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行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01-25左宇王玲
左宇王玲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130042
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行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左宇王玲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130042
目的:观察手术前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宫颈癌患者142例,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分成化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化疗组于手术前给予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手术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组总有效率87.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42%;化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辅助化疗,缩小肿瘤病灶,为根治性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可能影响术后手术切口愈合,需进一步研究。
辅助化疗;宫颈癌;手术;疗效
宫颈癌是子宫颈常见的恶性肿瘤,可能以阴道出血等症状或是经由异常的子宫颈抹片而发现、诊断。人类乳突病毒(HPV)被认为是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在子宫颈抹片筛检普及的国家,癌前病变以及早期子宫颈癌的诊断较多,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以及化学治疗[1],它的手术治疗范围比价广,手术创伤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于术前使用辅助化疗,缩小病灶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42例为观察对象,年龄25~61岁。手术前经医患协商,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见,签订知情同意书,
分为化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直接进行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化疗组在手术前进行辅助化疗,采取BVP方案(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或是卡铂),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全身化疗,间隔期为3w,化疗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1~2)个疗程,在化疗后2~3w内进行疗效评估,若无明显的副反应,则可以进行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后观察两组的术后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术前辅助治疗结束后,根据肉眼观察、B超测定、阴道镜检测综合判定肿瘤的消退情况,评定疗效。以国际抗癌联盟(UICC)疗效判定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完全缓解(CR),指肉眼观察肿瘤完全消失,且无新病灶;部分缓解(PR),指肿瘤缩小≥50%,且无新病灶;病情稳定(SD),指肿瘤缩小<50%,无新病灶;病情进展(PD),指肿瘤无缩小或有新病灶出现。其中CR和
PR为有效,SD和PD为无效[2]。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化疗组完全缓解27例(38.03%),部分缓解35例(49.30%),病情稳定6例(8.45%),病情进展3例(4.22%),总有效率87.33%;对照组完全缓解21例(29.58%),部分缓解29例(40.84%),病情稳定14例(19.72%),病情进展7例(9.86%),总有效率70.42%;化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有发病率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虽然传统手术和放疗都可以使早期宫颈癌临床治愈率达到80%以上,但其对于肿瘤体积偏大的患者,治疗效果就不是非常满意[3]。传统的治疗方式对IIb期的患者大多会放弃手术,采用放射治疗,但是这对于年轻的患者而言,会严重损害卵巢功能,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选用手术前辅助化疗后,增加手术切除率、能缩小肿瘤的体积、消灭微小转移灶、降低手术风险、减少不良预后因素、降低复发风险并能控制临床转移。分析原因可能为:术前化疗癌细胞分裂相减少,细胞异型性降低,且不会影响卵巢功能,但术前化疗可能导致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困难,未进行观察,需进一步研究。
[1]宋红林.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4):1471.
[2]李小琴.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468.
[3]郎景和主译.临床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3:87.
R737.33
A
1007-8517(2013)22-0073-01
2013.09.29)
左宇,7517609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