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草沟盆地龙家堡矿区营城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

2013-01-25杨忠习刘文华

吉林地质 2013年2期
关键词:羊草泥炭泥岩

杨忠习,刘文华,孙 野

吉林省煤田地质物探公司,吉林 长春 130033

龙家堡煤矿是近年来吉林省新发现的大型煤产地,矿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所辖的九台市(县级)境内,盆地的东北部,矿区南西距长春市18 km(图1),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吉黑褶皱系,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九台—长春凸起间的一个小型内陆山间断陷盆地。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营城组上段(K1y3),主要可采煤层为该段的Ⅱ煤组。

营城组(K1y)岩性组合大致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段 (K1y1) :该段主要由中性火山岩组成,顶部为深灰—灰黑色泥岩,质较纯,偶夹不可采薄煤层;中、下部为灰绿色砾岩,紫褐色安山岩,细砾岩,安山玄武岩。厚度50~430 m。

中段(K1y2):该段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砂岩及深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夹数层煤线。可见数层灰绿色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厚度103~125 m。

上段:(K1y3)下部主要为灰—浅灰白色砂砾岩、砾岩、凝灰质砂岩夹炭质泥岩,泥质砂岩;中部由一套扇三角洲相、泥炭沼泽相地层组成,赋存较厚的工业煤层。主要岩性为泥岩、砾岩及少量凝灰质砂岩;上部以深湖相泥岩、粉砂岩及凝灰岩沉积为主,水平层里发育。泥岩中含丰富植物化石。此段岩层厚度为100~230 m (表1) 。

1 羊草沟盆地形成、沉积及演化过程

图1 羊草沟盆地龙家堡矿区交通位置图Fig.1 Traffic position of Longjiapu mining area ,Yangcaogou Basin

表1 区域地层简表Table 1 Regional stratigraphic table

羊草沟盆地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的吉黑褶皱系(Ⅰ)松辽中断陷(Ⅱ)东南隆起区(Ⅲ)九台—长春凸起(Ⅳ)的中生代断陷盆地。

松辽盆地是一个沉降幅度较大的沉陷区,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多为假整合及轻微的角度不整合接触。盆地两侧则是隆起区,其中东部山区比西部山区上升幅度要大些,松辽盆地的吉林省东部相对上升,西部相对下降[6]。

羊草沟盆地形成之前历经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早期的地壳运动,古生界地层被强烈挤压褶皱,大面积上隆并被剥蚀,同时伴有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 ,构成了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基底。

早白垩世早期,吉林省东北部山区在侏罗世已形成的断陷盆地上又不断地发生断陷,使侏罗世已存在的盆地发展扩大。西部松辽平原受多种构造因素作用又发生了断裂,将基底切割成凸凹不平的棋盘格子状,此时沿北东向断裂尚有火山活动,形成了松辽平原边缘的羊草沟盆地、营城子盆地、石碑岭盆地。

受印支运动的影响,松辽盆地的东南缘缺失中生界三叠系地层,随之的燕山运动,使吉林省东部发生强弱不均的构造运动,伴有花岗岩侵入及火山喷发,其火山喷发的间歇期成为盆地的生成发展期,此时羊草沟盆地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即进入盆地的充填阶段,当时的水动力较弱,基底不平火山喷发频繁,使盆地内沉积了以火山喷发及火山碎屑为主的火石岭组及沙河子组。

白垩系早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壳缓慢下降,沉积趋于平稳,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泥炭沼泽化环境较好,沉积了营城组煤系地层。 煤系的下部主要为灰—浅灰白色砂砾岩、砾岩、凝灰质砂岩夹炭质泥岩,泥质砂岩;中部由一套扇三角洲相、泥炭沼泽相地层组成,赋存较厚的工业煤层。主要岩性为泥岩、砾岩及少量凝灰质砂岩;上部以深湖相泥岩、粉砂岩及凝灰岩沉积为主,水平层里发育。泥岩中含丰富植物化石[1]。

2 沉积环境分析

2.1 坡积、洪积等山麓相粗碎屑沉积

早白垩世底部,经过燕山运动中期的填平补齐之后,盆地内沉积的砾岩不整合于侏罗系火山碎屑沉积物之上,盆地边缘则超覆于古生界变质岩及花岗岩之上。从岩性上看多为灰白色—灰色,砾石成分以火山碎屑为主,少量为古生界变质岩、花岗岩。盆地边缘砾度较大,呈棱角—次棱角状,泥砂质及凝灰质充填,向盆地中心,分选及磨圆逐渐变好,同时砾度变小,多以泥质、凝灰质充填,表明此时水动力比前期增强(图2)。

2.2 浅湖沉积

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沉降幅度加大,盆地周围的河流、河漫滩、山前平原广泛发育,盆地内覆水相对加深,粗碎屑沉积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向盆地中心则沉积了细粒级砂岩、泥岩,局部具河床相砾岩,可见斜层理,斜波状层理。

图2 龙家堡矿区营城组A—A沉积断面图Fig.2 A-A sedimentation fault plane of the Yingchen Formation, Longjiapu mining area

图3 龙家堡矿区营城组B—B沉积断面图Fig.3 B-B sedimentation fault plane of the Yingchen Formation, Longjiapu mining area

