查开发政策,民间资本的介入,为了更好更快的开展矿产勘查,急需既能节省时间缩短勘查周期,又能节省资金,还能起到最佳找矿效果的土壤化探方法。

1 应用区条件

吉林省东部永吉县西部一带山区地球化学景观属深林-沼泽区,属半湿润气候。岩石主要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物理风化作用为辅。地形地貌条件为中等,海拔标高在500~900 m 左右,坡度一般在8°~30°之间,岩石风化后元素沿山坡向低洼处扇状迁移,迁移距离一般在80~140 m 左右。

2 选择区域

不规则网土壤化探测量选择区域的成矿区带位于吉黑成矿省(Ⅱ),Ⅲ55—延边(活动缘)Mo-Ag-As-Cu-Zn-Fe-Ni 成矿带,(I)吉中Mo-Ag-As-Au-Fe-Ni-Cu-Zn-W 成矿亚带,大黑山钼矿北部外缘。

应用区及其外围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南楼山组中酸性火山岩,主要岩性有安山质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英安质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流纹质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二长斑岩等;侵入岩主要有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等。区域上大黑山一带矿产丰富,已知矿种有钼、铜、银、铅、锌等,其中以钼、铜矿为主,并以大黑山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

该区域内分布着大黑山、芹菜沟、火龙岭、小荒沟等钼矿;向阳、碾子沟等铜矿;金家萤石矿等矿床。上述均为斑岩型热液矿床,适宜采用土壤测量方法,通过对元素的分散、迁移等特征性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达到找矿目的。

3 采样点布设原则

3.1 采样点布设依据

依据目的实验区的地球化学景观特点,结合元素分散迁移的规律性,从山脊向沟谷方向,以100 m 的间距,沿平行山脊或沟谷方向采用100 m 点距,进行土壤化探样品的采集工作。以沟谷做为基准点,所布设的采样点均与沟谷或山脊平行,称之为不规则网土壤测量或沟系土壤测量法。

3.2 布设原则

100 m×100 m 的测量网度对于某些金属元素或某些较小规模的矿产而言,可能容易漏掉或无法控制其异常范围,造成人为遗漏,影响找矿效果。在采样时依据野外实际矿化蚀变线索,当发现矿化蚀变时以样点为中心,以50 m 做为半径,在其半径内的5 个不同方位,以梅花状各采集1/5 个点,将其组合成1 件样品,避免发生丢矿漏矿现象的发生。

3.2.1 采样点布设

首先对应用区进行踏勘,了解其地球化学景观特征、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地质体分布情况等。选择满足采样工作需要、符合精度要求的1/1万地形图在室内事先将采样点布设于地形图上。采样点如图1 采用奇数或偶数序列进行顺次编号,由上而下、由左向右顺次编号,即001、003、005、007、…等。

3.2.2 采样点布设

以沟谷做为采样点布设的基础“基线”,采样“基线”尽可能平行沟谷延伸方向,从沟谷处向山顶或山梁处以100 m 的间距布设。但沟谷等第四系发育区原则上不采样,在采样“基线”上以100 m的间距布设样点。

3.2.3 采集样品层位

要求采集B 或C+土壤层中淡黄色土壤样品,土壤样品的粒径限定在粉砂级或亚粘土级,要求原始样品重量500 g 以上,过40 目筛后的正式样品重量不得少于150 g。

图1 采样点布设图Fig.1 Sample spots layout diagram

5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以300 件样品为不规则土壤测量的样本,剔除极高值和极低值后,计算出的元素算术平均值为0.14×10-6,再加1.40 倍标准离差求出异常下限的理论值0.14×10-6,再根据元素的具体情况确定异常下限的实用值0.14×10-6。

对检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出该区银元素区域背景值,并采用MIPGIS-67 软件做出银地球化学等值线图。图2 中显见银在该目的区内富集、离散、迁移等规律。

通过对图2 中中心区域异常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了多条宽3~6 m 不等的走向与化探异常的长轴方向近于一致的石英脉体。石英脉体寄生于英安质熔岩中,区域上在该寄主地质体中发育较强

图2 银地球化学等值线图Fig.2 Silver geochemical contour map

的钼矿化及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泥化、黄铁矿化等蚀变,距离石英脉体南东500 m 处出露有石英斑岩体。脉体产状为146°在石英脉体中采集了3~5 件化学分析样品,对20 件样品的检测结果,其中有14 件样品的银品位在(150~950)×10-6之间,平均为560×10-6。

6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采样点务必远离污染源,严紧人为污染样品。

(2)采样点务必具有代表性,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及元素迁移规律。

(3) 矿化蚀变带周边务必按一定间距补采样品,避免遗漏和丢矿。

7 结论

通过采用不规则网进行的土壤测量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勘查速度和工作效率,还达到了勘查目的。

说明该种土壤测量方法适应于市场项目的勘查工作。

猜你喜欢

脉体沟谷化探
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在纤维状方解石脉体现今应力状态分析中的应用
西藏热昌金矿地质及物探化探特征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老挝爬奔金矿含矿脉体类型及期次划分
华北牛驼镇凸起潜山方解石脉体特征及流体响应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贵州龙里猴子沟沟谷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初探
沟谷空间特征与斜坡灾害发育关联性分析
盲源分离技术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思考与探索
一种雁行石英脉体的形成及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