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康复治疗最佳时机的选择初探

2013-01-25刘千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脑梗塞偏瘫

刘千永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人民医院,宁夏 青铜峡 751600

脑梗塞康复治疗最佳时机的选择初探

刘千永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人民医院,宁夏 青铜峡 751600

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的选择时机。方法:选择22例脑梗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12例)、恢复期康复组 (10例).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进行康复治疗 (48h内),恢复期康复组在病情稳定3周后开始康复治疗。采用FMA评定法进行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I评定法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组评定时间均为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并行两组间评分比较。结果:早期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恢复期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塞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为最佳选择。

脑梗塞;早期;恢复期;康复治疗;时机

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旧称脑血栓形成。该病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1]。脑梗塞偏瘫的康复治疗时机对预后影响较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收治并确诊的脑梗塞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且未接受过溶栓治疗;②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诊断标准[2],并经过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确诊;③均为单侧肢体病变,无任何并发症病情,智力正常,无新的血栓、出血。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 (12例)和恢复期康复组 (10例),其中早期康复组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64.5岁;其中左侧偏瘫患者8例,右侧偏瘫患者4例。恢复期康复组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55~74岁之间,平均年龄64.1岁;其中左侧偏瘫患者8例,右侧偏瘫患者2例。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后3周开始康复治疗,其他治疗完全相同。两组患者在其它临床资料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复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运动疗法和针灸疗法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①运动疗法:康复治疗运动前,先对患侧肢体从远端至近端进行手法按摩,动作要轻、慢,每次30min左右;手法按摩能使患者的患侧肢体放松,给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做准备;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尽可能的使患者的患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摆放,以预防关节痉挛,下肢应以屈曲为主,上肢应尽量伸展;每2h进行一次翻身,已达到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积坠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效果;主动运动时,先帮助患者做患肢的各关节屈伸方向运动,然后做平衡训练;从坐位平衡训练到立位平衡训练,循序渐进,时间逐步延长为宜;行走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开始应由家属或康复医生搀扶,逐渐由自行手扶平衡杆行走,家属或医生在旁陪同,然后逐渐过渡到搀扶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因人而异,且要每天坚持,让患者形成习惯,包括自己穿衣、吃饭、刷牙、梳头、独立大小便等;训练期间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②针灸疗法:一般从百会穴、前顶穴、后顶穴、通天穴、列缺穴、照海穴、支沟穴、悬钟穴、足三里、合谷穴、曲池穴、太冲穴等穴位中选取6个穴位进行针灸,根据病情轻重也可适量增加或减少;针灸1次/d,15~30min/次,每周不超过6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MA即Fugl_Meyer法[3]进行评定。各项最高2分,上肢33项,满分66分,下肢17项满分34分。最高分数满分为100分,最低分数为0分。≥96为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50分为重度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采用BI即Barthel Index进行评定[3]。满分为100分,总分>60分代表日常生活能做到基本自理;41~60分表示日常生活需要简单帮助;21~40分为重度障碍,表示日常生活依赖严重;<20分则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治疗前进行首次评分测定,均在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再次评分测定。且测定评分的医生为同一医生。临床康复标准:显效为治疗前后评分对比明显,治疗后评分基本达到正常范围;有效为治疗前后评分有对比性,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长;无效为治疗前后评分无改变,甚至减少。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康复组患者经一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有9例患者已经能做到手扶护栏上下楼,日常生活如吃饭,洗漱大小便等都可自理,效果显著。有2例患者能自行扶平衡杆行走。1例患者由于体弱不能行走过长时间,但可平衡站立。恢复期康复组经一个月治疗,有3例患者效果显著,恢复良好。5例患者可短时间站立并搀扶行走,2例患者仍不能自理。

早期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恢复期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国外康复专家提出的 “无深度意思障碍的脑血管病人在发病后静卧2d以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一全新康复理念。促成了我国对这一疾病治疗观念的全新认识,颠覆了我国传统的患者需卧床2周的治疗方法,不仅仅使患者避免了很多不应发生的如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积坠性肺炎、尿路感染这个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也因为早期开展的康复治疗,使更多的患者恢复到了之前的生活自理能力,病情轻且恢复好者甚至与常人无异。为我国医学翻开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现在,康复专家都提倡早期康复,因为过去普遍认为发病后脑细胞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早期运动治疗等干预可使病变细胞复活[4]。所以,早期进行针对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因其不仅对患肢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也可避免由于没有及时运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痉挛等。研究也获得一致性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病例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高于恢复期才行康复治疗组。

[1]钟学礼.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37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宋英霞.脑梗塞康复治疗时机的临床观察 [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8,32(4):89-90.

[4]蔡树泳.黎端仪,90例脑梗塞康复治疗分析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3,4(3):24-25.

R743.33

A

1007-8517(2013)20-0066-02

2013.09.04)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脑梗塞偏瘫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