随着水面不断上侵,盆地中心出现第一次浅湖环境,沉积了一套泥岩、粉砂岩为主的夹少量粗粒级砂岩的细碎屑岩,向外则沉积了一套以河漫滩相、山前平原相、河床相砂岩为主的沉积物,夹薄层泥岩、砾岩。盆地边缘则仍以山麓相的粗碎屑沉积为主。此时已接近燕山运动的晚期,沉积覆度趋于稳定(图3)。

2.3 扇三角洲、泥炭沼泽、滨湖及浅湖沉积

盆地聚煤作用是在上述环境下发育的,此时气候温暖植物生长茂盛,沉降与沉积基本平衡,从古地理环境分析,盆地四周的三角洲不断向盆地中心推进,水面变浅,中心湖填塞,冲积平原、湖泊大面积沼泽化,水动力较弱, 盆地中心泥炭沼泽化较好,沉积的煤层较厚,沉积中心与聚煤中心重合。向盆地边缘由于受洪水作用的影响,沼泽化环境较差,持续时间比盆地中心短,所以出现了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发展煤层沉积逐渐变薄,以至分叉尖灭的分布特点(图4)。

成煤作用之后,地壳沉积速度加快,整个盆地呈欠补偿沉积状态,进入湖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局部夹灰色砂岩,水平层理发育,含丰富的植物化石,此时火山运动频繁,整个盆地在湖相泥岩的上部沉积了一层灰白色—灰绿色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玄武岩等(图5)。

从K1y1到K1y3整个盆地的沉积相序呈由粗—细的正序列沉积。整个成煤作用是在火山活动减弱开始,到火山活动频繁结束,因此羊草沟煤田成煤环境是在火山活动间歇期形成的[2]。

3 聚煤特征

羊草沟盆地为一典型的独立内陆盆地,营城组地层为盆地内主要含煤地层,整个盆地并不是完全由湖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成煤,而是盆地中心由湖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成煤,该部分煤层发育稳定、煤层结构较简单、厚度大,向盆地边缘则由扇三角洲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的成煤,该部分成煤条件差,煤层结构较复杂,煤层较薄,煤质较差。

图4 龙家堡矿区Ⅱ煤组聚积期古环境图Fig.4 Ancient environment map ofⅡcoal-accumulating period , Longjiapu mining area

图5 龙家堡矿区营城组沉积体系垂直层序图Fig.5 Vertical sequence of sedimentation system ,Yingchen Formation of Longjiapu mining area

综上分析,羊草沟盆地含煤地层的充填序列为:坡积相、山麓相-河床相、河漫滩相、山前平原相、扇三角洲相-泥炭沼泽相-浅湖相。沉积环境为:盆地中心(M7、M10、M14、XK55、XK54、XK44、XK45、XK17、XK3)为湖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成煤,向盆地边缘则由扇三角洲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的成煤,区内2~3 倾向剖面线处的古沉积环境为一小型的局部隆起,所以该处的煤层沉积较薄,XK19、XK20 及XK42、XK43 号钻孔处于大型的冲积、洪积扇顶端,致使无煤区向盆地中心呈弧形凸入(图6、图7)。

煤层分布特点: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依次为:厚煤带-分叉变薄带-无煤带。沉积中心与聚煤中心重合[3]。

4 砂体厚度与煤层厚度的关系

由图6、图7 可以看出,盆地内(M7、M10、M14、XK55、XK54、XK44、XK45、XK17、XK3号钻孔圈定的范围内)煤层厚度大的地方,砂体厚度小,反之,煤层厚度小的地方,砂体厚度则大。从而揭示了古水流大小、古地理条件等古环境对聚煤作用的影响[4]。

5 结论

⑴羊草沟煤田成煤环境是在火山活动间歇期形成的;

图6 龙家堡矿区Ⅱ煤组煤厚等值线图Fig.6 TheⅡcoal seam thickness isoline of longjiapu mining area

图7 龙家堡矿区Ⅱ煤组底部砂体厚度等值线图Fig.7 Thickness isoline of Ⅱ coal group sand body of bottom , Longjiapu mining area

⑵盆地中心为湖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成煤,向盆地边缘则由扇三角洲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成煤;

⑶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依次为:厚煤带-分叉变薄带-无煤带,沉积中心与聚煤中心重合;

⑷煤层厚度大的地方,砂体厚度则小,反之,煤层厚度小的地方,砂体厚度则大[5]。

[1] 王洪力,魏喜文,刑儒瑞,等.吉林省九台市羊草沟煤田龙家堡矿区勘探报告[R].吉林省煤田地质局203勘探公司,2007.

[2] 陈钟惠.煤和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M].湖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3] 李思田.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积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4] 尹国勋.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点分析方法[R].焦作矿业学院地质系,1984.

[5] 杨忠习,唐立晶,王 举,等.和龙盆地长财组沉积与聚煤特征[J].吉林地质,2006, 25(1):17-19.

[6]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 吉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羊草泥炭泥岩
羊草混播披碱草的好处及栽培技术
羊草的应用及种植技术
污泥炭的制备及其在典型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泥炭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泥炭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北方羊草的特点及其在肉羊养殖中的应用
主流媒体聚焦泥炭产业发展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